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34108066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设计的解决方案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房工程设计方案一、 工程建筑与结构 项目面积:设备机房设计面积120m,指挥中心设计面积180 m,会议决策室面积50 m 机房位置:建议一楼; 机房层高:4m;指挥中心层高5.2米; 设计净高: 机房区净高:2.8m;指挥中心净高:4.2米,会议区净高:3m; 地板架空:0.4m。二、 设计原则本次机房建设工程旨在设计一套符合用户使用要求的机房,机房必须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及应变能力,适应多样化计算机设备运营管理需求发展变化,并能够满足贵校未来5年10年的发展使用需求。建设中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按照“实用可靠、有效适度、经济节约、技术先进”的总体原则实施。在机房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方便今后的

2、运行维护,并能有效降低机房运行及维护成本,同时在同类工程中起先进和示范作用。先进性:在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设机房,给计算机系统、数据网络系统及宽带、互联网通信等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空间。可靠性:具备在现有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并具备长期可靠和稳定运行能力(实现高安全性的措施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自动安全报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实用性:应具备完成机房项目技术需求的能力和水准;符合本项目实际需要的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经济性:工艺与造价两者兼顾,满足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整体性:机房项目是一个整体,考虑各系统的色调、布局、格调及效果的一致性

3、和整体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各系统间的同步协调。安全性:确保设备运行环境以及值班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从防火、防水、防盗、接地、防雷、防磁、防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地面承重能力等特殊技术措施。环保性:项目中使用环保型材料,符合国家环保方面的相关要求。扩展性:鉴于贵校未来机房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故在设计建设时考虑这些变化对资源需求的改变,使整个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特别是精密空调、配电开关及配电柜、UPS及供电母线等。易于管理:通过使用先进和可靠的管理工具来实现系统的高质量管理,以节约人力资源。由于贵校机房设备繁多,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数据管理平台和全市教育系统的不

4、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设计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中心机房管理和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监测信息中心机房各区域的运行状况、多种样式的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可靠性,简化信息中心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三、 建设内容整体建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机房装饰装修系统 机房灾害维护系统工程 机房供配电系统 机房UPS系统工程 机房防雷及接地系统工程 机房综合布线工程 机柜设备选型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工程 机房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 机房KVM系统工程 消防报警及无管网灭火系统 业务管控系统四、 设计指标本次机房参照国家B级机房建设标准建设,依据GB50174-2008电子信

5、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1) 温 度:开机时:2224;停机时:535;温度变化率小于5/h,并不得凝露。2) 湿 度:开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0%55%;停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0%70%。3) 洁 净 度: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按国际A级每升空气中小于0.5m的尘埃粒数,应少于18000粒/m3。4) 噪 音 强度:主机房内的噪音,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5dB。5) 电磁场干扰: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0.15MHz1000MHz时不大于126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6) 静 电 电位: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

6、电位不应大于1KV。7) 机 房 照明: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75m处,照度不应低于500Lx;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300Lx。8) 备 用 照明:备用照明距地面0.75m处不低于50Lx。9) 事 故 照明:计算机机房室等应设事故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事故照明照度不应低于0.5Lx。10) 供配电环境:工作频率:50Hz0.5Hz,电压:380V/220V变化在3%内;相数: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波形失真率小于5%。零地电压2V,并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使用要求。五、 机房功能区划分针对本次中心机房实际使用及远期发展、可维护性规划思想,机房划分为主机房、指挥中

7、心、会议决策室三个区域。功能区面积()放置设备或作用主机房120主要放置网络设备、服务器、小型机、储存设备、制冷设备、无管网灭火器材、UPS主机、后备蓄电池、制冷设备、配电柜等。指挥中心180主要放置监控大屏、操作台组合、打印复印、监控控制、操作电脑、传真电话等设备会议决策室50主要用于会议决策、放置会议系统、音视频设备等。六、 装饰装潢部分设计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要求,机房内墙壁的装修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并应减少凹凸面。主机房、指挥中心及会议室内墙、柱面一周采用C75轻钢龙骨架空安装,龙骨间距为600mm。外饰羊脂白色热熔锌

8、复合彩钢板,顶棚内和地板下墙面用不燃板封闭严实,拼接缝采用U型卡装。踢脚线:采用0.8mm厚发纹不锈钢踢脚板压边装饰。基层采用高密度板,基层密度板8mm厚,踢脚线高度为100mm。地板安装后,发纹不锈钢踢脚板与内墙面装饰板互相衬托,协调一致。机房入口门的设计需要考虑整个装饰效果,方便、美观、实用,更要满足消防的要求。为满足隔音屏蔽等要求,整个机房区域内不设窗户。所有外窗户需用龙骨、不燃扳封闭处理;封窗时外装饰窗户予以保留,封窗前玻璃上粘贴不透明玻璃膜,并做好防水处理。内部密封板装饰后应满足大楼外观整体美观效果。七、 机房电气工程设计供配电系统工程严格按照现行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机房区供电线

