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079269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点检表(增加工艺审查).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B点检表单板名称PCB文件编号签字PCB设计PCB复审日期日期注:项目不需确认填“-”;满足要求填“Y”;不满足要求填“N”,但需在备注栏记录详细内容和原因。阶段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自查复审评审备注前期1确保产品的硬件设计输入得到确认(外形尺寸、工艺要求等)Y2确保PCB网表与原理图描述的网表一致YSMT切换评估切换需求1元器件是否为无铅设计,可承受245C+/-10C,10秒钟的高温Y2确认是否超过设备的加工范围:最大PCB尺寸为460mm400mm,最小PCB尺寸为 50mm80mm。Y3是否需要增加工艺边,工艺边的宽度应不小于5mm。单板上至少要有足够的传送带位置空间。Y4单板需要圆弧设

2、计,防止卡板。圆弧角半径为5mm。N根据实际不需要5SMT机器高度限制,选用的SMD件其PCB底部至件顶部的最大高度H须12mmY6对于波峰焊工艺,SIP、DIP的布置方向有要求,平行垂直于传送带方向。N有些元器件垂直于传送带方向,暂不完全需要平行。7基准点(mark point)设置是否正确,单元板和重要的芯片是否需要设置mark点。Y8CAD布线时应根据信号质量、电流容量以及PCB厂家的加工能力,选择合适的走线宽度及走线间距。YPCB布局拼板设计11.PCB是否采用拼板设计不做拼板22.根据PCB板的类型,确认采用V-Cut还是邮标孔。不做拼板33.板边有无mark点。不做拼板44.是否会

3、对分板造成困难。不做拼板55. 焊盘周围5mm内不应被设计V-Cut和邮标孔不做拼板外形6所有通孔插件除结构有特别要求之外,都必须放置在正面。Y7比较外形图,确认PCB所标注尺寸及公差无误,金属化孔(过孔)和非金属化孔(安装孔)定义准确Y布局8使用SMT生产,应注意阴影效应,贴片的chip料不要与较高连接器和元件靠太近Y9所有通孔插件除结构有特别要求之外,都必须放置在正面。Y10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是否已分开,信号流图经过评审Y11时钟器件布局是否合理Y12高速信号器件布局是否合理Y13IC器件的去耦电容数量及位置是否合理Y14保护器件(如TVS、PTC)的布局及相对位置是否合理Y15是否按照设

4、计规范或参考成功经验放置可能影响EMC实验的器件。如:面板的复位电路要稍靠近复位按钮Y16较重的元器件,应该布放在靠近PCB支撑点或支撑边的地方,以减少PCB的翘曲Y17对热敏感的元件(含液态介质电容、晶振)尽量远离大功率的元器件、散热器等热源Y18器件高度是否符合外形图对器件高度的要求Y19在PCB上轴向插装较高的元件,应该考虑卧式安装。留出卧放空间。并且考虑固定方式,如晶振的固定焊盘Y20金属壳体的元器件如散热器、屏蔽罩等,特别注意不要与其它元器件或印制导线相碰,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位置,正面金属壳体的投影范围内不能走线,以免短路Y21SMD放置方向应垂直于波峰焊时PCB传送方向N暂不考虑22

5、高器件之间无矮小器件,高度10mm器件之间5mm内不能放置贴片器件Y23插装器件的通孔焊盘孔径是否合适、安装孔金属化定义是否准确Y24Via hole焊盘设计不能对焊接造成影响。不能设计在焊盘上,不能与焊盘强锡。Y25表面贴装器件的焊盘宽度和长度是否合适Y要求见设计规范的附录FPCB布线EMC与可靠性1布通率是否100%Y2时钟线、差分对、高速信号线是否已满足(SI约束)要求Y包括:阻抗、网络拓扑结构、时延等,检查叠板设计,没有把握时,应咨询资深工程师3各类BUS是否已满足(SI约束)要求Y4E1、以太网、串口、工业总线、光纤等接口信号是否已满足要求YEMC设计准则、ESD设计经验5时钟线、高

6、速信号线、敏感的信号线不能出现跨越参考平面而形成大的信号回路Y关注电源、地平面出现的分割与开槽6电源、地是否能承载足够的电流(估算方法:外层铜厚1oz时1A/mm线宽,内层0.5A/mm线宽,短线电流加倍)Y最小化电源、地线的电感7芯片上的电源、地引出线从焊盘引出后就近接电源、地平面,线宽0.2mm(8mil),尽量做到0.25mm(10mil)Y8电源、地层应无孤岛、通道狭窄现象N电源平面较多通道比较狭窄9PCB上的工作地(数字地和模拟地)、保护地、静电防护与屏蔽地的设计是否合理Y没有把握时,应咨询部门可靠性、接地设计方面的专家10单点接地的位置和连接方式是否合理Y11印制线路板的走线应尽可

