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6495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吆喝》教案鲁教版五四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吆喝教材分析:吆喝是作家萧乾以地道的北京口语,介绍了旧北京街头小商小贩的各种叫卖吆喝声,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了愉悦和怀想,能使人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的情趣。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学习有条不紊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2、揣摩、品味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3、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文意,品味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研讨法教具:电子白板 课件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广告和吆喝声音材料,导入课文。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2、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对,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学生交流各自所搜集到的本地的吆喝声。)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地的吆喝都有所不同,那么老北京的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跟着作者一起感受老北京吆喝的艺术魅力。(课件播放老北京的吆喝声,教师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a字词注音:吆喝 he 招徕li 铁铉xun 行当dng 囿于yu 隔阂h 钹b 秫秸 shjib解词囿于 隔阂c、作者简介萧乾,原

3、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译著好兵帅克、尤利西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那一段是总写?(1)先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介绍:大清早白天到了夜晚 再按“一年四季”顺序介绍:春、夏、秋、冬。(2)第四段是总写2、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哪些内容?(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时运

4、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点拨)吆喝所代表的经营品种(510段);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11段);吆喝的声调(12段);吆喝的音韵节奏(13段)等。四、再读课文,研读探究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明确要点:因为各种的吆喝声实在太多,没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写其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介绍,主题更突出。2.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3、请同学们找出语段中有关衔接过渡的句子,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

5、,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复习作品中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掌握过渡这种结构方式的作用。)五、朗读课文,品味语言1、请学生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并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2、这么多的吆喝声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3、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概括出老北京吆喝的特点。明确:1、如:a“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b

6、“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c“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2、a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b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c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 等等。“喝了蜜的大柿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说明柿子的甜;“萝卜赛过梨”用了对比的修

7、辞手法来突出萝卜的嫩。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老北京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可以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3、老北京吆喝的特点(1)以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吆喝,多用儿话音,有的押韵,有的采用修辞。(2)吆喝词有的直呼其名,有的告诉“制作过程”,有的体现“原料价格”,还有的告诉我们“口味 、形状”。六、体味情感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七、课堂小结生活中从来都不缺

8、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律,是一种应当被记载在史册中的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将深深地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八、拓展延伸 1、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 吆喝还有没有作用?作业设计必做:正规书写课后词语3遍选做: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广告,编写一段吆喝,最好能体现出“龙口味儿”。附板书:顺序:早晚、四季吆 喝 愉悦、怀想 萧乾 内容:经营品种 声调 音韵节奏 地道的北京口语课后反思:教学设

9、计上,主要是通过问题的创设和解决,引导学生对原有的情感体验加以重构,从而更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是注意了问题的序列性,由浅入深形成内在的呼应。二是强调了理解性,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是突出问题性,利用课文的相关矛盾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解决矛盾,形成新的认知。教学中,也许教者过于严肃,或者听课教师较多,学生不太活跃,影响了学习气氛,但是学习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学生对主题的认识较到位,感受到了萧乾对老北京城的吆喝的特有情感。另外,最后一个环节也反映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足的是,教者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尚不够,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尚不够充分。这些都有待以后在教学中逐步改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