9、路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计算机、网络设备机柜强电线缆、线槽采用镀锌桥架下走线布线方式;其它的电力电缆选用金属线管吊顶上、地板下架空铺设。管道采取分层架空布置互不交叉,每个回路采用独立的电管安装。 配电系统频率:50Hz, 配电系统电压:380V/220V; 配电系统线制: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 机房总功率约为:150KW,含30的冗余量。 机房总进线为:ZR-YJV4*120+1*70mm2计算机网络设备机柜线缆选用:阻燃铜芯软电缆(ZRVVR); UPS供电电缆采用阻燃铜芯电缆(ZRVV); 机房总进线线缆建议选用:阻燃铜芯电缆(ZRYJV) 精密空调配电线缆选用:阻燃铜芯电缆(ZRVV)

10、舒适性空调线缆选用:阻燃铜芯电缆(ZRBV) 所有线路及管线均采用国标标准。日常照明灯具规格为600mm600mm嵌入式钝化铝格栅灯盘,灯管采用规格为318W低色温日光型灯管,机房区照度达到500Lux。备用照明灯具采用冷光源嵌入式3寸筒灯,由UPS不间断电源直接供电,在机房市电停电情况下自动启动,由UPS系统供电,以确保紧急备用照明功能。机房选用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及安全出口指示灯,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的消防专用双头应急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由市电直接供电。照明与应急照明实现联锁功能,以实现事故照明、应急照明系统在市电照明中断后自动切换。八、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系统是连接在输入电源和负载之间

11、,为重要负载提供不受电网干扰、稳压、稳频的电力供应的电源设备,在市电掉电后,UPS设备依靠配置的电池可继续给负载提供一段时间的供电。九、 防雷接地系统本方案对电源部分采取三级电源防雷保护。方案如下: 第一级防雷器在市配电柜市电总输入端处安装,端通流量为125KA。 第二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的UPS输入端处, 端通流量为60KA。 第三级防雷器安装在UPS输出端处,端通流量为40KA。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四节有如下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 交流工作地线接地系统; 交流保护接地系统;

12、 计算机直流工作地线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十、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本次机房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设置为星型拓扑结构布线系统,铜缆布线及模块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结合本机房的实际用途,综合考虑以后机房区设备等可能的变化,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冗余设计。十一、 空气调节系统根据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与其他功能用房共建于同一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置独立的空调系统”,且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规范参数要求,主机房内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按照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对机房的温湿度要求:项 目级 别A 级 /B 级C级开机时停机时开机时停机时温 度222

13、4BC535BC1828BC535BC湿 度40%55%40%70%35%75%20%80%温度变化率5BC/H 10BC/H备 注不得结露不得结露如表: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为保证计算机主机房的环境控制达到B级要求,确保主机房空调系统长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十二、 新风系统为了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机房内,计算机机房设计为一个封闭的区域,与外界没有空气流通,同时保证机房区对外形成正压,安装新风机可将机房外的空气中的尘埃杂质经过过滤处理后再送入机房区。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 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5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10P

14、a。 计算机房的新风量应采取下列要求的最大值: 满足人均新风量不小于40m3/人/小时; 满足机房的室内外静压差(711Pa)。1) 机房区设置新风系统,送进机房的空气应为经过处理后的空气。2) 新风不仅向机房内补充新鲜空气,还要维持机房内的正压。3) 新风在空调系统中每小时含量应约占送风空间的23倍为宜。十三、 机房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机房设置一套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可实现对机房环境、动力、安防全方位的监控,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现代化高端机房。该系统提供美观友好的监控画面,发现异常可自动报警,确保机房各系统的可靠运行。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具备远程和本地完全一致操作界面的功能。

15、 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极大地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工作负担,同时又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和兼容性、可扩展性,实现机房的科学管理。机房监控系统将包含有以下分系统:精密空调监控系统、UPS后备电源监控系统、配电监控系统、漏水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门禁监控系统等。十四、 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整个消防系统主要有以下元件组成: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报警灭火控制器、气体钢瓶、气体手动控制盒、气体喷放显示门灯、声光报警器,空调切断装置、照明切断装置、防火阀、光电感烟探测器、单相阀,电控头等等。(一) 系统功能说明一旦发生火灾险情,通过各个光电感应器采集信号传送至报警灭火控制器,首先在第一时间报警,然后在自动切断空调新风设备的供电盒照明的供电,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