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068915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5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一部分七下伤仲永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晚年被封为荆国公 因此世人称他为王荆公 因为他是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省 人 所以又自号临川先生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时期 做过丞相 曾经主持变法改革 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同时他也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是文学史上 唐宋八大家 之一 王安石的散文 笔力雄健 语言简练明快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 一种短小的散文 讲述了方仲永从一个 神童 沦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借事喻理 言简意深 伤仲永 1 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通 攀 牵 引 2 古今异义 一词语积累 知识归纳 3 一词多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 从事 传一乡秀才观之 传送 传递 传不习乎 论语 老师传

2、授的知识 余闻之也久 听 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 名声 父利其然也 这样 泯然众人矣 夫子喟然叹曰 论语 的样子 就 传 闻 然 于舅家见之 在 贤于材人远矣 比 环谒于邑人 到 并自为其名 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 其诗以养父母 这 稍稍宾客其父 他的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作为 卒之为众人 成为 于 自 其 为 4 词类活用父异焉 异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 为异 对 感到诧异 邑人奇之 奇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 为奇 认为 是不寻常的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名词用作动词 以宾客之礼相待 父利其然也 利 名词意动用法 以 为利 认为 有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 名词用作状语 每天 1 主旨感情

3、本文通过叙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 却因其父 不使学 而最终 泯然众人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 受于人者不至 借事说理 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 结构梳理 二课文理解 叙事 仲永发展的三个阶段议论 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生五年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天资过人 十二三 不能称前时之闻 才智衰退 又七年 泯然众人矣 才智枯竭 3 内容精析 1 本文通过记叙方仲永由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到后来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阐明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成才的重要性的道理 这种叙议结合 就事说理的好处是 以真实生动的事例说明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既令人信服 又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思考 2 安排材料 详略得当 课文详写

4、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略写父亲的贪利之举导致他才能衰退 并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 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使文章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3 先扬后抑 跌宕多姿 文中先写幼年时方仲永天资聪颖 才思敏捷 这是扬 再写方仲永其父 利其然 不使学 为下文埋下伏笔 这是 抑 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表明作者对 不使学 不让有天赋的人 受于人 这一错误做法的否定 批判的态度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 语言精当 言简意丰 例如写幼年方仲永的表现时 用 忽 即 立 三个副词 使一个天资非凡 文思敏捷的 神童 形象跃然纸上 写其父行为时 用一 利 字提示出他贪图钱财 目光短浅的特点 用 环谒 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他贪则自得

5、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笔墨凝练 言简意丰 5 方仲永最后变得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 乡邻的 或以钱币乞之 其二 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不使学 其三 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 铺垫 交代仲永 世隶耕 的身世 既衬托了仲永的天资非凡 又为下文其父的 不使学 作铺垫 中考真题 伤仲永 宋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一文言文阅读 2015成都 余闻之也久

6、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 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世隶耕 隶 属于 B 父利其然也 利 认为 有利 C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通 攀 牵 引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称赞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真无马邪B 或以钱币乞之 以刀劈狼首C 贤于材人远矣 能谤讥于市朝D 卒之为众人 将军岂愿见之乎 D B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叙写 神童 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 泯然众人 的故事 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 B 全文叙事简约 如第二段中一 闻 一 见 一 问 寥寥数语 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 C 善用对比 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 全文主要通过 材人 与 众人 的对比 突出了 不受之人 的严重后果 D 作者在叙事 C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2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仲永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就向邻居那里借来了书具给仲永 方仲永的通达聪慧 是先天得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