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115466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专业组织设计说明(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北热电中心京能燃气热电工程西北热电中心京能燃气热电工程 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核 编制 目目 录录 1 工程概况 1 1 1 工程简介 1 1 2 锅炉简介 1 1 3 厂址自然条件 1 1 4 主要系统简介 3 2 工程围及主要工程量 5 2 1 余热锅炉施工围 5 3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和劳动力计划 6 3 1 施工组织机构 6 3 2 劳动力计划 7 4 施工网络计划及保证工期措施 7 4 1 施工网络计划 7 4 2 保证工期措施 8 5 施工区域平面布置 11 6 力能供应 11 6 1 施工给水及消防 11 6 2 施工供气 氧气 乙炔 氩气 11 6

2、 3 施工用电 11 6 4 现场通讯 12 7 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12 7 1 施工场地布置及主要吊装机械配备 12 7 2 锅炉钢结构安装 12 7 3 炉墙 烟道 消音器安装 13 7 4 汽包吊装 14 7 5 受热面模块吊装 15 7 6 钢烟囱安装 19 7 7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19 8 施工技术及物资供应计划 23 8 1 图纸交付进度计划 23 8 2 主要设备到货需求计划 23 8 3 施工机械及主要工具配置计划 24 8 4 原材料 成品检验计划与接受准则 25 9 质量 安全和环境的目标及保证措施 25 9 1 施工质量 25 9 2 施工安全与环境 33 9

3、 3 强制性条文实施保证措施 39 10 文明施工 43 10 1 设立机构 专项管理 43 10 2 划分区域 落实责任 43 10 3 定期考评 督促整改 43 10 4 确定重点 严密控制 43 11 新技术 新设备 新工艺 新材料的应用 45 12 培训计划 46 13 降低成本措施 46 14 锅炉施工区域定置图 46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1 1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海淀区北部燃气热电冷联供项目能源中心燃气热水锅炉房工程位于海淀区上庄乡西马坊村东南 土建工 程 主厂房建筑占地面积 1308 总建筑面积 2631 功能组成由锅炉间 鼓风机间 水泵间 配电 间 控制室及其它辅助

4、用房组成 其中水泵间 配电间 鼓风机间为地上一层 层高 6 95m 锅炉间为 地上二层 层高为 8 15m 辅助用房为地上三层 局部四层 层高为 8 4m 建筑物高度为 23 5m 安装工程 安装 1 台 58MW 高效燃气热水锅炉 供热能力为 116MW 满足近期热负荷需求 本工程燃气热水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西北热电中心京能燃气热电项目工程位于市石景山区 距市中心约 30km 厂址西距六 环路约 1 1km 南距阜石路和双裕路约 0 3km 东北距石门路约 0 4km 厂址东侧紧邻大 唐国际高井热电厂 西南距京能热电股份 原石景山热电厂 约 1 2km 厂址处于西山的东 南部边缘 其东

5、南 西三面被低山地形所环绕 地形比较平坦 自然地面标高在 97 70m 101 91m 市高程系统 以下同 之间 西北高 东南低 拟建厂址西南有永定河 自西北向东南流过 距电厂约 0 8km 厂址与永定河之间有京门及丰沙铁路线 双峪公路 沿河与厂址相邻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 3 台电气 西门子 SGT5 4000F 4 型燃机组成的 1 套 二拖一 和 1 套 一拖一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 全厂对外供热能力 880 6MW 全 厂总发电出力为 1307 849MW 预留再扩建条件 建设单位 京西燃气热电 设计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工程 监理单位 中南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

6、司 施工单位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1 21 2 锅炉简介锅炉简介 本工程安装由华光锅炉厂生产的三压 再热 无补燃 立式 全封闭布置余热锅炉 余 热锅炉顶部标高 43 8m 烟囱高度 80m 单台锅炉总重量为 5881t 包含钢烟囱及紧身封 闭钢架 锅炉采用全钢构架与炉壳自支承型 本体由 进口烟道 换热室 出口烟道及烟囱组成 换热室的前部连接锅炉进口烟道 换热室尾部连接锅炉出口烟道及烟囱 汽包布置于炉顶钢 架上 采用支撑方式 本体部受热面全悬吊于顶板之下 受热面管组水平布置于换热室 受 热面管前 后两端分别设有集箱 1 31 3 厂址自然条件厂址自然条件 厂址东侧紧邻大唐国际高井热

