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07445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试卷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济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语言文字应用第一次月考测试(学生版)测试范围第一、二、三课命题原创:沈丁飞一、语言素养(42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度假忖度蒙骗蒙头转向咀嚼味同嚼蜡B蹊跷蹊径商贾直言贾祸偏裨无裨于事C苑囿埋怨扁舟翩跹起舞匮乏功亏一篑D悔恨晦涩殉职徇私舞弊反诘佶屈聱牙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白晰黏合剂望而怯步久旱逢甘霖B厮杀录相带词不达义惺惺惜惺惺C毗邻试验田一如继往时事造英雄D炮制荧光屏坐阵指挥桃李满天下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走过最东边的后门,我们便进入了卢浮宫的方形广场。即便是门框(

2、kung)和门洞,都展现着由能工巧匠们精心雕刻的塑像和花纹,而进入方形广场后看到的美仑美奂的建筑风格则更让人留连忘返。B产品主线的长期优势地位丧失是多元化带来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但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确实难有两全齐美之策,海尔集团也只能按捺(n)住这种变化带来的焦急,再图作为。C天生俊雅的精灵和生性鲁莽的矮人互相排斥得一塌糊涂,势成水火,而佩尔和温格却对矮人多加偏袒,认为他们的到来增强了抵抗异形的军事能力,愿意用暂时生活的拮据(j)来换取未来地球人的解放。D沉默意味着获得了一种不可多得的质量,但是谁能够赋予我们这样的质量呢?我们已经被某种欲望所裹挟(xi),被众多聒躁的声音围困,甚至无法在自己曾经

3、选择好的空地沉默坐上一会儿。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其实作为军队作家都有一种难以的情结,军事生活总是让他们那样魂绕梦牵。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在上海碰撞,新旧事物相互,缔造出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一些医生受效益驱动,私开处方,抬高药价,损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这些医生名气有多大,也要把他们从医院清理出去。A消释交融因而/不管B消失交织进而/不管C消释交融因而/尽管D消失交织进而/尽管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现代教育理念更关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如何合作、如何探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2)消费者向消协,一些商家以打折为诱饵,设下陷阱,

4、坑害顾客。(3)2005年10月1日,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人们把他视为“20世纪的良知符号”加以崇敬和怀念,正如人们赞美鲁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是民族性格的标志。A终生反映既/也B终身反映不仅/更C终身反应既/也D终生反应不仅/更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能给招聘公司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北京大学研究生张靓花巨资买服装自我装扮了一番。她买“装备”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周内有20多个同学来向她借衣服。B在审题环节上不下工夫,写起来必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在审题上要舍得花工夫才行。C判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死刑,并不能从根本上制止伊拉

5、克的动乱局面。对于解决美国发动伊战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这样做也只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D特大型工程的总指挥应该纵览全局,总体考虑、设计、规划和管理,不应该总是具体地去做些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小事。7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画线处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D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自取其咎)8下列各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B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C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增长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是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D特大自然灾害后,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免遭破坏,已成为政府领导深切忧虑的问题。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A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来,我长年埋身书房,在山中呆得久了,已“不识”这苦读生涯的“真

7、面目”了。B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然后告诉学生早恋并不可怕每一个正常发育的人都可能遇到,最后劝戒学生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C在普通的思维中,有这样一种定势:名人推崇赞赏的东西,也一定是名东西,质量、性能也一定过硬,无需去怀疑、等待、考验,这就是崇拜权威的心理。D将电源开关置于开的位置,接通电源,这时指示灯应该亮,如果指示灯不亮,应该检查仪器背面的保险丝是否烧断。10下列对联,最不适合用于校庆的一联是:贵客盈门皆欢笑,共赏百年佳绩;嘉宾满座齐畅谈,同庆不尽辉煌。胜友如云,举隆仪,同聚庆功会,不亦乐乎;涉园成趣,挥彩笔,再描育才图,诚为壮哉。风声、雨

8、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百八十年辛苦耕耘迎来满园桃李艳;六万五千日呕心教诲输送全国桑梓英。11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慈者,爱的意思,古书中说:。在家者,为之慈母、慈父、慈子;在外者,则为之慈善。我们不可能只待在狭小的家里,我们都需要推开家门走到外回去,。爱和善,就是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繁衍着人类的牛存,绵延着爱的滋润。A亲爱利子为慈,恻隐怜人为慈在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别人播撒爱和善B亲爱利子为慈,恻隐怜人为慈我们在为别人播撒爱和善的同时,也获得别人为我们播撒的爱和善C恻隐怜人为慈,亲爱利子为慈在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的同时,

9、我们也需要为别人播撤爱和善D恻隐降人为慈,亲爱利于为慈我们在为别人播撤爱和善的同时,也获得别人为我们播撤的爱和善12下面这首题为一个七月的黄昏题李清照的短诗,其第(二)节六个句子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二)一个七月的黄昏一抹淡淡的忧伤暮色镀亮弯弯的荷塘黄昏的衣裳温婉的女子依窗从指间划过的是低低吟唱一抹淡淡的残阳西阁楼上慵懒的书卷和时光的泪痕呀沾湿了一抹淡淡的残阳从指间划过ABCD13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真诚的友谊是最坚韧的脊梁,贴心的关怀是最温暖的胸膛。B人的生命恰似长河奔流,不遇到凶禽猛兽,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C午夜梦回,促织声起伏入耳,尖尖似针,针针扎在游子乡

10、愁的心上。D彩虹,在喷泉中起舞,温柔地顾盼行人,用七彩的目光网住了游人的心。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通常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与郭沫若、茅盾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巨匠。B.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他们是世界文学史上四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C.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D.长恨歌琵琶行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诗,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分别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马致远、孔尚任的作品。二、诗风词韵(

11、26分)15根据下列各句提供的情景,在空缺处补写出合适的名句。(15分)(1)借水写愁,状无形之情如在目前,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大本领,比如李煜虞美人中就用“,”两句诗,将自己的亡国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2)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后世常用来比作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这与韩愈师说中的“是故,”有异曲同工之妙。(3)灵感有时真是不可捉摸,当你苦苦追寻时它却并不露面,而当你停止时,它却突然造访你,因此那种“,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的苦恼和喜悦,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体会到。(4)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两句14个

12、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5)联想是诗歌的一种主要的艺术手法,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苏轼赤壁赋中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通过音乐引起的视觉想像。“露从今夜白,”,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1619题目。(11分)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6这两首诗的体裁就唐诗格律而言,都属于体诗中的,就题材而言,都属于诗,就结构而言,都运用了的手法,就具体内容而言,都涉及了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的故事(限4字)。(4分)17这两首诗在时态变化各有什么特点?(2分)18这两首诗都使用了“只今惟有”四个字,表达了诗人相同的情感,试体会其中的情感意味。(1分)19选出对这两首诗的写作动机理解最正确的两项()()(4分)A缅怀历史,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景仰、赞美、向往之情。B借古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