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106449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博弈研究报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引言 1 1 1 选题的意义 1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 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第二章 集装箱运输合作与联盟的发展演变 4 2 1 班轮公会的产生 发展和解体 4 2 1 1 班轮公会的概念 4 2 1 2 班轮公会的产生 发展和解体 4 2 2 航线稳定化协议 6 2 3 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的兴起和发展 6 2 3 1 集装箱班轮公司战略联盟的基本形式 6 2 3 2 集装箱运输业战略联盟的特点 8 2 3 3 集装箱班轮公司战略联盟沿革及现状 8 第三章 博弈论基本理论及释义 12 3 1 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 12 3 1 1 早期零散研究 12 3 1 2 系统研究

2、12 3 2 博弈论分类方式 13 3 3 博弈的结构及纳什均衡 14 3 4 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及释义 15 3 5 本文借鉴的博弈模型及经济学原理 21 3 5 1 古诺模型 21 3 5 2 生产函数 22 3 5 3 需求曲线 23 3 5 4 集装箱运输盈利性分析 23 第四章 战略联盟合理性博弈分析 25 4 1 战略联盟经济合理性博弈解释 26 4 2 班轮联盟古诺模型的解释 29 4 2 1 航线结构合理化 30 4 2 2 促进运输需求增长 30 4 2 3 运力增长理性化 30 第五章 班轮运输联盟博弈 31 5 1 战略联盟的形成以及利益分配 31 5 2 联盟不稳定性分

3、析 38 5 2 1 联盟成员过多 伙伴选择不当 39 5 2 2 联盟成员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 40 5 2 3 联盟成员组织文化冲突 40 5 2 4 联盟成员利用分配难以协调 40 5 2 5 联盟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 41 5 3 联盟风险防范措施 41 5 3 1 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 控制联盟成员的数量 41 5 3 2 明确联盟目标 加强联盟沟通 理性对待利益分配 42 5 3 3 加强联盟伙伴之间沟通 建立信任机制 42 5 3 4 强化联盟的约束机制 43 第一章引言 1 1 选题的意义 国际集装箱班轮 本文以下简称为班轮 运输是一个跨国经营的行业 由于班 轮公司追求规模效益

4、纷纷建造大型船舶 为了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 同 行业内的联盟和兼并已经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一大特点 自 1994 年起 在集装箱 运输业内掀起了联盟和兼并的浪潮 然而集装箱运输业的联盟是十分不稳定的 从 20 世纪 70 年代 欧 亚航线的三大集团 即三联集团 冠航集团和联合航运集团 成立 至今伟大联盟 GA 新世界联盟 TNWA CKYH 联盟 Maersk Sealand 长荣集团等三联盟两公司体制的形成 班轮公司联盟经历一系列重组 是 什么原因导致联盟土崩瓦解 新的联盟应运而生呢 用传统微观经济学方法分析这 一问题出现了困难 传统微观经济学中 寡头市场是一个例外 集装箱班轮市场正

5、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 这一部分是博弈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博弈论是研究各理性决策个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如何决策以及决策 的均衡问题 即研究存在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 博弈论是系统研究各 种博弈问题 寻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有限理性 Full or bounded Rationality 能 力的条件下 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 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 济意义 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这一经济学研究工具 对集装箱班轮运输战略联盟的合理 性以及战略联盟的分配机制进行研究 为战略联盟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结果对 企业选择联盟及实施联盟时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1

6、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美国 DEC 公司总裁 J Hopland 和管理学家 R Nigel 首次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 以来 战略联盟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 联盟战略有创造价值的多种来 源 这些来源包括规模经济 有效的风险管理 成本有效进入市场和从合伙人处学 习 以及帮助公司减少交易费用 应变不确定的环境 减少组织对不受其控制资源 的依赖性 成功地在多变的市场中重新定位等 从不同的理论出发 研究者解释了 联盟的形成 并对联盟的管理进行了分析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利润和成长是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标 联盟能为公司提供增强 竞争力或拓展市场的机会 2002 年 Ireland 等人研究认为战略联盟能够

7、创造两种竞争 优势 一是在成功合作过程中通过整合互补性的资源可以创造价值 二是通过有效 地联盟管理创造新价值 1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间的管理 结构 形成战略联盟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总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 2 资源理论认为 企业利用联盟来优化资源配置 使资源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可持续的互补资源不仅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也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原因 3 非零和博弈理论认为市 场不完全竞争的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 市场竞争成为几个企业集团博弈 简汉权 用非零和合作博弈观点讨论了战略联盟的潜在驱动力量和战略联盟的形成机制 4 此外 Barkema 年提出的进化理论研究跨国合资企业 5 B

8、rowning Beyer 和 Shetler 用复杂性理论分析半导体行业合作 6 目前 班轮运输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不多 大部分研究侧重于研究联盟的动因 及方式 9 10 11 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和 Robert Mccalla 研究了集装箱运输业战 略联盟三个主要特征 航线变化 船队发展 及挂靠港口调整 12 Dong Wook Song 和 Photis M Panayides 应用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班轮运输战略联盟 13 1 3 本文的主要工作 随着班轮运输战略联盟广泛开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班轮运输联盟进行 了研究 本文着力于从班轮运输合作博弈角

9、度 探讨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 以 下是本文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 2 章概述班轮运输合作与联盟的发展演变 首先介绍了班轮公会的产生 发 展和衰落 其次介绍了航线稳定化协议 最后介绍班轮运输联盟的兴起和发展现状 第 3 章阐述博弈的基本理论及其释义 简单介绍了博弈论的发展历程 博弈论 的分类和博弈结构 重点介绍了本文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 并且结合班轮运输联盟 实际做出相应解释 最后介绍本文应用博弈模型和相关经济理论 第 4 章从非合作博弈入手 运用古诺模型解释班轮运输纳什均衡的低效率 说 明战略联盟的合理性 并且进一步解释联盟现实与古诺模型的 矛盾 第 5 章运用合作博弈理论 首先运用讨价还价博