7、电厂 西南距京能热电股份 原石景山热电厂 约 1 2km 厂址处于西山的东南部边缘 其东 南 西三面被低山地形所环绕 地形比较平坦 自然地 面标高在 97 70m 101 91m 市高程系统 以下同 之间 西北高 东南低 拟建厂址西南 有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 距电厂约 0 8km 厂址与永定河之间有京门及丰沙铁路线 双峪公路沿河与厂址相邻 1 3 1 交通运输条件 本工程拟建厂址东南侧排洪沟的东侧为电厂路 该路东北连石门公路 西双峪路 厂址 西南侧有双峪路和阜石路 双峪路 石门公路为二级公路 市在厂址的西侧和西北侧规划了 两条市政道路 厂址外部交通十分方便 本工程厂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 主要道

8、路环绕主厂房 路面宽 6m 其余大部分道路路 面宽 4m 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厂区道路净空不小于 5m 厂区架空管线跨越道路时 须满足道路的净空要求 本工程厂区设三个出入口 主入口朝向厂区西侧的市政规划道路 两个次入口分别在厂区的南侧和东侧 南侧的进厂道路自厂区南侧的双裕路引接 厂区东侧 的进厂道路自电厂路引接 1 3 2 环境及气象条件 1 3 2 1 概 况 石景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2 6 年平均降水 量约541mm 温度较同纬度地区偏高 春季多风沙 降水主要集中于7月下旬 8月上旬 区域降水量分布不均 距离厂址区域较近的气象站为石景山气象站 位于厂区东

9、北约6km处 相距较近 且 下垫面条件基本一致 代表性又较好 资料齐全 石景山区气象站始建于1977年 站址设在石景山区庄村外 由于观测环境的破坏 1998年迁至福田寺村 石景山气象站现位于石景山福田寺村外永引渠北岸 北纬39 57 东经116 12 观测场海拔65 6m 地势平坦 视野较开阔 风向 风速仪距地 面10 5m 观测至今 观测项目包括 温度 湿度 气压 风向风速 降水 天气现象 日 照 地温 蒸发 2003年11月 温度 湿度 降水 地温实现自动化观测 本报告中气象资料统计年限除特殊说明外 均为1978 2006年 1 3 2 2 常规气象要素与多年逐月气象资料 1 温 度 累年

10、年平均气温 12 6 累年年平均最低气温 7 2 累年年平均最高气温 18 2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41 0 出现在 1999 年 7 月 24 日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17 7 出现在 1987 年 1 月 13 日 2 降水量 累年年平均降水量 541 0mm 累年年最大降水量 775 2mm 出现在 1994 年 累年年最小降水量 271 5mm 出现在 1980 年 累年 1 日最大降水量 145 4mm 出现在 1985 年 8 月 累年 1 小时最大降水量 95 5mm 出现在 1985 年 累年 10 分钟最大降水量 55 5mm 出现在 1986 年 累年 1 次连续最大降水量 2

11、75 1mm 出现在 1994 年 7 月 6 日 13 日 累年最长一次降水日数 11 天 出现在 1996 年 8 月 27 日 9 月 6 日 降水总量为 235 4mm 累年年平均降水天数 84d 累年年最大降水天数 117d 出现在 1990 年 1 3 2 3 地震烈度及地震效应 根据厂址区可研阶段的 京能热电三期扩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中震创业 工程科技研究院 2010 12 50 年超越概率为 10 的厂区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235g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1 41 4 主要系统简介主要系统简介 1 4 1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主要由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的烟气系

12、统构成 空气由燃气轮机的进气装置 部 设有过滤器和消声器 引入压气机压缩后 进入环绕在燃机主轴上的分管式燃烧室 天然气 经过场站系统过滤 调压或 和 增压后进入燃机天然气前置模块的计量 精滤后 与进入燃 烧室的压缩空气进行预混 通过燃料喷嘴喷入燃烧室后燃烧 燃烧后的高温烟气进入燃气轮 机膨胀作功 带动燃气轮机转子转动 拖动发电机发电 作功后的烟气温度依然很高 高温烟气通过烟道进入余热锅炉 在这里 高温烟气加热 锅炉给水产出过热蒸汽去汽机作功 烟气中的热量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最后经余热锅炉的主 烟囱排入大气 为了提高锅炉效率 降低排烟温度 本期工程将扩大余热锅炉低压省煤器的面积来吸收 烟气中的余热

