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9628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4周专题训练试题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6-2017学年上期第14周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24=72)( )1.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2.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2、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去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3.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某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4.下列对文艺复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以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B.首先发生在意大利,而后扩展到西欧的英国、法国等C.揭露教会的精神独

3、裁,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繁荣D.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发展了人文主义( )5.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6.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4、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7.孟德斯鸠说:“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这说明他批判欧洲天主教会A. 支持专制王权 B.迫害宗教异端 C.扼杀自然人性 D.阻挠宗教改革( )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 )9.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

5、则。”这表明康德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 )10.浪漫主义思潮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贡献和积极影响是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活中情感泛滥A. B. C. D.( )11.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所发展,这体现在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 提倡天赋人权 宣传禁欲主义 追求现世的幸福A. B. C. D.( )12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

6、.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13.“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段材料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15.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

7、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16.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B.人文主义 因行称义C.民主政治 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 因信称义( )17.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

8、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 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 )1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19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

9、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21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C

10、.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22长久以来在中国社会形成的“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藩篱开始被冲破,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这一新的眼光主要新在A知识界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呼声 B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国人的爱国心C一些有识之士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 D“强国御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23百年回首功过难分清的康有为中认为:作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与装扮成孔教教主的康有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前者是宣扬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后者却把人们引向蒙昧康有为的维新事业被落入传统思想文化窠臼的另一个康有为亲手葬送了。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11、康有为A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学的外衣 B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了变法阻力C其主张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D其思想主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两面性( )24.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一文指出,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它们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是指A追求英国的渐进式民主形式 B效仿美法的共和制民主模式C实行德日式的形式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的民主二、25(28分)25.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1)普罗塔戈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

12、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2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