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9569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4.2.1单糖与二糖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糖与二糖课题4-2-1 单糖和二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2掌握葡萄糖和果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3掌握蔗糖和麦芽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过程与方法1温故而知新,结合官能团的特性分析葡萄糖的性质。2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2葡萄糖与蔗糖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蔗糖的水解产物判断。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与思考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甲醛_;乙酸_;甲酸甲酯_。 (2

2、)在甲醛、甲酸、乙酸、甲酸甲酯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填结构简式,下同);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Ag的是_;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是_。(3)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回顾、思考、讨论、代表回答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培养学生温故旧知的习惯和学习新知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导入新课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摄取的食物有哪些?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和空气外,必须摄取的食物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思考】我们常见的糖类物质有哪些?你知道是如何对糖进行分类吗? 聆听、思考通过介绍,引入主题,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982

3、,思考、讨论,完成自主学习】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糖类的组成(1)组成元素:_;(2)从分子结构看,糖类可定义为_、_和它们的_。可用通式_表示。【特别提醒】以前曾把糖类叫做碳水化合物,理由是当时发现它们的组成符合通式Cm(H2O)n。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碳水化合物的名称并没有正确地反映出糖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征。糖类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并不都是21,如鼠李糖C6H12O5;而有些符合Cm(H2O)n通式的物质也不是糖类化合物,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虽然仍被沿用,但已失去原来的意义。2糖类的分类根据水解情况(1)单糖:_的糖,如_、_、_及_

4、等。(2)低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mol10mol单糖的糖。其中能生成2mol单糖的糖又叫二糖,如_、_和_等。(3)多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糖,如_、_等。二、葡萄糖与果糖1葡萄糖(1)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分子式:_,结构简式:_。官能团:_、_。(2)物理性质颜色甜味溶解性_水中_,乙醇中_,乙醚中_(3)化学性质(4)用途: 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工业,体弱和低血糖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2果糖(1)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分子式:_结构简式:_官能团:_、_(2)物理性质:颜色:_,甜味:_,溶解性:在水、乙醇、乙醚中_。三

5、、蔗糖与麦芽糖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观看视频或演示实验,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通过阅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延伸一、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二、葡萄糖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 葡萄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3化学性质(1)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视频或演示实验4-1,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反应:【视频或演示实验4-1,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在人体内催化氧化 C6H12O6(s)6O2(g)6CO2(g)6H2O(l) 1 mol 葡萄糖完全氧化,放

6、出约2 804 kJ的热量,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3)加成反应葡萄糖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4)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1 mol 葡萄糖最多可与5 mol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5)发酵: C6H12O62CO22C2H5OH4用途 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以及医药工业。【科学视野】分子的手性1手性碳原子:有机物中与四个完全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不对称碳原子”也叫“手性碳原子”(在其上部加以*表示)。2手性分子: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由于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布不同,形成了

7、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而又不能重叠的两种构型,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它们相似却不能重叠,因此把这样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3手性分子的两种构型结构极相似,只是空间排布有所不同,因此手性分子在化学性质上几乎相同,但在生理活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特别提示】掌握手性碳原子的关键是弄懂只有连接四个完全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才是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的两种构型属于构型异构,叫做对映异构,是有机化学中立体异构现象中的一种。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提升。通过对葡萄糖与果糖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原理的拓展,把零散的认识升华到系统认识。例题分析1糖类是指(D)A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B分子组成符合Cm(H2O)n的有机物

8、C易溶于水且有甜味的化合物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2对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D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的二倍3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1)银镜反应时,需银氨络离子_mol,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其结构简式是_。(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_g乙酸。(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L,反应的方

9、程式是_。例题分析、分组讨论,集中评讲通过针对性例题训练,巩固对常见单糖、二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课堂总结知识要点:1葡萄糖和麦芽糖均为还原性糖,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2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但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根据课本内容以及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明白本节所学内容,并注重知识的归纳和理解。习题巩固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B符合Cn(

10、H2O)m通式的物质均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由于糖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所以在它们的分子中H和O的原子数比一定等于2:1D橡胶、电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3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试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D)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以用Cm(H2O)n来表示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巩固训练通过针对性练习,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巩固葡萄糖及蔗糖的

11、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束新课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理解葡萄糖与蔗糖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课后请完成作业、整理教学案,并预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聆听、思考提醒学生结合作业整理所学知识,预习新课。板书设计第二节 糖类(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糖类的组成2糖类的分类根据水解情况二、葡萄糖与果糖1葡萄糖(1)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4)用途:2果糖(1)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2)物理性质三、蔗糖与麦芽糖【拓展延伸】一、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二、葡萄糖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3)加成反应(4)取代反应(酯化反应)(5)发酵4用途【科学视野】分子的手性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P85习题1、3、42完成补充作业3整理教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