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10857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史丹佛的12堂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史丹佛的12堂课之1 我是诗人,我念经济 那一间间马蹄型的教室, 将会怎样改变我的人生?我是诗人,将要在MBA课程中,寻找新的诗意。 丹佛改变了我的人生。 甚至在我还没入学之前,它就教了我很多。第一件是:你想要一样东西,你就一定要得到;你一定要得到,就要拚命去争取。 在我收到入学通知的两天后,我在下午4点(史丹佛的晚上12点)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是入学审核的老师。她首先恭喜我入学,接着大力把史丹佛推销了一番,最后说:我们知道你有其它的选择,但我们要你知道,我们要定了你,你一定得来!她甚至留下家里的电话,要我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给她。 史丹佛是当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杂志票选的全美第一名商学院,照理说

2、是学生来求它。但经过严格审核,一旦决定录取一名学生后,它就一定要得到那名学生,不能被其它学校抢走。从小在温文儒雅、欲迎还拒的东方文化下长大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竞争和营销。 如果连史丹佛这样强势的产品都这样积极推销自己,我们一般人还在矜持什么? 入学前学到的第二件事是:尊重别人。一般学校中,学生是被学校管的。史丹佛却把学生当成客户,相当尊重他们在生活上的每一个细节。 决定去史丹佛后,就陆续接到很多表格,也包括宿舍申请书。学校安排室友,除了夫妻之外,当然是男女分开。但是我注意到申请书上还特别问每一个人:你希不希望,以及介不介意,和同性恋者住在一起? 这是1992年。同性恋在台湾还是禁忌,在美国也不是

3、开放的话题。很多名校的说明书,从没提到这一点,但史丹佛已经认知了这种生活方式,并且白纸黑字地印出来。你赞成这种生活方式也好,反对也好,重要的是,学校给你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你虽然只是菜鸟新生,学校尊重你,给你选择。 史丹佛是学季制,十月初开学。新生训练时,终于见到了同学。我们那届358名同学,立刻可以看出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是积极热情的个性。不管是哪个国家什么背景,每个人都活泼、外向、喜欢社交、注重玩乐、笑声比较亮、打嗝比较响,连吃起薯条来感觉都比较香。 十月的加州下午,一桶啤酒,教室外就像婚宴般嘈杂,大家才刚认识,已经像多年的老朋友。这种社交精神,是商业的本质,要做商人,就不能孤芳自赏。

4、 同学的不同点在于背景。银行和管理顾问当然占大部分。但也有医生、建筑师、空军工程师、红十字会的义工。这些没有商业经验的,被叫做诗人。 企管教育的方法,是在课堂上分析案例。案例要分析地彻底,得同时有商人和诗人,以其独特的工作经验提出看法。 MBA选学生要强调多样化,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想要成功,不也得是这样? 新生训练上,学校告诉我们:同学的成绩,除了当事人外,不对外公布。来学校征才的公司拿不到同学的成绩,同学也不可以告诉公司。 为什么?这是要避免MBA最令人诟病的恶性竞争。MBA的侵略性本来就比常人高。在某些名校,同学为了打败别人,甚至会把图书馆里老师所指定的阅读书籍藏起来或是破坏掉,让别人都看

5、不到。 史丹佛不要你这样。它知道精英固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但精英的诞生若要以牺牲别人为代价,那么企业宁愿把成功建筑在庸才的团队合作上。 史丹佛的学生当然不是庸才,但它为了要培养大家合作的精神,连成绩都不公开。把这个心魔拿掉,也许这些从小到大习惯骑在别人头上的人,可以开始学会尊重别人。 注册后,我们拿到案例。每一门课的案例有十公分厚,这还不包括教科书。一门课一学季上20次,每次一个案例,老师开学前全给了你。经济学老师在案例第一页当头棒喝:好了,你们玩够了,现在可以开始念书了! 还没开始念书,我已经学到很多。开始之后呢?那一间间马蹄型的教室,将会怎样改变我的人生?我是诗人,将要MBA课程中,寻找新

