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4110849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0.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补血药补阴药(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四章补虚药 主要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补血 即滋养营血以纠正营血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以心血虚和肝血虚为主 补阴 即滋养阴液以纠正阴液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滋养心阴 肝阴 脾阴 肺阴 肾阴 胃阴以分别纠正肺阴 胃阴 肝阴 肾阴 心阴 脾阴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分别称为补肺阴 补胃阴 补肝阴 补肾阴 补心阴 补脾阴 补血药 共性特征 甘温质润 入心肝血分 治疗各种血虚证 头面 面色苍白或萎黄 唇爪色淡 头发干枯 心神 眩晕耳鸣 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 月经 月经愆期 量少色淡 甚至经闭 舌脉 舌淡脉细 血虚证 定义 凡具有补血功能 治疗血虚证为主的药物 称补血药 适应证 心其华在面

2、心主神志 心主血脉 肝其华在爪 肝主疏泄月经 肝主疏泄月经 补血药 配伍使用 1 有形之血 不能速生 无形之气 所当速固 配伍补气药2 精血互生 配伍补阴药3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配伍补脾药4 血得寒则凝 配补阳药5 配宁心安神 调经药或明目药 使用注意 1 补血药多滋腻粘滞 脾虚湿阻 气滞食少者慎用 2 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 血虚和贫血 当归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采制 生用或酒炒用 处方名 当归 全当归 酒当归 归身 归尾 当归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 椭圆形我不规则薄片 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 切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 平坦 有裂隙 中间有浅棕色的形成层环 并有多数棕色的

3、油点 香气浓郁 味甘 辛 微苦 当归 当归 性味归经 甘 辛 温 归肝 心 脾经 甘补辛散温通质润 润肠通便 活血 补血 功效 调经止痛 入心肝走血分 当归 临床应用 1 血虚证 血虚萎黄 心悸失眠 配白芍 熟地 川芎 四物汤 气血两虚 配黄芪 当归补血汤 八珍汤 人参养荣汤 补血圣药有瘀 有寒 有痛 有气郁的血虚证 气虚 配人参 黄芪 2 血虚血瘀月经病 四物汤 气滞 配香附 延胡索 血瘀 配桃仁 红花 血热 配牡丹皮 黄芩 血寒 配艾叶 阿胶 调经要药 当归 临床应用 3 疼痛 补血活血散寒止痛 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 配桂枝 芍药 生姜等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建中汤 跌打损伤肿痛 配乳没

4、桃红等 如复元活血汤 疮疡初起肿胀疼痛 配银花 赤芍 天花粉等 如仙方活命饮 此外 还用于痈疮成脓不溃或溃后不敛 脱疽溃烂阴血伤败 风寒湿痹疼痛 配羌活 防风 黄芪等 蠲痹汤 当归 临床应用 3 血虚肠燥便秘 配肉苁蓉 牛膝 升麻等 济川煎 补血润肠产后便秘尤宜 用量用法 煎服 5 15g 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 大便溏泻忌用 熟地黄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块根的加工品 采制 切片或炒炭用 处方名 熟地黄 熟地 大熟地 熟地炭 九蒸九晒 其黑如漆 其甘如饴 熟地黄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 碎块 大小 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 有光泽 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 不易折断 断面乌黑色 有光泽

5、 气微 味甜 熟地黄 性味归经 甘 微温 归肝 肾经 一般心肝血虚配当归 白芍等 四物汤 功效应用 1 补血 血虚诸证 心血虚心悸怔忡 加酸枣仁 远志等 崩漏下血致血寒配艾叶 阿胶 胶艾四物汤 补血之君 主静 熟地黄 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 配山药 山茱萸 六味地黄丸 功效应用 2 填精益髓 阴虚骨蒸潮热 配知母 黄柏等 大补阴丸 精血亏虚 须发早白 配何首乌 菟丝子等 七宝美髥丹 壮水之主 延缓衰老 促进发育 肝肾不足 筋骨痿软 配龟甲 锁阳 狗脊等 虎潜丸 熟地黄 用量用法 煎服 10 30g 宜与陈皮 砂仁等同用 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 养阴生津 鲜地黄 长于清热凉血 治邪热炽盛 生地黄 凉血

6、养阴均佳 治血热阴伤及虚热 熟地黄 专养血滋阴 填精益髓 治血虚精亏 阴亏津伤 白芍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来源 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采制 生用 酒炒或清炒用 处方名 白芍 白芍药 杭白芍 炒白芍 酒白芍 醋白芍 白芍 白芍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 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 平滑 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 形成层环明显 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 味微苦 酸 白芍 性味归经 苦 酸 微寒 归肝 脾经 功效 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 酸 入肝 养肝血 敛阴 补血之力弱 白芍 临床应用 1 血虚证 肝血亏虚 面色苍白 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 崩中漏下 配熟地黄 当归等 四物汤血虚有热 月经不调 配黄芩 黄

