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10787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3卤族元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NaI晶体BKCl晶体CCCl4液体DNaOH固体答案:B2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A氢氟酸是弱酸B氟化钠是农药C氢氟酸有剧毒D氟有KrF2、XeF4等化合物答案:D稀有气体很不活泼,跟一般物质不反应,所以与稀有气体反应的物质应是非常活泼的。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BHCNaHDH2O2答案:C4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递变规

2、律错误的是()单质颜色加深单质的熔沸点升高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增加卤化氢的水溶液酸性减弱离子的还原性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程度增强卤化氢的稳定性减弱ABCD答案:B5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B由于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故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强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DF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答案:C6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将碘水滴入硫化钠溶液中,溶液呈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S2BrB原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3、rISC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IS2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rSI答案: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r22I=I22Br,I2S2=S2I。氧化性(或非金属性)顺序BrIS,还原性顺序S2IBr。7X、Y是元素周期表第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2的小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答案:C8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提示:苯是一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A加入的是CCl4,加入的是苯,加入的是酒精B加入的是酒精,加入的是CCl4,加入的是苯C加入的是苯,加入的是CCl4,加入的是酒精D加入的是苯,加入的是酒精,加入的是CCl4答案:C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层,而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酒精与溴水互溶,故不分层。9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ANaBr和KIBNaBr和KClCNaCl和KClDNaCl、KCl和I2答案:CNaBr、KI与足量的Cl2反应,得到NaCl、KCl,蒸干灼烧时生成的Br2易挥发、I2易升华,最后只有NaCl、KCl。10下列不能证

5、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是()AHCl比H2S稳定BHCl溶液(盐酸)的酸性比H2S溶液(氢硫酸)的酸性强C氯水滴入氢硫酸溶液中可出现淡黄色沉淀D氯气比硫有更强的氧化性答案:B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B选项不正确。11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确的是 ()配料精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3515 mgkg1 储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钾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

6、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1答案:A表中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暗示高温下碘酸钾分解,导致碘损失。食用盐中可以加入碘酸钾,说明碘酸钾不能氧化氯离子。淀粉遇碘变蓝的意思是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不是遇碘酸钾变蓝。表中碘含量为3515 mgkg1,即2050 mgkg1,不是碘酸钾含量。12. 溴化碘的化学式为IBr,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跟某些非金属反应。它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关于溴化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溴化碘中溴和碘的化合价均为0价B在化学反应中,溴化碘常用作氧化剂C溴化碘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NaBr和NaIOD溴化碘与

7、水作用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答案:BC解答该题时必须抓住题给信息:IBr的化学性质活泼及IBr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在IBr中Br为1价,I为1价,与水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A、D答案错误。由于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金属作还原剂,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溴化碘常用作氧化剂。IBr与H2O作用生成两种酸:HBr和HIO,则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会生成两种盐:NaBr和NaIO。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现有失去标签的A、B、C、D、E五个集气瓶,分别充满H2、O2、Cl2、HCl、HBr五种气体中的一种,其中C是黄绿色,A、C混合见光爆炸,C、D混合在瓶壁上出现橙红色小液滴,E遇潮湿空气出现白雾,写出

8、它们的化学式:A_,B_,C_,D_,E_。答案:(1)A:H2B:O2C:Cl2D:HBrE:HCl解析:由已知条件,C是Cl2,A和C混合爆炸,A是H2;C、D混合瓶壁上出现橙色小液滴为Br2,则D是HBr,E是HCl。14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1)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要使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没有I,则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若要使溶液中只有C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1)14(2)21(3)76解析:本题主要考

9、查Cl、Br、I的还原性强弱,通入Cl2时,Cl2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I,I被氧化完后,再氧化Br。(1)设原Cl、Br、I的物质的量为2 mol、3 mol、4 mol,当变为4 mol、3 mol、2 mol时,Br没减少,I减少2 mol,消耗Cl2 1 mol,故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2)当I被氧化完时,消耗2 mol Cl2,生成4 mol Cl,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即2:1。(3)当Br和I被全部氧化时,3 mol Br消耗Cl2 1.5 mol、4 mol I消耗Cl2 2 mo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3,即

10、76。15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2)写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3)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1)A、D、B、C(2) (3)I22NaOH=NaINaIOH2O16下面是关于药物华素片(碘片)使用说明书中的部分容:(1)根据上述说明和所学知识回答:华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_。(写分子式)推断华素片_(填“是”或“不是”)白色。(2)某学生为验证华素

11、片确实含有上述成分,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填空:取一粒药片放入研钵中研碎,再将药粉装入试管并加入约2 mL蒸馏水;向该试管中再加入约20 mL_(填选项字母),并用力振荡。A酒精B四氯化碳C甘油描述加入液体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原因。_(3)请你再设计另一种方法,验证上述成分。(注意叙述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验结论)_答案:(1)I2不是(2)B试管中溶液分为两层,下层为紫色的四氯化碳层,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3)碘遇淀粉呈现特殊的蓝色,利用此反应验证碘的存在。取一粒华素片放入研钵中研碎,再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加入约2 mL蒸馏水;向该试管中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出现蓝色,可证明有碘单质存在。17. 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利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KI淀粉溶液中。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试回答:(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接_、_接_、_接_、_接_。(2)实验开始后装置5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装置3的作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