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10874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各大银行财务分析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是我国上市银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各行公布的年报可见,截至2007年末,14家上市银行去年净利润共计2877亿元,增速达71.8%,比2006年的34%翻了一番多。上好业绩的取得,一方面由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更重要的是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2007年上市银行竞争力分析商业银行经营要实现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的统一,因此,本文分析上市银行的竞争力和运营水平主要也从这三个方面的指标入手。(一)盈利性: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盈利能力的提高是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得股东支持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银行扩大规模,业务创新的源泉,更是其增强实力、巩固信用、提高竞争能

2、力的基础。2007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分析来看1、净利润增长率2007年,上市银行业绩均大幅度增长,净利润增长率大幅提高(参见图1)。总体来看股份制银行最快,增长速度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深发展和兴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均较上一年翻番,工行、民生银行增长超过60,即便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大的中国银行,尽管利润同比增长最低,也高达31.33。从增长因素来看,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贷规模快速扩张加大利息收入,二是资本市场火爆,以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迅猛。总体而言,我国银行业虽然取得了巨大增长,但仍然没有摆脱利润主

3、要依靠利息收入为主的局面,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很低,和国和国外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图1 2007上市央行净利润增长率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从2007年的年报可以看出,大多数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参见图2),其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增长很快,招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甚至提高了8个百分点,增长率接近一倍;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出于各种原因提高资本充足率使该指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以招商银行为例具体分析其盈利能力提升的原因,一方面,净利差的扩大客观上增

4、加了银行的利润;另一方面,资产质量的提高,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仅为1.54%,这有利于贷款的健康增长,也减轻了贷款减值准备额外计提的需要。图2 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率3、非利息收入占比 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目前利息收入仍是商业银行的绝对支柱,占总收入比例普遍在80以上,非利息收入主要指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其中包括清算、结算、银行卡、信托、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选取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衡量银行盈利性的指标之一,是因为中间业务日益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源泉。特别是随着银行业的战略转型,理财、银行卡、贸易融资、投资咨询管理、私人银行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

5、。从2007年年报可以看出,我国上市银行十分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各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都呈大幅上升趋势(参见图3)。以占业务比例较大的手续费收入为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均实现了以上的增长,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超过。而中小银行则两极分化,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在所有银行中名列第一,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等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偏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去年资本市场的火爆,使得理财、基金代销等业务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与各银行积极进行经营模式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也密不可分。如交通银行开展的内地企业IPO、短期融资券、金融债主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也对其中间业务贡献较大。应该看

6、到,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中间业务和资本市场的相关性过高,收入结构还显得过于简单,相关产品和业务的创新研发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甚至有的银行中间收入存在“水分”,例如利息收入的一部分计入融资顾问费冒充中间业务。图3 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说明:截至本研究完成前,宁波银行尚未发布年报,本图及后面各图表无该行数据。 (二)安全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稳步提高安全性原则,是指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在经营中,银行自有资本所占的比重很小,而在资金的运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各

7、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具体分析来看:1、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家银行稳健性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14家上市商业银行家中仅有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未达到巴塞尔协议最低监管要求(深发展今年发行次级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计划已获监管层批准),其余均达标。多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率更是以远超过监管标准(参见图4和图5)。这表明经过上市募集资金,各家银行的资本实力得到增强、股东权益大幅增加,从而增强了其抗风险的能力,为银行做大、做优、做强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资本市场投资信心的稳定。但也需看到,对银行经营而言,由于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是必

8、要的,但是过高的资本充足率会导致部分资本闲置,从而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比如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高达15.24%,未来还需利用其综合经营平台,进行多元化经营和业务创新,通过有效的资本管理实现银行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图4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图5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2、不良贷款率 上市银行在化解不良资产、降低风险方面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之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长周期,工业企业利润不断提高,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不良贷款率近两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已发布年报的13家银行的数据显示,除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的2.01微升至2.05以外,其他所有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都

