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4097635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信息服务业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关于马来西亚、新加坡EDI应用与信息服务业的考察与思考 作者:高复先 MIS专业教授,大连海事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交通部TEIS专家组专家,大连市公安信息化技术顾问。长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目前在所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等市科研项目中,集中在信息系统集成、经济信息资源网建设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1995年8月,我们有机会对马来西亚、新加坡的EDI应用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作了短期考察。联系到我们国家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事业,深感发展信息服务业与推进国民经济

2、信息化的关系重大,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 信息服务社会化与信息服务市场我们这次考察的一个突出感觉是,电子数据交换(EDI)应用的效益十分明显。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我们亲眼领略了电子报关过程:首先在微机上编辑报关单,通过通信网传到海关,海关通过计算机审批处理,再通过通信网反馈给报关微机,打印出海关批准的单证。把传统的人工报关需要23天的时间,压缩到15分钟,仅时间的节约一项就很可观,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通关自动化的综合效益是很难准确估算的。 社会化信息服务是什么样子?我们在吉隆坡西南40公里的巴生港市,参观了一个EDI服务站的工作,给我们作出了一些形象、具体的回答。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坐落在周围布满运输

3、公司和报关行的街道交叉口。走进一楼的业务厅,右前方是一排四个服务台:头两个服务台接收客户的纸面报关单或要发给业务伙伴的业务单证,这些客户一般是没有微机的报关行或运输公司等,委托服务站作电子报关或传输电子业务单证;第三个服务台接收客户的软磁盘,一般是有微机但还没上数据通信网的客户,他们在自己的微机上将EDI标准格式的数据文件录入软磁盘,再委托服务站传输;第四个服务台为客户提供查询和反馈信息服务。左边墙壁上是整排的用户信箱,服务员将海关审批后的报关单等计算机打印件随时投入,客户在墙外用钥匙打开自己的信箱就可取走。左前方是用户培训室,主要为新申请服务的用户开培训课和拓展业务作些宣传联谊活动。二楼是微

4、机局域网数据处理室、开发室、通信机房和经理室。全站技术、管理人员二十几人,工作有序,业务繁忙。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的华文译作“资讯服务”,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信息产业是指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其中信息服务业包括电信服务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本文所说的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信息处理服务。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服务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信息产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正如新加坡计算机系统公司(SCS)向我们介绍的,信息服务已走过卖机器、卖软件的服务阶段,而走到卖主意、卖方案的新阶段。SCS是一家拥有1200

5、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师的信息服务公司,它有两项信息服务对我们很有启发,使我们看到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前景。一项是数据中心服务。SCS的信息处理服务面很宽,从银行金融、报业出版,到港口、运输和航空航天等经济领域和政府部门,有的是委托SCS开发应用系统,有的是委托SCS的数据中心为客户运行应用系统,而用户不必设有自己主机系统,只须使用SCS的终端就可以了。例如,为新加坡公共设施管理局提供服务的供水和供气计量收费系统,投入46个人月的开发工作量,在数据中心设有6个大型数据库,存储了78万个仪表地址,180万条仪表数据记录,使供水、供气的监控和收费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另一项是计算机恢复中心(CRC-Com

6、puter Recovery Center )业务。这是对重要的政府或经济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保障的服务,使用户系统在遇有意外灾害或事故时能及时恢复。CRC专家参与意外处理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在中心建立受保护系统的模拟环境,及时备份现场数据,设计并测试以最短时间恢复被毁系统的实施方案。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一家银行系统正在进行的定期(至少每周一次)的测试,指着一位正在一台大机上工作的工程师说:今天这台机器就是他们的了,他们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在数公里之外。数据中心和计算机恢复中心服务,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效率、高效益、社会化和专业化信息服务的代表性项目。进入90年代,国际信息服务市

7、场拓展迅速,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报告,近两年国际信息服务市场出现新格局-信息服务范围、内容有重要变化;亚太地区信息服务市场发展很快。增长最快的信息服务,是经营方式改进和改革的咨询服务,即帮助企业如何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人机协同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和改善质量,咨询工作包括当前的经营运作评估和业务过程重新设计,例如,电子报关过程的建立,就是要用EDI的新的业务过程。显然,经营方式的改进和改革,咨询服务的兴旺发达,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所致。1994年以来,亚太地区信息服务业营业额增长最快,预计到1999年亚太地区信息服务业营业额递增率为23.2%,拉丁美

8、洲22.1%,美国14.0%,西欧6.7%,日本6.0%。可见,亚太地区是一个发展最快的信息服务业大市场。当然,其中最大的潜在的信息服务市场是中国。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是关键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信息产业能加速信息化进程;推进信息化,可为信息产业开辟巨大的市场。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固然在抓信息产业方面作出许多努力,但对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重视得还很不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信息化发达国家的信息服务大公司,早就看好中国的信息服务市场,几年来纷纷打入,占有越来越大的信息服务市场份额。如何抓住时机发展我们的信息服务业,去占领信息服务市场,并参与国际信息服务市场的竞争,是我国高新技术经济发展