6、的诗意。 史丹佛的12堂课之2冰冷呼叫被冰冷呼叫的那一刻,时间静止了。整个世界等你发言,你像海珊被拉出洞穴。你若说不出话来,除了丢脸,也丢分数。在史丹佛MBA课程中,文科出身的学生被叫做诗人。诗人要变成商人,当然得先练基本功夫。第一学季四门必修课是:个体经济、会计、决策分析,和组织行为。除了组织行为,其它3堂都要用到数学。但对诗人来说,MBA最大的挑战还倒不是数学,而是课堂上的冰冷呼叫。商学跟文学、哲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是建筑在实用、也必须发挥在实用方面的学科。因为实用的特性,MBA通常不收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你没有在企业待过,怎么能体会课堂上案例的情境?也因为实用的特性,上课方式不是由老师讲大

7、道理,而是由同学讨论案例。不管哪门课程,每次上课都有一个案例。所谓案例,就是真实企业碰到的问题的描述。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解决,彰显了那堂课所要教的观念。理想状态下,我们应该在上课前读完了30、40页的案例和教科书的章节,一开始上课就主动举手,滔滔不绝地各抒己见。但我们都知道理想状态通常不会发生,于是上课时被点到就格外冰冷。嘿,我们诚实一点,你在加州,你正年轻,哪会每次上课前都念完30、40页的案例?因为这种人性弱点,所以有了读书小组。这8个人,是我这一生最生死与共的关系。现在企业已经把teamwork当作廉价的口号,在MBA课程中,teamwork是救命的绝招。我们8个人事先分配各自应读的段落,

8、读完后写下笔记,上课前交换笔记,讨论老师事先公布的问题。如果有人没来开会,或没做笔记,我们的准备就出现漏洞,于是我们祈祷,老师明天不会看到我们这一区。但老师永远会看到。MBA教室通常都是马蹄形,桌面的前缘有一条细缝。学生坐下后第一件事是把名牌塞到细缝中,老师站在前面,张三李四,一览无疑。今天谁要来open(开始阐述)这个案例?老师进来后立刻说。若是没人举手,老师就开始点人。平常趾高气扬的MBA纷纷低头看指甲,风光明媚的加州大家却同时感冒擤鼻涕。王文华,你觉得怎么样?恭喜你,你被cold call了!每个老师冰冷呼叫的方式不同,有的专点心虚低头的人,有的为此设计一套程序,按一个键,计算机会随机挑

9、出名单上某个倒霉鬼。被冰冷呼叫的那一刻,时间静止了。整个世界等你发言,你像海珊被拉出洞穴。你若说不出话来,除了丢脸,也丢分数。大部分的课程,课堂发言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所以被冰冷呼叫,其实应该感到庆幸,至少你得到了发言机会。为了争取高分,每班总有几个爱现的同学,他们总是主动举手,而且讲得头头是道。我们嫉妒他们,于是玩起火鸡宾果。一般宾果卡有数字,主持人叫到一个数字,玩的人就把那个数字打X,最先连成一线的要大叫宾果。火鸡宾果卡上,一格格内都是那些爱现的火鸡的名字。每个人手上的卡的名字排列不同,某个火鸡主动发言一次,我们就在卡上他的格子打一个X,最先连成一线的,当然不能在课堂上大叫宾果。此时他必

10、须主动举手,针对当时在讨论的问题发表高见,只不过在严肃的论点中必须没头没脑地插入一句大家事先约定好的暗语。比如,宾果的人会站起来说:需求弹性取决于三个因素:替代品、占所得比例,与时间长短。举例来说,像小甜甜布兰妮这么辣的歌手,她的唱片的需求弹性这时台下在玩的同学就知道他宾果了,狂忍着不笑出来。宾果的人要一本正经地讲完,有时候老师还会说:很好,很好,尤其小甜甜布兰妮那个例子很有创意。我们就用这种幼稚的方法换取笑声,纾解压力。在阅读案例、归纳重点、事先讨论、冰冷呼叫中,我第一次体会到读书的压力。我不再有过去那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只剩下你吞吞吐吐地open案例,别人迫不及待地举手取代

11、你的尴尬。我的嘴巴动了20多年,才发现从来没有讲过话。站上世界的舞台,才发现我连说Sorry都会结巴。我的颈很冷、脸很热、口腔有点苦,自尊没穿衣服。压力来了,没想到,我并不是自以为的那么聪明。但压力是好的。没有压力,没有学习。我是大人了,既然要做MBA,就要接受:竞争是商业世界的本质,压力是最好的床边故事。我不够优秀,当不成火鸡。但在史丹佛的第一学季,我开始深呼吸,学习表达自己。几年后,当我离开史丹佛,才猛然发现:在真实世界,工作、爱情、人生、命运都会不断地对我冰冷呼叫。而这些呼叫没有案例可以准备,更没有火鸡可以嘲笑。我,知道怎么样open它们吗?史丹佛的12堂课之3银色子弹在工作、爱情、婚姻