7、能的短,印制导线的拐弯应成圆角,而直角或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气性能;Y间距12SMD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m,插件周围0.7mm范围内不能有其它器件。Y13相邻零件且高度超过 2.7mm,零件本体需有4mm rework空间。Y14电源模块、散热器等高热器件周围3mm内不允许有信号走线。Y15不同的总线之间、干扰信号与敏感信号之间是否尽量执行了3W原则Y注意高di/dt信号16印制线路板上同时有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高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应在 3.5mmY17差分对的线间距要根据差分阻抗计算,并用规则控制Y18印刷线路板导线的宽度和间距应该符合电气要求Y要求见设计规范的

8、附录C19铜皮和线到板边推荐为大于2mm最小为0.5mmY20内层地层铜皮到板边12mm,最小为0.5mmY21内层电源边缘与内层地边缘是否尽量满足了20H原则(地层的外框要大于电源层20H)N焊盘出线22对采用回流焊的chip元器件,chip类的阻容器件应尽量做到对称出线、且与焊盘连接的cline必须具有一样的宽度。对器件封装大于0805且线宽小于0.3mm(12mil)可以不加考虑Y射频电路无法满足此条时,应先通过工艺认可23当密间距的SMT焊盘引脚需要互连时,应在焊脚外部进行连接,不允许在焊脚中间直接连接。Y24过孔元件焊盘的直径和内孔直径尺寸设计符合要求。Y同上25焊盘连接的走线较细时

9、,要将焊盘与走线之间的连接设计成水滴状。Y26线路应从SOIC、PLCC、QFP、SOT等器件的焊盘的两端引出,SMT焊盘引出的走线,尽量垂直引出,避免斜向拉线。Y过孔27钻孔的过孔孔径不应小于板厚的1/8Y28所有不测试的via hole应该用Solder Mask盖住。Y29过孔的排列不宜太密,避免引起电源、地平面大范围断裂Y30在回流焊面,过孔不能设计在焊盘上。(正常开窗的过孔与焊盘的间距应大于0.5mm(20mil),绿油覆盖的过孔与焊盘的间距应大于0.15mm(6mil),方法:将SameNetDRC打开,查DRC,然后关闭SameNetDRC)Y禁布区31金属壳体器件和散热器件下,

10、不应有可能引起短路的走线、铜皮和过孔Y32安装螺钉或垫圈的周围不应有可能引起短路的走线、铜皮和过孔Y33螺钉孔、铆钉、自攻螺丝的禁布区范围:M2螺钉,禁布区直径为7.1mm;M5螺钉,禁布区直径为12mm。Y大面积铜箔34若Top、bottom上的大面积铜箔,如无特殊的需要,应用网格铜单板用斜网,背板用正交网,线宽0.3mm(12mil)、间距0.5mm(20mil)N四层板不在表面覆铜箔35大面积铜箔区的元件焊盘,应设计成花焊盘,以免虚焊;有电流要求时,则先考虑加宽花焊盘的筋,再考虑全连接36大面积布铜时,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没有网络连接的死铜(孤岛)Y37为了避免波峰焊接时铜面起泡和受热后因热

11、应力作用PCB板弯曲,大铜面上建议铺设成网格形式。N四层板,不在Top和Bottom层表面覆铜测试点38各种电源、地的测试点是否足够N采用LED指示灯,未加测试点39测试点是否已达最大限度N采用LED指示灯,未加测试点40TestVia、TestPin的间距设置是否足够N采用LED指示灯,未加测试点41测试点的大小、间距、走线是否无误。如测试点为drill hole 考虑背面是否有芯片会受到影响。N采用LED指示灯,未加测试点丝印42PCB要有公司名称、文件号及版本标识NSieyuan,SYX.XXX.XXX,Ver: X.XX43PCB丝印是否清晰、准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Y要求见设计规范的附

12、录E44条码框下面应避免有连线和过孔;PCB板名和版本位置丝印是否放置,其下是否有未塞的过孔Y无法避免时条码框下面可以有连线和直径小于0.5mm过孔45器件位号是否遗漏,位置是否能正确标识器件Y46所有零件皆须有文字框, 其文字框外缘不可互相接触、重迭. 零件标示极性后文字框或标识要明显且外缘不可互相接触、重迭.Y要求见设计规范的附录A47打开阻焊,检查字符、器件的1脚标志、极性标志、方向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同一层字符的方向是否只有两个:向上、向左)Y48背板是否正确标识了槽位名、槽位号、端口名称、护套方向出加工文件孔图1加工技术要求的PCB板厚、层数、丝印的颜色、翘曲度,以及其他技术说明是否正确2叠板图的层名、叠板顺序、介质厚度、铜箔厚度是否正确;是否要求作阻抗控制,描述是否准确。叠板图的层名与其光绘文件名是否一致加工技术要求3孔表和钻孔文件是否最新(改动孔时,必须重新生成)4孔表中是否有异常的孔径,压接件的孔径是否正确文件齐套1PCB文件:产品型号规格-单板名称-版本号.*2PCB加工文件:PCB编码.zip(含各层的光绘文件、光圈表、钻孔文件及nctape.log)391-92总包文件名:产品型号规格-单板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