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word课堂达标练 .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07026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word课堂达标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word课堂达标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word课堂达标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word课堂达标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word课堂达标练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伴你行】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4.3牛顿第二定律课堂达标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1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答案:CD解析: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但物体的质量由物体本身决定,与受力无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是由和它相互作用的物体

2、共同产生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故排除选项A、B,选项C、D正确2关于力的单位“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这个规定确定的B“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取k1时确定的C1 N就是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D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答案:BC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1、m1 kg、a1 m/s2时的力叫做“一个单位的力”,即1 kgm/s2的力叫做1牛顿,用符号“1 N”表示,故选项B、C正确,A错误地面附近

3、的重力加速度g约为9.8 m/s2,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地面附近1 kg的物体重力约为9.8 N,并不是规定的,故选项D正确3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Aa和v都始终增大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质点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他各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质点受到的合力不断增大且合力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加速度不断

4、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当这个力减小为零时,质点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当这个力又沿原方向逐渐恢复的过程,质点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质点开始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当这个力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时,质点受到的合力为零,加速度减小到零,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C正确4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受到一个水平推力F130 N时,其加速度为1 m/s2,当受到的水平推力变为F260 N时,其加速度为()A6 m/s2 B4 m/s2 C3 m/s2 D2 m/s2答案:B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滑动摩擦力,设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第一种情况:F1fma1,得

5、fF1a130 N101 N20 N第二种情况:F2fma2,得a2 m/s24 m/s2.5. 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答案:0.5 m/s2解析: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正交分解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利用Fma求解加速度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把力F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由平衡条件得在水平方向:Fcos 37Ffma在竖直方向:FNFsin 37mg又FfFN由解得a0.5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