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10441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报告报告题目: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设计 学员姓名: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员: 摘要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多媒体视讯系统的发展。主要对多媒体视讯系统进行介绍,重点从多媒体视讯系统的构成、分类,系统建设要求、技术标准等方面论述多媒体视讯系统系统的技术要求。关键词:多媒体视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标准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media video system. Mainly to the multime

2、dia video system are introduced, focus from multimedia video system 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technical standard aspects of multimedia video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Keywords: multimedia video system;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standards目录1前言61.1概述61.2多媒体视讯技术发

3、展回顾和展望.62.多媒体视讯系统的基础知识.92.1 视讯行业技术介绍92.2 视、音频协议介绍112.3 H.320协议.132.4 H.323协议152.5 H.235加密技术.183多媒体视讯系统的设计方案203.1 多媒体系统的市场需求203.2 多媒体视讯系统设计依据213.3 多媒体视讯系统设计原则213.4 多媒体视讯系统设计总图233.5 多媒体视讯系统产品选型原则233.6 多媒体视讯系统组网原则243.7 多媒体视讯系统配置263.8 多媒体视讯系统功能说明263.9 多媒体视讯系统的日常维护升级和扩充294.多媒体视讯会议室布置及装修建议324.1 多媒体会议室的布局3

4、24.2 多媒体会议室的照度334.3 多媒体会议室的音响效果345视讯系统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356.结束语387致谢.388参考文献38.多媒体视讯教学系统开发1 前言1.1 概述视讯技术实现了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使人们在进行异地交流时利用视讯技术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胶片内容,大大增强了异地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在“效率至上”的信息社会中,企业通过视讯系统,进行协同工作时既可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看到对方的图像,大大增强了沟通的效果,在节约宝贵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效率,充分发挥出视频会议真实、高效、实时的优点

5、,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协同工作手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各重要部委、企业建设宽带网络,为视频会议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线路支撑。视频会议作为一种典型的宽带多媒体通讯业务,在信息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通过视频会议可以实现多地点、远距离的视频、音频和数据协同传输,以满足客户日常会议、集中培训、远程汇报等需求。并能对会议的内容进行实时广播和录制,便于对重要会议进行回放、广泛传播的效果。为了实现信息化,保证信息的快速、高效的传输,建设基于宽带多媒体业务的视频会议系统,利用业界先进的视频通讯技术,实现了视频、语音和数据的视频稳定传输,提高了宽带网络的利用率和办公效率,并减少了差旅费用、日常会晤费用的

6、支出,并为实时的沟通创造了条件。随着IP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承载网络质量逐步优化,视讯系统向视频高清晰、音频高保真方向迅速发展。河北瑞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视讯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华为公司强大的网络设备制造优势,利用华为公司的全新下一代MCU产品,集成体现电信级稳定性,具有完备的高可靠性方案视讯会议系统。1.2多媒体视讯技术发展回顾和展望80年代,CCITT(ITU-T前身)制定了H.200系列建议,规定了统一的视频输入输出标准、算法标准、误码校验标准及一系列互通的模式转换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家的设备互通问题,为后来的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80年代末H.320标准发布以及H.261图像编

7、码标准完成,使会议电视真正意义上有了统一的标准,极大的促进了会议电视产业的发展。在我国9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一次会议电视建设高潮。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电信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IP网上基于包交换网络的视音频通信技术逐渐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出实时传输协议(RTP)、资源预留协议(RSVP)等。ITU-T H.323建议的形成,标志着视频通信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为了满足企业对高质量视频会议应用的需求,瑞普公司推出了综合视讯会议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的组网结构如下图:图1 视讯会议系统解决方案组网图在视频会议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常

8、用的图像分辨率主要有:QCIF:176144 CIF:3522884CIF:704576720p:1280720 1080P:192010802.多媒体视讯系统的基础知识2.1视讯行业技术介绍视讯系统是集视频通信、音频通信、数据通信于一体的新一代交互式多媒体通信系统,是基于通信网络上的一种增值业务。可以满足两个或多个用户同时进行多媒体通信的需求。视频会议系统原理是:通过压缩算法对语音和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后,把这些数据按传输网络相关协议把数据传输到接收地。在目的地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视频信号,从而达到传送视频的目的。原理图如下所示:l 视频会议终端原理(结构图如下)发送方向:收

