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9981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天气系统【复习目标】学会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个方面描述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重点难点】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做适当的拓展分析。【考情分析】1.考纲要求: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题型:选择题3.分值:4分【课前预习案】预习指导:请先阅读知识框架,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然后阅读考点分频,了解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再完成基础知识复习部分,10分钟时间识记,并找出自己的疑惑点;最后完成预习检测。一、 知识框架:二、考点分频:考点分布2010201120122013锋面及天气天津,8分山东,4分江苏,8分北京,8分江苏,2分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全国,

2、8分锋面气旋与天气北京,4分新课标,12分安徽,21分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是_三、基础知识梳理天气系统就是引起生活中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不断变化的系统。(一)气团1概念:气团指 、 和 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2分类:根据温度特征,气团向比它暖的地方移动,称为 ,一般,由 纬度流向 纬度。气团向比它冷的地方移动,称为 ,一般,由 纬流流向 纬度。根据湿度特征,气团形成于海洋上,空气比较湿润,称为 气团;气团形成于大陆上,空气比较干燥,称为 气团。(二)锋: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会形成一个天气系统,称为 ,如右图。注意:绘制锋面剖面示意图时,画出地面、锋面,标出冷暖气团极其运动

3、方向,画出雨区、锋线及锋面符号。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剖面示意图天气特征过境前_气团控制,气温_,气压_,天气_过境前_气团控制,气温_,气压_,天气_过境时出现_、_、_、_、等天气现象过境时_过境后_气团控制,气温_,气压_,天气_过境后_气团控制,气温_,气压_,天气_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冬春季节的_北方春季的_北方夏季的_一场秋雨一场寒_江淮准静止锋:_(_月),在_地区,冷暖气团_,形成_的_天气。昆明准静止锋:_,南下冷锋受_阻挡而准静止下来,形成贵阳_,昆明_的天气。(三)气旋与反气旋1.等压线的判读等压线特征及判读方法与其他等值线相同。(1)气压场的判读,将图中字母填入下面

4、空白处:高压中心_;低压中心_;高压脊_与_;低压槽_与_。(2)风向及风力大小的判读:在图中画出C点的风向,比较C与丙两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2.气旋与反气旋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_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_状况的描述。气 旋反气旋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气流流向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示意图(北半球)天气状况多_天气多_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_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_天气寒潮的_,北方_的天气,江淮地区的_(_月份)天气你在预习中还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请写下来与老师分享:留言板:【课上复习案

5、】一、预习检查要求:组长检查小组成员预习完成情况,组内讨论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限时3分钟。1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 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丽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2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3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4.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A. 上图中剖面是西北东南向 B. 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 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

6、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5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读下图,完成67题。6石家庄处于阶段时,天气现象()A晴暖高压 B阴冷低压C晴暖低压 D阴雨高压7随图中天气系统的移动,当石家庄处于位置时,应与下图甲丁中的_吻合。A甲 B乙 C丙 D丁课堂探究探究一:冷锋与暖锋的不同小组讨论:对比冷暖锋示意图,找出冷暖锋的不同点,完成下表。冷锋暖锋锋面符号气团运动特征冷气团主动运动,暖气团_暖气团主动运动,冷气团有_锋面坡度坡度_坡度_雨区雨区范围_,主要在_雨区范围_,主要在_天气特征降水强度_,持续时间_;过境后,气温_,气压_降水强度_,持续时间

7、_;过境后,气温_,气压_【典型例题】读图7福建省某地区2010年1月份部分时段天气实况资料,图8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关系图。回答13题。1.据图7分析,15日至17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2.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的气压变化图正确的是3.据图8,关于16日昼夜温差较小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变小 变大 B. 变大 变小 C. 变大 变小 D. 变大 变小【变式训练】(2013 江苏)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4题4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

8、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2013 北京)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5-6题。5. 图a中( )A.比风速大 B.比云量少C.比气压低 D.比气温高6.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探究二:锋面气旋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此种天气系统在北半球温带地区比较常见。【合作探究】1.依据气流运动方向判断锋面位于低压槽处还是高压脊处?为什么?2.在右图中标出冷气团和暖气团。低南半球3.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判断OA、OB的锋面类型、锋面的移动方向

9、,并在图中画出锋面符号。4.在图中画出冷锋和暖锋的雨区范围。(用阴影表示)5.请绘制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画图步骤:1、沿低压槽画出锋线;2、标出冷暖气团;3、根据左右手定则在锋线上画出冷暖锋;4、用阴影画出雨区。结论:从上图中可看出,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西侧都是_锋,东侧都是_锋,北半球锋面按_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锋面按_时针方向移动。【典型例题】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的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7题。7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 B C D【变式训练】下图是2011年某日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某区域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甲乙

10、丙丁四地中,附近是暖锋并且正好经历阴雨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9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变化正确的是A气温:高低高 B风向:南风西风东风C气团:冷暖冷 D天气:晴雨晴探究三:我国的锋面雨带的移动与旱涝灾害的关系(1)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_(珠江流域)(华北_,东北_)夏初(6-7月),雨带移到_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_和_,长江中下游进入“_”(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10月撤出大陆。(2)雨季:北方雨季开始_结束_,雨季_;南方雨季开始_结束_,雨季_.(3)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_南_

11、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_南_.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典型例题】右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双选)12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C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北风,南侧盛行偏南风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13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f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变式训练】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4-15题。14根据雨带在I、地区的时间,可推知,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1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课后巩固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图6)和文字信息,回答12题。1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2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