10、弈探讨单个联盟 两个联盟成 员 收益分配问题 接下来运用 夏普里值 计算方法研究多联盟成员的收益分配 问题 为联盟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第 6 章总结论文研究工作并且对深入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本文从非合作博弈切入 通过非合作博弈低效率解释联盟形成的合理性 战略 联盟形成后 首先运用讨价还价博弈分析单个联盟 两个参与人 利益分配问题 接着运用 夏普里值 计算方法分析较复杂联盟利益分配问题 最后探讨了联盟的 不稳定性及风险防范措施 为了使研究结果对班轮运输联盟实践更有价值 本人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并且在做论文期间到中远集运企划部实习 期望论文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 第二章 集装箱运输合作与联盟的发展演

11、变 2 12 1 班轮公会的产生 发展和解体班轮公会的产生 发展和解体 2 1 1 班轮公会的概念 班轮公会 Liner Conference 又称水脚公会或航运公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经营班轮运输的船公司 在某一特定航线或某一特定区域各航线上 为限制或避免 竞争 维护彼此利益 通过在运价及其他经营活动方面达成一致协议而建立的具有 卡特尔性质的国际航运垄断组织 班轮公会本质上是国际航运卡特尔 可以分为开放式公会 Open Conference 和封闭公会 Closed Conference 两种形式 开放公会形式上比较自由 只要承担公会的义务 实行公会的运价制度 任何 船公司均可入会 美国只

12、允许开放公会 开放公会运价本必须交国家海事委员会批 准 而且必须公开 封闭公会严格控制会外企业加入 只有在遇到强大对手或竞争 失败时 才不得已吸收新会员 封闭公会采用秘密的运价本 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 海运国家多采用这种形式 世界上大多数班轮公会控制的是单向航线 最早的一批公会出现在欧洲国家的 对外出口航线上 而从世界各地返航回到欧洲的航线 其班轮公会则发展较晚和较 不发达 据 1974 年统计 全世界 375 个公会中的 335 个是单向的 即通常只管辖往 程一个方向的运输 返程方向的班轮往往作为独立承运人出现 少数则受到另一公 会的管辖 例如 在泛太平洋线上 东航 往程 运输受远东 东南亚

13、北美东航协 定 ANERA 管辖 西航 返程 运输受泛太平洋西行运价协定 TWRA 管辖 2 1 2 班轮公会的产生 发展和解体 世界上第一个班轮公会是 1875 年 8 月成立的加尔各答轮船运输公会 Calcutta Steam Traffic Conference 它由铁行 P O 不列颠印度 BIS 等 7 家英国 船公司组成 专门经营印度加尔各答 英国间班轮航线 该公会规定了成员公司在航 线上的派船数 最低运价 同时实施托运人均等运价制度并废止 特惠契约 但 是 由于当时公会对托运人并无实质性约束力 托运人极力反对统一运价并转而使 用会外船舶 同时 公会对成员船公司也只有道义上的约束而

14、无罚款等制裁 不能 达到限制或避免内外竞争的目的 1877 年 该公会对航线上的主要货种曼彻斯特纺织品 导入了一种新的 有效 的约束托运人的手段 运费延期回扣制 Deferred Rake off System 终于达 到了把托运人与公会船公司联系在一起并约束托运人的目的 在早期公会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班轮公会 China Conference 该公会 系在英国商人约翰 施怀雅 J Swire 的倡议下 于 1879 年 8 月由英国霍而特轮 船公司 卡塞尔轮船公司 葛连轮船公司 大英轮船公司和法国轮船公司所组成 专门负责英国 中国间的货物运输 1887 年 该公会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远东班轮公

15、 会 Far Eastern Freight Conference FEFC 会员包括 28 个国家的 40 个船公 司 直到 1998 年 远东班轮公会仍是一个包括 13 个国家的 17 个会员公司 协调范 围覆盖了亚欧大洲 45 个国家的庞大的国际航运组织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 在公会鼎盛时期的 1974 年 世界上有 375 个 班轮公会 其中大到庞大的远东班轮公会 小到来往于小港口之间的 UK Berbera 索马里的一个港口 公会 共控制着三分之一的世界班轮航线 有 4363 个船公司参加班轮公会成为会员 某些公司同时参加若干个公会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 班轮公会面对

16、几个方面的挑战 逐渐走向衰落 1 托运人力量壮大 托运人协会在班轮市场中正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为班 轮公会的谈判对手 极大地限制了公会政策的实施范围 2 各国反垄断法的进一步加强 如美国 1984 年航运法 和 1998 年航运改革法 欧盟 有关根据欧盟第 85 86 条竞争规定适用与海运的实施细则 以及日本 1998 年 3 月颁布的放松管制和鼓励竞争的新三年计划 对班轮公会造成沉重的打 击 3 随着集装箱化及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成熟 船公司在资金和技术上进入班轮市场 的障碍被打破 大量非公会的现代化船队对公会市场领导地位提出挑战 4 公会内部矛盾突显 公会内班轮公司频频违反运力限制规定 使班轮公会作用岌 岌可危 2 2 航线稳定化协议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速猛 集装箱海运量剧增 由 于运力增长过快 导致运力与运量之间供需严重失衡 世界三大航线运价大幅滑落 班轮公会与非公会船公司经营困难 这样班轮运输领域的航线稳定化协议应运而生 航线稳定化协议 其核心内容是船公司为了控制某一特定区域或航线的运力过 剩 有计划地封存船舶 以保持对船公司有利的运价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