13、 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 为了避免余热锅炉低负荷时的烟气腐蚀 在余热炉低 温部分设置低压省煤器再循环系统 1 4 2 高压过热蒸汽和高压旁路系统 高压过热蒸汽由每台余热锅炉的高压过热器联箱出口引出 二拖一 机组经止回阀和 电动关断阀 与另一台余热锅炉的高压过热蒸汽汇合后 一拖一 机组经电动关断阀后接 至蒸汽轮机高压缸入口的主汽门前 过热器联箱出口的管道上设置安全门 为满足联合循环机组调峰和启停的要求 每台余热锅炉高压过热蒸汽系统设置汽轮机高 压旁路系统 余热锅炉过热器出口的蒸汽经高压旁路减压 减温后进入余热锅炉再热器 高 压旁路装置的容量按联合循环机组每台余热锅炉的最大高压过热蒸汽量考虑 旁路装置

14、由蒸 汽旁路阀及其驱动装置 喷水减温关断阀及调节阀以及控制装置等组成 减温水来自余热锅 炉高压给水泵中间抽头出口管道 1 4 3 再热蒸汽和中压旁路系统 再热蒸汽系统按照再热器的前后 可分为低温再热蒸汽系统和高温再热蒸汽系统两部分 低温再热蒸汽系统为 蒸汽轮机的高压缸排汽经过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后 经低温再热蒸 汽管道回到余热锅炉的再热器入口 与余热锅炉中压过热器出来的中压蒸汽混合 进入再热 器 高温再热蒸汽系统为 从余热锅炉的再热器联箱出口的高温再热蒸汽 二拖一 机组 经止回阀和电动关断阀 与另一台余热锅炉的高温再热蒸汽汇合后 一拖一 机组经锅炉 出口电动关断阀后 接至蒸汽轮机中压缸的中压主汽门

15、前 再热器联箱出口的管道设置了安 全门 同样 为满足联合循环机组的调峰和启停要求 每台余热锅炉中压过热蒸汽系统设置汽 轮机中压旁路系统 再热器出口的过热蒸汽经中压旁路减压 减温后进入凝汽器 中压旁路 装置的容量按 100 联合循环机组最大蒸汽量选择 旁路装置由蒸汽旁路阀及其驱动装置 喷水减温关断阀及调节阀以及控制装置等组成 减温水来自凝结水系统 当汽机全切时 可利用高 中压旁路将蒸汽减温减压后接入热网加热器供汽系统 1 4 4 低压蒸汽和低压旁路系统 低压过热蒸汽从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器联箱引出 二拖一 机组经止回阀和电动关断 阀 与另一台余热锅炉的低压过热蒸汽汇合后 一拖一 机组经锅炉出口电动

16、关断阀 经 低压汽门和低压调节汽门 接入中压缸排汽管道 低压过热器联箱出口管道上设置安全门 1 4 5 给水系统 余热锅炉的给水系统由高 中压两部分组成 来自低压汽包 低压汽包与除氧器组合一 体 的给水进入高压给水泵入口 经 2 100 容量的高压给水泵升压后 高压给水依次进入 高压省煤器 高压汽包 高压蒸发段和高压过热器 同时来自低压汽包的给水进入中压给水 泵入口 经 2 100 容量的中压给水泵入口后 中压给水顺次进入中压省煤器 中压汽包 中压蒸发段和中压过热器 高压给水泵出口同时提供余热炉高压过热蒸汽的减温水 高压给 水泵中间抽头为高压旁路提供减温水 中压给水泵出口提供再热器的减温水 1 4 6 辅助蒸汽系统 辅助蒸汽系统的汽源来自汽轮机低温再热蒸汽系统或启动锅炉 冷再热蒸汽系统与辅助 蒸汽系统之间设有减压阀 辅助蒸汽系统主要为启动时的汽机轴封 余热锅炉除氧器 锅炉 底部加热 热网低压除氧器 厂区采暖以及生水加热器提供加热用汽 为防止减压阀失控时 辅助蒸汽系统超压 辅助蒸汽联箱上设有安全阀 其排放能力满足最大来汽量 机组启动时 辅助蒸汽来自启动锅炉或临机 2 2 工程围及主要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