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环保产业污水处理手册6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11410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我国环保产业污水处理手册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编》我国环保产业污水处理手册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我国环保产业污水处理手册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我国环保产业污水处理手册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据库浏览 中国经济新闻库 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 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20000413 【文献出处】中国环境报 【标题】中国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困难(1584字) 【副 标 题】中国环境报记者王娅 【正文】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为何进展如此缓慢?据了解,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建设资金缺乏,至今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主要有中央财政、国内外贷款、城市维护税、地方预算等等,但没有专项资金渠道。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是十分庞大的,一个中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就需要上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目前的状况是,经济欠发达

2、地区筹措资金有困难,建不起;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地区有钱也不愿建,因为污水处理厂没有经济效益。由此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总是难以落实。其次是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没有保障。处理吨生活污水的成本大约是元-元左右,现在全国各地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不一、一般在元-元吨之间,远远没有达到应该收的标准。由于收费额度偏低,致使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入不敷出,亏损严重。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运行,只好由当地市政府给予大量财政补贴,使得污水处理厂成了各地的包袱。由于“光投入不产出”,各地当然对建污水处理厂没有积极性。据说,有的地方即使给他国债,当地也不愿建,怕建了之后还不了钱。 如此看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之所

3、以这么“老大难”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不完全如此。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观念和政策的问题。据刘鸿志介绍,发达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都非常重视,投资都十分庞大,他们是从年代开始大规模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七八十年代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而我国目前仅为-。美国现在平均每万人就拥有座污水处理厂,英国和德国每-人拥有座污水处理厂。而我国城镇人口中,平均每万人才拥有座污水处理厂。尽管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重点流域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力度,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但资金仍显缺乏。 应该说,城市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盖住房必须要建厕所一样,建城市也不能

4、只建设商厦、宾馆、住宅、工厂而忽视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城市都没有污水处理厂,致使我国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很低,大部分污水都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兴建污水处理厂的投资确实很庞大,但是,这笔投资是必须要花的,是省不得的,否则,一个城市不可能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况且,由于水污染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往往要超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用,这岂不是有钱买棺材,没钱治病? 当然,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发达,国家财力十分有限,都靠国家靠政府来投资和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也确实不现实。有关专家认为,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能不能引入市场机制,让污水处理企业自筹资金,自行建设,

5、自主运营,自我管理,而国家,只需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的收费制度。总之,让每一个排放了生活污水的个人和单位都为污水处理付费,让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是个没有经济效益的“赔钱买卖”,靠国家背着,政府养着,到头来,国家背不动,政府养不起,污水处理只好走进了无从发展的死胡同。所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之所以这么难,根本症结是因为污水处理的收费政策问题。 刘鸿志认为,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三河三湖”变清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应有紧迫感,要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力度,在当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保证重点城市、向干流直排废水的城市、水源上游、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此外,要完善和落实污水处理的收费政策,这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保证其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要把污水处理这种由国家负担的公益性事业变为由千家万户付费的有偿服务,使污水处理厂走向市场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本正文被点击次数为 2 将此文章收入 MyINFOBANK 版权保护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