9、集本会场的音视频信息、数据信息,经过处理(组帧),通过传输网络传送给另一终端或MCU;接收方向:接收MCU或另一终端通过传输网络送来的信息,经过处理(解帧),送到各个外设播放出来。l 视频会议MCU工作原理:(结构图如下)p MCU对多个会议电视终端的信号进行切换或混合功能,根据一定准则处理视听信号,并将它们分配到相应的信道。p “混音”处理:在会议电视系统中为模拟真实的会场效果,一般都是将若干路会场的语音进行数字混合再传回各个会场。p “多画面”技术:将若干个终端的图像进行子画面处理,形成标准图像码流,再进行多画面组合,编码成会议电视专用图像格式,在回传到各个终端。p 主要功能大体分为:接入

10、终端、为上层控制提供管理接口、图像切换、音频混合、数据处理。l 视频会议分层结构(图示如下)华为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分层结构,方便组建大型的视讯网络,实现多级MCU级联,跨省会议调度的;同时该层次划分便于维护管理,操作简单。2.2 视、音频协议介绍多子协议,例如音频编码协议、视频编码协议等,其中视频编码ITU-T中定义的双向视频通信协议族包括:H.320、H.323,这两个协议族中,包含了很包括:H.261、H.263、H.264几种主要协议,其中H.261、H.264协议已经比较成熟,技术市场上所有的产品都支持,H.264协议是2003年发布的新的编码协议,相对于H.263协议,大幅度提高了在低

11、带宽和网络质量比较差的情况图像的效果,目前已经成为视频编码协议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在中国市场上(仅仅在中国市场上),还存在把基于有线电视单向传输的MPEG2协议包装成双向视频通信的技术分支。下面的材料来自于ITUT/ISO JVT主席Thomas Wiegand的演示文稿。从下面的数据上, MPEG2是各种压缩算法中最差的一种,完全靠消耗带宽来提高图像的质量。比较典型的对比是:3M的MPEG2质量相当于2.0M的H.263图像质量,相当于1.4M的H.264(关于H.264的描述,下面有相关的说明)的图像质量。l 视频协议的发展l H.263、H.261协议H.261协议是第一个广泛使用的视

12、频编码国际标准,主要有如下特点:码率范围:PX64 kbit/s,1P30,视频码率范围为:40kbit/s到2Mkbit/s;基本压缩算法:采用帧间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相结合的混合编码方法;采用帧间预测编码消除时间上的冗余信息;采用变换编码消除空间上的冗余信息;刷新频率:要求每个宏块至少每隔132帧(6秒)刷新一次,以减少误差积累;灵活性:标准中的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公开的,没有作出硬性规定,而由设计者自己设法解决,如:运动估计算法、DCT快速算法、码率控制策略、刷新策略等。l H263(相对H261)协议的改进点:支持更小的码率(最低到64kbps);采用了半象素运动估计,因此运动估计更精确

13、,大大减少码流量,并且提高图像质量。支持非限制的运动矢量(UMV)模式,允许运动矢量指向图像外面;提供了算术编码方法,运算量增大,但是能大幅降低码率;提供4MV选项支持,使估计更准确。l H.264协议H264标准是ITU-T和MPEG两个组织共同制定的视频压缩标准。从1998年正式提议,直到2004年5月份定稿,历时6年,是目前为止编码效率最高的视频压缩标准。相对于H.263协议,H.264在低带宽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达到的效果是:256k即可基本商用,1M带宽即可达到高端商用客户需求,2M带宽可以达到支持动态4CIF图像效果,和MPEG2 协议8M带宽效果相当。l 音频编码当前视频会议主流协议:G.711、G.722、G.723.1、G.728、G.729、AAC-LD等。G.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