12、、家庭的选择中,供需原则依然适用,只是不再有银色子弹给我们优先权。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吗? 当然不能。但在史丹佛商学研究所,市场机制的确是我们坚信不移的教条。在供需原则的指导下,任何东西、任何时间,都可以交易。甚至在上课时间。一般上课不专心,大概就是讲话、打瞌睡、看自己的书、传纸条或简讯。在史丹佛,不专心时也要学习,所以同学公然在课堂上卖东西。今天的华尔街日报有没有人要买?当老师讲得真的太无聊,又不鼓励同学发言时,当天的华尔街日报就成为热卖商品。一份华尔街日报,以荷兰拍卖法竞标!当这个讯息的纸条传到各个同学面前时,大家开始鼓噪。MBA一贯的犀利表露无遗。一位同学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回传:你懂不懂拍

13、卖啊?你只有一份报纸,怎么用荷兰拍卖法?(传闻Google的IPO,将不用传统的华尔街承销商,而是在网络上使用荷兰拍卖法竞标。这种方法适用于卖方有很多份相同的商品。)纸条传来传去,拍卖法终于确定。老师还在台上忘我地演讲,一个交易市场已经在台下形成。原价1美元的华尔街日报,以保留价拍卖法竞标。时间5分钟。买方不知道卖方的保留价(卖方愿意接受的最低价),低于保留价的标不到,高出保留价的最高标得标。这是在课堂上,所以没有雅虎奇摩直接出价或自动出价的功能,买方只有一次出价机会,必须凭自己的判断,在纸上写下愿意付的最高价,把纸条折好后传回给卖方。接下来的5分钟,宁静的教室内的气氛和嘈杂的纽约证交所一样紧

14、张。曾经在纽约证交所经手上亿美金的同学,为了一份报纸也开始摩拳擦掌。因为得不得标,代表你待会儿会不会无聊。以多少钱得标,代表你的分析能力。这不只是在标报纸,也是在标自尊。5分钟后,答案揭晓了。原价1元的华尔街日报以4块半卖出。没有得标的人嗤之以鼻,觉得得标者是破坏行情的冤大头。得标者其实另有如意算盘,他打算做市场区隔,把华尔街日报的投资理财版和营销媒体版分开来卖,再做一次竞标。除了这种黑市交易,学校当然也光明正大教我们市场交易的原则。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你怎么办?热门的课,如从A到A+作者詹姆斯柯林斯教的创业和小型企业管理,大家挤破头,怎么决定谁能去上?除了上课,MBA最重要的工作是和来学校征才

15、的公司面谈暑假实习或毕业后全职工作的机会。热门的公司,如高盛投资银行或麦肯锡顾问公司,大家都想去谈,怎么决定谁能挤入门坎?答案是银色子弹!不论在选课或选择面谈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点数、和一颗银色子弹。你标这堂课所使用的点数愈高,得到的可能性愈大。如果你非要不可,可以丢出银色子弹。这就像扑克牌中的黑桃A,出牌后你就有上这堂课的优先权,但银色子弹用掉后,你也失去了再去标其它课的筹码。市场供需原则的第一课:所有的选择,都有代价。我们要问自己:我到底有多想要得到这个东西?这让我第一次为自己做选择,并且为我的选择付出代价。回想起来:我在台湾读书时,从小到大,很少需要选择,更少需要负责。从小学到大学,从预官到留学,都有名校,都有第一志愿。我只要遵循那条路,大概就不会出错。所以到了史丹佛,我以同样的心态,跟别人抢第一志愿。于是我用去了银色子弹,争取到第一志愿公司的面谈机会。但当我坐定之后,才发现我根本不知道人家在做些什么。搞懂之后,才发现我不适合那样的工作。我走出面谈办公室,浪费了别人和自己的时间,和宝贵的银色子弹,这才发现:在真实世界中,没有第一志愿,只有很多适合你的志愿。你必须一一去推敲,然后问自己:我到底多想得到这个志愿?如果你觉得所有的志愿都适合你,或都不适合你,也许你像当年的我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