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06888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 第9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word创新演练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9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定应用创新演练 教科版必修11下列关于计数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是相等的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是相等的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解析:使用计数点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的方便而引入的,但它是从实际打出来的点中选出来的,由于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所以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即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答案:C2.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所打的一系列点,如图195所示,各相邻的计

2、数点的距离分别为x、x、x,则下面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图195AxxaT2Bxx2aT2Cxxxx Dxx解析: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即xaT2。对应于该题有xxxxaT2,而xxxxxx2aT2。所以A、B、C均正确,只有D错。答案:D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B坐标轴单位长度越小越好C开始打点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解析:实验中调节滑轮的高度,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所以A项对;要适当地选取坐

3、标轴的单位长度,使图像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B错;开始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这样可以使实验效果更好,所以C项对;钩码的质量要适中,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使纸带上打出的点不太密又不太少,D错。答案:AC4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一种_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这两种仪器打点的时间间隔都为_ s。某次实验时,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某同学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打点的先后次序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196所示,请根据给

4、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图196(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 m/s2。解析: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电源频率为50 Hz时,打点间隔为0.02 s。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应为常数,即x2x1aT2,x5x23aT2。由图中数据:x2x136.0 mm30.0 mm6.0 mm,B段:x5x248.1 mm36.00 mm12.1 mm,C段:x5x254.0 mm36.00 mm18.0 mm,D段:x5x260.2 mm36.00 mm24.2 mm,可见只有C段的x5x23aT2,所

5、以从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C段。a m/s20.6 m/s2。答案:计时0.02(1)C(2)0.6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97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1)由图读出三个计数点1、3、5到0点的距离填入下边表格中。距离d1d2d3测量值/cm图197(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 m/s2。(结果保留

6、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从题图中可读得计数点1、3、5的刻度值x11.20 cm,x35.40 cm,x512.00 cm,则d1x1x01.20 cm,d2x3x05.40 cm,d3x5x012.00 cm。(2)每相隔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0.02 s0.1 sv2102 m/s0.210 m/s。(3)1、3计数点间距为xx3x14.20 cm3、5计数点间距为xx5x36.60 cm1、3(或3、5)之间T2T0.2 s由xxaT2有a102 m/s20.600 m/s2。答案:(1)1.205.4012.00(2)0.210(3)0.6006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

7、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198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 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m/s,v40.18 m/s,v5_m/s。在图199中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保留描点痕迹)。图198图199解析:如题图所示,x2x30.12 m,则v3 m/s0.12 m/s,又x4x50.24 m,则v5 m/s0.24 m/s。其vt图像如图所示。答案:0.120.24vt图像见解析7做变速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

8、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1910所示,每一段纸带的一端与x轴相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图1910(1)在本实验中,小车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存在某种关系,请你仔细研究图1910,找出这一关系;(2)请画出小车的vt图像;(3)根据图像求出其加速度。解析:(1)横坐标中的1、2、3、4、5、6分别表示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0.1 s内的6段纸带,而纵坐标表示小车的位移大小,分别设为x1、x2、x6,仔细观察可得:x2x18 mm,x3x27 mm,x4x38 mm,x5x48 mm,x6x58 mm。可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都是相等的。(2)设想将这6段纸带连接起来,并将每段纸带的上端作为计数点的位置,分别为A、B、C、D、E、F,则:A点的速度vA m/s0.265 m/s,同理可求得vB0.340 m/s,vC0.415 m/s,vD0.495 m/s,vE0.575 m/s。在vt图像中描出A、B、C、D、E各点,描绘得到直线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其加速度约为0.78 m/s2。答案: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