7、柏 续断等崩漏 配阿胶 艾叶等 收敛止血 白芍 血虚肝郁 胁肋疼痛 配柴胡 当归等 消遥散 临床应用 2 疼痛 脾虚肝旺 腹痛泄泻 配白术 防风 陈皮等 痛泻要方 阴血虚 手足挛急作痛 配甘草 芍药甘草汤 痢疾腹痛 配木香 黄连等 芍药汤 养血柔肝止痛善治血虚肝郁之疼痛 白芍 临床应用 3 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 配牛膝 龟板 牡蛎等 镇肝息风汤 4 敛阴止汗 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自汗 配桂枝等 桂枝汤 阴虚盗汗 配龙骨 牡蛎 浮小麦等 补血敛阴治本 抑肝阳止痛治标 大量种植 应用广泛 白芍 用量用法 煎服 5 15g 大剂量15 30g 白芍赤芍 止痛 白芍 养血调经 平抑肝阳 敛阴止汗养血柔肝

8、缓急止痛 治血虚肝郁诸痛 赤芍 清热凉血 清泻肝火活血止痛 治热瘀血瘀疼痛 疼痛 使用注意 反藜芦 虚寒不宜 白补赤泻白收赤散 阿胶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来源 马科动物驴的皮 熬制的胶块 采制 打碎用或炒珠用 处方名 阿胶 贡胶 驴皮胶 阿胶珠 山东东阿东阿井 本品呈长育形块 方形块或丁状 棕色至黑褐色 有光泽 质硬而脆 断面光亮 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 气微 味微甘 阿胶 阿胶 性味归经 甘 平 归肺 肝 肾经 功效 补血 止血 甘 质粘 滋阴 润肺 善于补充营养物质 不直接促进功能 阿胶 妊娠尿血 血痢 下血 单用 炒为末 内服 临床应用 1 血虚证 出血导致血虚 单用 或阿胶四物汤气虚

9、血少之心动悸 脉结代 炙甘草汤 2 出血 虚寒崩漏 单用或配艾叶 当归等 胶艾四物汤 中焦虚寒吐 便血 配附子 灶心土 黄土汤 肺破嗽血 配人参 天冬 白及等 阿胶散 补血要药血虚伴出血者佳 止血要药 阴虚血热 配蒲黄 生地黄等 阿胶 临床应用 3 燥咳 4 阴液亏虚 燥邪伤肺 干咳无痰 配桑叶 杏仁 麦冬等 如清燥救肺汤 肾水亏而心火亢 心烦不眠 配黄连 白芍等 如黄连阿胶汤 真阴欲竭 阴虚风动 手足瘈疭 配龟甲 鸡子黄等 如大 小定风珠 滋阴润肺 滋补肾阴 肺热阴虚 燥咳痰少 痰中带血 配马兜铃 牛蒡子 杏仁等 如补肺阿胶汤 偏于清补 阿胶 用量用法 煎服 5 15g 入汤剂宜烊化服 止血

10、蒲黄炒 润肺蛤粉炒 可入煎剂 使用注意 粘腻 脾胃虚弱者慎用 也可加水蒸化 何首乌 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采制 制用或生用 处方名 何首乌 制首乌 首乌 生首乌 黑豆汤炖 蒸 何首乌 何首乌 何首乌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 厚约lcm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 凹凸不平 质坚硬 断面角质样 棕褐色或黑色 气微 味微甘而苦涩 何首乌 药性 苦 甘 涩 微温 归肝 肾经 功能与主治 制用 补益精血生用 解毒 截疟 润肠通便 何首乌 制 补益精血 血虚萎黄 失眠健忘 配当归 熟地黄等 精血亏虚 腰酸脚软 须发早白 配当归 枸杞子 菟丝子等 如七宝美髯丹 肝肾亏虚 腰膝酸软

11、眩晕 耳鸣耳聋 配桑椹子 黑芝麻 杜仲等 如首乌延寿丹 生 解毒 截疟 润肠通便 久疟正虚 配人参 当归等 何人饮 乌须发要药抗衰老 瘰疬痈疮 皮肤瘙痒 配夏枯草 当归等 肠燥便秘 配肉苁蓉 当归 火麻仁等 应用 不寒不燥不滋腻碍胃 为滋补良药 何首乌 用量用法 煎服 10 30g 使用注意 大便溏泻及湿痰较重者不宜用 生首乌不能久服 炮制时间要足 主要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补阴 即滋养阴液以纠正阴液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滋养心阴 肝阴 脾阴 肺阴 肾阴 胃阴以分别纠正肺阴 胃阴 肝阴 肾阴 心阴 脾阴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 分别称为补肺阴 补胃阴 补肝阴 补肾阴 补心阴 补脾阴 补阴药