9、和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策略研究的一个具体的、紧迫的问题。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搞好统筹规划和加强行业领导是关键。鉴于我们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信息产业又是一个高技术知识结构的产业,在规划、领导信息产业发展时,最好是能组成集行政权威与技术权威为一体的班子。下面结合考察的思考,谈几点粗浅看法。1.关于政府部门信息化的带动作用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是国家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每日都在产生大量的信息,同时又是各类综合信息的最大的用户,自然,也是信息服务市场的一大类服务对象。因此,搞好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廉政建设,带动全社

10、会的信息化发展。美国政府1993年制定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是其重要内容。新加坡政府推行的民用服务计算机化方案(CSCP)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政府各部门使用计算机来改进工作效能;第二阶段则是改进公用接口,改善综合服务能力和为公众开发更多的服务项目;接着开展“一步到位”(one-step)服务和不间断(non stop)服务,把公司的办公桌、街上的行人和政府的计算中心等各个方面都联结起来,政府部门可以使用计算机受理290类申报,这样,使新加坡政府各部门都实现计算机化。CSCP拥有600多位计算机专家,100多部主机和微机,10000多台个人工作站装在

11、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CSCP方案的实施,给政府和公众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国家增加税收,企事业单位和公众不必反复填写报表,办事效率很高。1987年国家计算机委员会(NCB)的详细投入产出报告指出,推行CSCP每投入1美元,可产出1.71美元的效益。看来,我们应该加强关于政府部门信息化的内容、方法和策略问题的研究。例如,有些为政府部门作的办公自动化或决策支持系统,怎样进一步提高其实用性?一些单机统计、传递软盘式的应用,如何加以改进以发挥良好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条件的效用,能及时准确地为政府公务员提供有用的信息?上级政府部门之间,或者同一部门内的不同业务之间,如何加强协调和信息标准化工作,搞好总体规

12、划和集约式的开发组织,而不是单一打地按条条向下推行一些应用系统或软件,从而能指导或有利于下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系统的集成,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应该认真解决的。 2.关于培育信息服务市场和造就信息服务大军问题我国正在进行的一些金字号工程,以及其它建立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各级信息资源和实施各类大型信息工程,是需要巨大的信息服务市场的支持的,同时也促进形成和正在形成巨大的信息服务市场。应该看到,不论是国家、省市政府,还是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工作,决不可以象过去那样,一家一户地搞,或者只靠抽调一些人员搞协作:而是要走向市场,形成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大

13、军。这支大军包括大批信息服务公司,也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当然,他们是按照技术市场的机制参加这支大军的,他们本身也有一大批信息服务公司。 还要强调,尽管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象整个经济建设一样需要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也包括广泛的中外技术合作。但是,我们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宏伟事业,应该是主要地依靠我们的科技队伍和信息服务大军。许多东西不是花钱就可以从外国买进来的。我国目前的信息服务业还是比较弱小的,一些城市虽然都有大大小小数百家以上的信息服务企业,但有不少是技术力量较薄弱,或以硬件销售为主,或软件业务单一;信息服务市场缺乏管理,秩序不够好,不少信息工程项目缺乏监理,很难保证质量,这些都

14、与经济发展和信息化的要求很不相称。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信息服务市场的培育,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应法规,加强信息服务行业的领导、检查和监督,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要引导信息服务企业转变信息服务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集成开发研究,推动他们广泛地、深入地开发潜在的信息服务市场,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进行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 3.关于创办信息服务大公司的问题 在培育信息服务市场和造就信息服务大军方面,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创办和发展一批信息服务大公司,以形成信息服务大军的主力部队。信息服务大企业,除了要有雄厚的资金和设备外,更重要的是集聚一批优秀的人才,有先进的

15、信息技术水平和强大的研究、开发、实施大型复杂的信息工程和高档次的咨询服务的力量,在发展信息产业和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方面,能起到一些小公司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参观了新加坡的两个信息服务大公司,一个是前面讲的SCS,另一个是SNS-新加坡网络服务公司。SNS是政府扶持的信息服务专业公司,成立于1988年,现有员工250人,资产3000万美元。SNS是政府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贸发局占股55%,邮电局、港务局和民航局各占股15%)。该公司开发网络和服务机构的费用都是政府资助的,政府把开发、管理和使用贸易网(Trade NET)的责任都交给他们,用于社会化的EDI服务,海关、商检、工商等政府部门和进出

16、口企业都通过该网络实现电子数据交换。目前,他们集多年增值网开发服务经验和一批专家雄厚的技术力量,正在实施凤凰网络方案-能全面管理网络、适应多种计算机环境和可以支持不同EDI标准的网络产品,不仅用于全新加坡EDI系统的升档,而且可销往其它大型EDI系统用户。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出现一些信息服务大公司,但是数量还是不够的,服务内容象本文上面所列举的还不多见,特别是能形成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和大的产业规模的还很缺乏。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通过选择和论证,扶持一些信息服务大公司的创办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一定的资金投入、给予某些政策保障和优惠发展条件。 扶持是外因,能否真正成为大公司,还要靠自强。没有得到特别扶持的公司,只要用好机遇和政策,在信息服务大市场的拼搏中,瞄准方向,扎实肯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