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06385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一 春秋战国时期 向封建社会过渡二 明清民国时期 向资本主义过渡三 新中国初期 向社会主义过渡四 改革开放时期 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 一 春秋战国时期 向封建社会过渡1 方式 战国百年变法运动 典型是秦国商鞅变法 2 结果 战国后期和秦汉初期中国基本确立起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 过渡表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建设性 半殖民地 是从主权独立社会向殖民地发展 是历史的沉沦 但这个过渡没有完成 中国最终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 所以半殖民地的另一半含义是半独立 半殖民地 引发民族矛盾和民族革命 革命目标是反对列强侵略者 实现民族

2、独立 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半封建 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是历史的进步 但这个过程也没有完成 中国最终没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半封建社会的另一半含义是半资本主义 半封建 引发阶级矛盾和民主革命 革命目标是反封建 实现现代化 殖民侵略的建设性 二 明清 民国时期 向资本主义过渡1 方式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被动转型 向西方学习 救亡爱国2 结果 没有完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 表现 明清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在技术 作物 耕地等方面的发展 手工业在私营 产值方面的发展 商业在白银 市镇 市场等方面繁荣 明朝中叶后 1500年后 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 明清思想

3、批判 明清小说体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西学东渐开端 经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地区出现民族企业 甲午战后初步发展 一战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快速发展 政治 戊戌变法追求君主立宪 清朝新政立宪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颁布约法 国民政府特征 文化 向西方学习思潮 洋务派教育改革 立宪共和思潮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与社会礼仪的近代化 三 新中国初期 向社会主义过渡1 方式 三大改造 制定宪法和政治建设2 结果 1956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 表现 1940年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革命的若干问题 三大纲领 1949年新政协会议 共同纲领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三大政治制度 制定过渡时

4、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实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 1954年颁布宪法 四 改革开放时期 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1 方式 改革开放 思想解放2 结果 初步确立3 表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转移工作重心 决定改革开放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入世等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 2 经济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 3 生产组织形式 个体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分工简单 男耕女织 农业与手工业结合 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的优点有三 生活比较稳定 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小农经济局限有三 脆弱 劳苦 不利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 4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5 租佃关系日趋普及化 经济转型的表现 商品经济与工业化 1 自给封闭 市场开放 2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3 手工工场 工厂与垄断组织 4 分散孤立 世界市场 参照中外比较专题表1 3 西方国家经济转型的特点1 生产力迅速发展 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2 伴随着对落后的农业国家和自然界的征服与破坏 3 建立起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 政治文明 思想文明 两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