12、共性特征 甘 苦 寒滋养阴液 治阴虚证 兼清虚热 重点药 北沙参 麦门冬 枸杞子 百合 石斛 玉竹 黄精 墨旱莲 女贞子 龟甲 鳖甲 南北沙参天冬与麦冬龟甲与鳖甲 阴虚证 干燥 虚损 虚热 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 阴液的作用 濡润 制约阳气 心烦失眠 心悸 手足心热 咽干 苔少 舌质色红且瘦 脉细数 干咳少痰 咽干喉痛或咳血 盗汗 苔少 舌质红 脉细数 头晕眼花 两目于涩 两胁隐痛 手足心热 苔少舌质红且瘦 脉弦细且数 腰疼腿软 遗精 健忘 耳鸣 脱发 月经不调 五心烦热 盗汗 骨质脆软 苔少舌质红且瘦 脉细数 口干唇燥 嘈杂干呕 饮食减少 大便干结 补阴药 配伍使用 1 肺阴虚 有痰

13、咳喘 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2 胃阴虚 恶心呕吐 配伍止呕药肠燥便秘 配伍润肠通便药3 心阴虚 心烦失眠 配伍养心安神药4 肝肾阴虚 虚火旺盛 配伍退虚热药 使用注意 1 多滋腻粘滞 湿邪内盛者不宜使用 2 寒证不宜使用 补阴药 学习方法 典型的补阴药 补阴 润燥 清热记住归经就能记住功效不典型的补阴药 补阴 一般不润燥不清热 如熟地 黄精等 北沙参 出处 本草汇言 来源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采制 生用 处方名 北沙参 辽沙参 莱阳参 北沙参 北沙参 性状 本品表面淡黄白色 略粗糙 偶有残存外皮 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 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 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 断面皮部浅黄白色 形成层成环 木部

14、黄色 气特异 味微甘 北沙参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寒 归肺 胃经 甘寒养阴苦寒清热 功效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归肺胃 北沙参 临床应用 清润肺胃之品 1 肺阴虚证 干咳少痰 咳血或咽干音哑等 配麦冬 南沙参 杏仁 桑叶 玄参等 2 胃阴虚证 阴虚有热之口干 口渴 便秘等 配石斛 玉竹 天花粉等胃阴脾气俱虚 配伍山药 太子参等 北沙参 用量用法 煎服 4 5 9g 南北沙参 养肺胃阴清肺胃热 使用注意 反藜芦 北沙参 清养力强 肺胃阴虚有热者多用 南沙参 兼补气 祛痰作用 气阴两伤及燥痰用之 反藜芦 南沙参 南沙参 性状 本品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 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 多有深陷横纹 呈断续的环状

15、下部有纵纹和纵沟 体轻 质松泡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黄白色 多裂隙 气微 味微甘 南沙参 应用 1 肺阴虚证2 胃阴虚证 功效 养阴清肺 清胃生津 补气 化痰 药性 甘 微寒 归肺 胃经 用量用法 煎服 9 15g 反藜芦 滋阴不如北沙参 百合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来源 百合科植物百合 细叶百合的肉质鳞叶 采制 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 百合 制百合 卷丹 百合 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 长2 5cm 宽1 2cm 中部厚1 3 4mm 表面类白色 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 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 顶端稍尖 基部较宽 边缘薄 微波状 略向内弯曲 质硬而脆 断面较平坦 角质样 气微 味微苦 百合 阴虚肺燥

16、劳嗽咯血 百花膏 百合固金汤 清肺心热养肺心阴 功效 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 性味归经 甘 微寒 归肺 心 胃经 虚热神志恍惚 百合地黄汤等 胃阴虚 口干渴 胃脘痛 虚热上扰 失眠心悸 配麦冬 酸枣仁等 用量用法 煎服 6 12g 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长于止咳 长于安神 麦冬 出处 神农本草经 来源 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 采制 生用 处方名 麦冬 麦门冬 寸冬 麦冬 麦冬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 两端略尖 长1 5 3cm 直径0 3 0 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 有细纵纹 质柔韧 断面黄白色 半透明 中柱细小 气微香 味甘 微苦 麦冬 热伤胃阴 口干舌燥 配生地 王竹 沙参等消渴 配天花粉 乌梅等同用 胃阴不足 呕吐 与半夏 人参等 麦门冬汤热邪伤律之便秘 配生地 玄参 增液汤 功效 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 性味归经 甘 微苦 微寒 归胃 肺 心经 1 胃阴虚证 善止渴 通便 麦冬 3 心阴虚证 心烦 失眠 多梦 健忘 心悸怔忡 配伍养阴安神药 如天王补心丹热伤心营 神烦少寐 配伍清新凉血 养阴药清营汤 2 肺阴虚证 鼻燥咽干 干咳少痰 咳血 咽痛音哑 配伍滋阴清热润肺药 如清燥救肺汤 善利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