9、呈下降趋势(参见图6)。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007年的均值为2.65%,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均值也仅有2.06%,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总体高于中小银行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所有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深发展,达到5.62,这和该行比较激进的业务扩张战略有关。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民生银行,2007年下降到1.22%,这是由于该行一直注重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区域、产品和行业为评审对象的三维评审体制,并且注重对预警贷款处置方案实施的跟踪和监控。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显著改善了资产质量,随之带来了利润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使得上市银行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图6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综上可见,我国

10、上市股份制银行在安全性指标上的表现非常出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如何巩固已有成果,继续保持安全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较低的不良贷款率是上市股份制银行今后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三)流动性:指标不均衡、中小银行流动性问题凸现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有:流动性比例、贷存比等。从2007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存款结构的不稳定性加剧,上市银行流动性指标出现分化,特别是中小银行流动性问题比较突出(参见表1)。1、流动性比例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来看,除中信银行外,几乎所有银行2007年末的的流动性比例都比2006年有所下降,例如民生银行的人民币流动性比例由2

11、006年末的51.42%下降至2007年末的34.94%,招商银行的人民币流动性比例由2006年末的51.10%下降至2007年末的41.70%,其中降幅最大的工行更是从48.9%下降到了26.8%。而按照银监会规定,流动性比例不得小于25%。2、存贷比年报显示,2007年 所有上市银行人民币存贷比都有所上升,例如浦发银行人民币存贷比从2006年的39.73%上升到2007年的70.84, 民生银行人民币贷存比2007年末为74.44%,距离75%的监管警戒线仅一步之遥;深发展2007年期末贷存比更是达到75.78%,超过监管警戒线。银行流动性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一是2007年因资本市场火爆导

12、致部分存款分流,存款增加相对较慢,尤其中小银行受网点限制吸收存款规模较小;二是由于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发行央票等措施吸收了银行大量的流动性。三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为追求资产的高收益,纷纷将流动性较高的短期票据或其它资产换成期限长、流动性低的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四是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成功上市,网点众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正成为第三方存管资金等各类资金的聚集地,流动性向大银行转移,造成结构性不均衡。总体看来,尽管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但这些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均在可控范围内。个别贷存比较高的银行,通过开发同业存款、发行金融债能够加以弥补,而且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般均

13、在3%以上,因此,总体上说我国中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仍较小。 表1 20062007年上市银行流动性指标流动性比例(%)2007流动性比例(%)2006贷存比(%)2007贷存比(%)2006本币外币本币外币本币外币本币外币工商银行26.897.948.984.856.351.4中国银行32.675.937.764.16459建设银行交通银行27.0733.6262.674.860.5561.39招商银行41.79551.116670.1166.3863.334.83民生银行34.9497.3751.4266.1574.4461.6769.7251.52浦发银行39.658.2944.24121

14、.1270.2454.2270.8439.73深发展银行39.3342.2145.99305.775.7871.36华夏银行48.1580.8364.2979.9664.3663.38兴业银行39.2251.0368.7372.41中信银行38.9110.0138.6699.98北京银行72.0191.0071.30114.0157.7746.72南京银行43.8056.2779.7680.65二、2008年上市银行发展预测 2008年上市银行面临的环境有所变化,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信贷调控力度增大,宏观经济有放缓的迹象,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这些都一定程度上会给上市银行的影响。但从

15、总体上看, 支持宏观经济增长和银行发展的环境并没有发上根本性的逆转,上市银行仍会延续较好的发展势头(一)利息收入将持续增长去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普遍增长较快,这主要是由于加息导致净息差扩大以及贷款规模增长所致。今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过热的威胁依然存在,央行信贷控制趋于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味着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业务的过快扩张将成为重点调控对象,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主要依靠传统业务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将受到严峻考验。这是由于目前传统业务收入仍然占我国上市银行总体利润的80%90%,对信贷规模增长的控制将直接影响上市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水平,导致利息收入增幅将会放缓。从不同规模的银行来看,大型国有银行由于落实从紧政策更为坚决,受到的影响有可能更大一些。然而另一方面,从紧的政策对银行的利息收入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首先,央行将进一步采取加息的手段调控信贷,部分已发放贷款利率的重置、新发放贷款执行更高的定价,都将进一步拓宽银行生息资产的收益率空间。其次,全年生息资产规模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