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89755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六次月考试题24.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经道教演衍成了地方守护神。南北朝时期,城隍是为城市居民守护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又被赋予执掌雨阜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等职能。这说明了A.城隍崇拜影响城市的管理 B.儒学正统地位受城隍崇拜冲击C.政府借城隆崇拜加强统治 D.城隍崇拜适应了城市发展需要25.以下是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出身情况统计表,从表中可知当时(单位:人)时期 宗室士族庶族待考证唐玄宗32434唐宪宗11923A.贵族势力主导地位明显 B.科举制度实现社会

2、阶层流动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D.官僚政治制度不断走向成熟26.元朝时期,以大运河漕运江南粮食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漕运,明成祖在以后又全面恢复了大运河漕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海运比漕运具有明显优势 B.政治中心北移影响运河漕运C.北方地区局势的持续动荡 D.明朝政府全面实施海禁政策27.明朝初期政府规定: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这一规定A.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促进了江南资本主义的萌芽C.加剧了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 D.有利于明朝货币体系的转型28.据统计,洋务企业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自开办到1896年已耗费官款近568

3、万余两,但仍无起色。两年后,又招股200万两,但仍然是负债累累。这种状况A.促进了企业的民营化转向 B.主要是由政府弊政造成的C.与维新变法运动紧密相连 D.有利于政府放弃抑商政策29.1927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在民众暴动胜利的地方,应避免与列强发生直接冲突”,但时隔不到三年,中共中央则主张“会师武汉”,并在与英美的海军冲突中受挫。该情形有利于A.中共探索新型的革命道路 B.苏俄革命模式在华的传播C.收回列强攫取的国家主权 D.改变列强在华的利益格局30.1939年成书的国史大纲是钱穆撰写的一部通史教科书,在“引论”中他阐述了写作初衷: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先民“血液所浇灌,精肉所培雍”而成,故

4、“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得其生机”。这反映了A.抗战时期学术文化兴盛 B.抗日战争推动民族意识开始形成C.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D.钱穆对经世致用史学传统的继承31.1979年7月,在中国尚未出现中外合资企业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属于典型的“立法超前”。这一法律A.说明立法程序有待完善 B.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C.延缓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建立32.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重要的司法机关,负责有关国事罪、渎职罪的审判。对于“言论”犯罪等类型的重大公共案件,公民大会本身即组成一个法庭进行审判。这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大会A.破坏了三权分

5、立原则 B.实质是一个司法机关C.关注公民集体的利益 D.严格限制公民的权利33.1710年,英国通过一项法令,要求议会下议院议员必须拥有法定水准以上的收入,而这一水准之高,仅数千人能够达到。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保持了较大的政治影响 B.光荣革命成果未能得到巩固C.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 D.国王试图加强对议会的控制34.19世纪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生物,其能力只不过是适应环境而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只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一个狭小的部分。这一些思想的出现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进化论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C.科学发展推动对理性的反思

6、D.现代主义思湖影响科学发展35.里根政府时期通过的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规定,联邦政府向州政府的33个教育方面的独立拨款项目合成一个简单的整笔拨款,并允许联邦政府以20页的管理要求取代667页旧的管理要求。这一规定A.试图缩小联邦政府的权力 B.消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C.试图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D.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

7、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局限,城市的发展受阻,城市化的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明清时期城市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向以市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转移和聚集。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材料二 15世纪晚期,英国农村城镇的层级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英国的农业条件并非最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区域,这种状况使得英国农村的商品交易相对发达,集市、市场和专业市场成

8、为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位置和经济水平为众多市场城镇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自中世纪时代以来,英国设立市场就有一项基本原则,即一个市场的设立不能影响邻近市场的生存,这通常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在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一大批制造业城镇异军突起,成为现代工业城市的先驱,而农村小城镇不再仅仅局限于为邻近的乡村提供市场服务,而是致力于提升专业化水平,拓展城镇功能,增加社会服务功能。专业市场城镇、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休闲城镇和滨海城镇成为17、18世纪城镇发展的新形式。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城镇体系及城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城镇发展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一、

9、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城镇化进程的异同,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17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阅读上述历史地图,挑取一项历史信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以总统名义正式颁布金圆券发行办法,规定金圆券发行额为20亿元,全国券每元的含金量为0.22217公分,可分别兑换法币300万元或东北流通券30万元,限于1948年11月20日以前无限制兑换。1948年8月21日-194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金国券

10、发行额及其指数统计表发行日期全国券发行额(单位:亿元)折合法币数(单位:亿元)发行指数(1937年6月=1) 发行指数(1945年8月=1)1937.61411948.8.21 2.266369464707051.01948.9 9.62871000020361704.41948.10 18.55550000039361708.41948.12 83.22496000001770218837.81949.1 208.2 6166600004430212894.61949.5 679458.02038374000000144565531915308844.5摘自杨荫溥民国财政史(1)根据材料并结

11、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社会背景。(9分)(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1948年的币制改革。(6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出洋的华侨,多数都只能与相同方言的人往来,同乡会、宗亲会的组织成为他们最热衷参与的团体。清末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宣传活动,加以清末民初中国的新式教育引进侨居地之后,华侨群体中的家乡观念有所淡化,国家观念加强。1938年,为支援抗战,南侨总会成立,出席会议的华侨领袖来自于南洋各地,出自不同的方言群体,代表不同的救国团体。由此开始到抗战结束,南洋、美洲、欧洲三大洲的华侨在全世界总共建立了3940个华侨抗日爱国团体。1937

12、-1945年,世界各地华侨总捐款数13.2亿元,此外,全球华侨还发起其他各种抵制日本的行动,例如抵制日货运动、禁运废铁运动、马来西亚的日本人工厂之华工罢工运动等,很多华侨甚至亲自回到国内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有不少华侨的侨居国也卷入对日战争中,广大华侨在侨居地加入对日作战行列,促成了华侨与当地人民、华侨与盟军人员共同为反日斗争而努力,此时各民族跨越了种族和文化的隔阂,增进彼此的交流,为战后华侨之融入当地社会做了准备。摘编自李盈慧跨越边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侨参与抗战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侨抗战的影响。(8分)46.【历史一选修4:

1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华盛顿与孙中山均崛起于民族危亡之时,历尽各种艰难险阻,终建成资产阶级共和之新国家,两者的宪法思想也贯穿于两国开创时期之始终。独立战争结束后,面对十三个州之间互相牵制的混乱局面,华盛顿在费城召集了1787年的联邦代表大会,制定了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就任总统职位之后,华盛顿时刻将自己的总统权限放置在宪法的权力框架之内,决不越轨。在他看来,“法律和政令不被遵守,或不能得到完全贯彻,反而不如不制定它们”。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党人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采用了类似美国宪法的创制精神,否定责任内阁制,采用总统制的权力构架。1912年,孙中

14、山等人根据大纲,仿照美国的宪政制度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总统制为特征的主宪政体。但是在孙中山决定将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之后,参议院又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核心是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样做的原因是孙中山认为“未来总统之必须界诸袁世凯,故设有国务委员负责之规定,以削减其权威,而预防其专擅”。摘编自王明明华盛顿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盛顿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异同。(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上述究法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ABAAADBCACA40. (25分)【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答即可。(1)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军事斗争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管理和重视。(8分)(2)同:都受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都受到政府的管理;都形成了多种发展形式。(4分) 异:中国的市镇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更大,市镇并未推动大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英国更注重发展市镇的经济功能,市镇的专业化水平高,成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先驱,并为大型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8分)原因: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奉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