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4096515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虹口区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高三历史试卷考生注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 合分析题。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 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中国古代人们学会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始于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良渚文化D. 二里头文化2.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中,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称为A. 内服B.外服C.

2、 方国D. 四土3. 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西部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吐蕃D女真4. 要研究宋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A西安B泉州C开封D天津5. “对你们这几位我难道还信不过吗,但是就怕你们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皇袍 披到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这句话出自A. 汉高祖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太祖6. 他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他”是A. 程颢、程颐B. 朱熹C. 陆九渊D. 王守仁7. 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

3、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B改土归流,集权中央C设立军机处,强化君权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8. 据统计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从 1855 年的 15793700 磅到 1860 年就达到了 40000000 磅, 大幅增长。可见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9.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十五十六

4、世纪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是A. 葡萄牙和西班牙B. 英国和荷兰C. 英国和法国D. 荷兰和葡萄牙11.“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符合这一评价的事件是A 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南北战争D德国王朝战争12.政府通过“废藩置县”、倡导“四民平等”等政策措施的改革是A 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清末新政13.19 世纪中叶,美国南北双方矛盾焦点集中表现在A. 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B. 西部土地处理问题C. 市场问题D. 关税问题14.若为“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拟一研究主题,应是A.革命道路的开拓B.政治体制的创建C.关键时刻的抉择D.建国纲领的制定15

5、.工业革命期间,为缓解矛盾,社会立法首先从A.工厂法开始B.卫生法开始C.教育法开始D.社会救济法开始16.20 世纪初,大战前夕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地区是A. 北欧地区B. 德俄交界地区C. 法德地区D. 巴尔干地区17.美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由放任转变为国家干预调控,开始于A. 18 世纪下半叶B. 19 世纪下半叶C. 20 世纪 30 年代D. 20 世纪 80 年代18.中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A. 毛泽东做论十大关系报告B. “三大改造” 完成C. 中共八大的召开D. 大跃进开始19.有“促进多边贸易协定的实施和运作;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推动争端的解决” 等五项功能的国际

6、组织是A 欧盟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和公约的通过,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日益突出的:A工业产能问题B生态环境问题C农业发展问题D医疗资源问题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5 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1.一定的历史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8分)A 三省六部制B 内外朝制C 行省制D 科举制度E 郡国并行制F 内阁制度G 推恩令H 军机处时代历史现象秦朝西汉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2

7、2.上述历史现象中明显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是: ,明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7 分)(二)工业时代(20 分)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时代,到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23.将下列工业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6 分)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现代工厂制度诞生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 德国跃居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内燃机的发明24.观察工业时代。判断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明判断 B、C 代表国家的理由。(8 分) 25.下面两幅图示体现了工业时代的中英疆界观图一:19 世纪清

8、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图二: 19 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问题:两幅图示所反应的中英疆界观有何不同?分析两种疆界观对各自历史发展进程的影 响。(6 分)三、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25 分)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它起着激励国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元素。每一首国歌的出现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材料一 民国初年教育部曾对我国音乐发达很早、却一直没有国歌表示遗憾“盖吾国古时,不以国视国,而以天下视国。于是吾国人之思想及学说,几若吾国外 无他国焉。所以,自唐禹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号、无国徽、无国旗、无国歌”世界各国国歌译意及原文(载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

9、年第 1 卷第 1 册)材料二 1912 年 2 月 5 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在临时政府公报第 8 号上刊出一份征集国歌的广告:“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民国成立,尚未有完善之国歌以供国民讽咏”。2 月 25 日,教育部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歌词如下: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该国歌刊布后,在海外华侨中流传甚广,屡次“使用此歌为中华民国国歌”。后来因袁世凯取得权力,此歌没有流行下去。摘编自民初国歌的多重符号价值材料三 1920 年,中华民国国务会议确定重新谱曲的

10、卿云歌(歌词从尚书大传中截取)为正式国歌,并于 1921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歌词如下:“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但这首国歌引来众多的批评与质疑:他(章太炎)认为民国国歌应该直面当时的国际形势,强调竞争存亡,以“发扬民气”、“亟思经武”为主旋律。而卿云歌却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历史与文化,其“品性”,似乎 过于“中正平和”了。吴研因在 1919 年发表国歌的研究一文认为国歌应该是“有韵的白话歌!古曲文章是不行的”。萧友梅作为一个“名士”,对选用卿云歌作国歌同样不以为然,“因为这首歌词头两句的意思,太不明了把他念出来给小孩女仆听听,他们实在莫名其妙

11、”摘编自民国国歌的诞生与争论问题:26. 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民国初年教育部认为“自唐禹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歌” 的原因(2 分)27. 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民国初年国歌五旗共和歌的诞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 分)28.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对卿云歌的诸多批评和质疑反映当时文化领域怎样的变化?(4 分)29.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15 分)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B A C B CD D B B AA C A C AD C A B B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5 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2、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2. 一定的历史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8时代历史现象秦朝西汉BEG隋朝AD唐朝宋朝元朝C明朝F清朝H23. 加强皇权:ABFH加强中央集权:CDG(7 分)(二)工业时代(20 分)23. 将下列工业时代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6 分)24. 观察工业时代英、美、中、德四国的制造业产值曲线图。判断 A、B、C、D 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并说明判断 B、C 代表国家的理由。(8 分)A 中国B 英国C 美国D 德国(4 分)B(英国)理由:19 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860

13、 年成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最高。(2 分)C(美国)理由:美国工业产值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 分)25. 两幅图示所反应的中英疆界观有何不同?分析两种疆界观对各自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6 分)图一: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1 分) 图二: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1 分)。图一影响: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 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2 分)。图二影响: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 市场、资本

14、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历史发展 进程。(2 分)。三、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25 分)26. 原因:古代中国只有天下意识,缺乏民族国家观念(2 分)27. 时代特征: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2 分);西学东渐,近代国家观念的产生(2 分)28. 变化:文化领域出现新文化运动,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形式上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内容上要求改变中国文化中正平和的一面,来源上海高考墙, 更多强调发展与竞争,使中国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实行救亡图存(4 分)29. 如何看待(15 分)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