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63349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历史朝代一览表: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朝代起讫年代都城开国皇帝朝代起讫年代都城开国皇帝夏约公元前21世纪启晋西晋265-316年洛阳晋武帝司马炎商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东晋317-420年建康晋元帝司马睿周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镐京周武王姬发十六国304-439年东周前770-256年洛邑周平王南朝宋420-479年建康宋武帝刘裕东周春秋前770-476年齐479-502年建康齐高帝萧道成战国前475-2

2、21年梁502-557年建康梁武帝萧衍秦朝前221-207年咸阳始皇帝嬴政陈557-589年建康陈武帝陈霸先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汉高祖刘邦北朝北魏386-534年平城魏道武帝拓跋珪新朝9-23年王莽洛阳魏孝文帝拓跋宏东汉25-220年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东魏534-550年邺魏孝静帝元善见三国魏220-265年洛阳魏文帝曹丕西魏535-556年长安魏文帝元宝炬蜀汉221-263年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北齐550-577年邺齐文宣帝高洋吴222-280年建业吴大帝孙权北周557-581年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一、史前时期(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是我国境内

3、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使用“旧石器”(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从事狩猎和采集,会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和驱吓野兽。3.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会人工取火。(二)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种植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2.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多年,今浙江余姚河姆渡镇,使用“新石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采集和渔猎,制作陶器,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3.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今陕西西安半坡村,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和蔬菜

4、,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家禽,纺织麻布,制作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三)远古祖先的传说1.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还发明了陶器和医药。“神农尝百草”2.黄帝:姓姬,名轩辕,发明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事物的用具,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安排农事和生活。3.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子孙4.黄帝和炎帝:阪泉之战,黄帝胜;黄炎联盟和蚩尤:涿鹿之战,黄炎联盟胜。黄炎联盟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5.禅让制:部落首领民主推选。 表现:尧舜禹。6.大禹治水:疏导方法。 三过家门而不入 北川大禹故里补充:传说和史实

5、的区别:近代科学思想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了的某些“历史资料”记载的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把尚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时代的文献资料称作“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迹叫做“传说”。“传说”和“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二、夏、商、周时期(一)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最后一个王夏桀:残暴统治。2.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在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最后一个王纣

6、王,残暴统治。3.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反戈一击),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分封制:(1)对象:周王自己的子弟、亲属,以及一些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2)封国:共71个,重要封国有鲁、齐、燕、晋、宋等国,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诸侯)。(3)权力: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4)义务: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承担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5)作用:捍卫着周王朝的安宁,有效地管理和开发所辖地区。(6)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烽火戏诸侯(7)东周建立:

7、公元前700年,周平王迁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二)春秋争霸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齐桓公首霸:任用管仲为相,尊王攘夷,葵丘称霸。3.晋楚争霸: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退避三舍);邲之战,楚庄王称霸(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4.吴越争霸: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称霸中原;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三)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注意:顺逆时针3.著名战役:“围魏救赵”孙膑、即墨之战4.合纵:“合众弱以攻

8、一强”苏秦;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四)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1.背景: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商鞅来秦。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徙木立信3.内容: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4.意义: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长平之战5.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向前发展。6.都江堰:蜀郡守李冰,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郑国渠(五)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1.青铜时代:夏、商、

9、西周时期。2.青铜代表: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四羊方尊(湖南);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和青铜树(四川广汉三星堆)3.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金文: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六)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百家争鸣:各学派围绕治国方略、统一方式、天人关系等重要问题彼此批评,相互论辩,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和兵家。1.儒家学派 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仁”,“仁者,爱人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以德治国。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整编教材:诗、书和春秋 记录孔子言行:论语(2)孟子:战国时期,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3)荀子:战国时期,主张: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论学者。2.道家学派 西汉初年(1)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道德经思想主张:朴素的辩证因素;“小国寡民”。 评价:思想比较消极。(2)庄子:战国时期,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无为而治。3.兵家学派(1)孙武:春秋末期,著作:孙子兵法,尊称为“兵圣”。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2)孙膑:战国时期,著作:孙膑兵法。4.墨家学派 和谐社会 墨子:春秋战国之际,主张:“兼爱”;“非攻”。5.法家学派 秦朝 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批判儒学和墨学。三、秦汉时期(一)秦朝的统一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全国,以咸阳为都城,建立秦朝。2.秦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3.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皇帝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在中央

12、,中央管制:设置“三公”(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全国通用字体小篆,后来隶书逐渐流行起来。(4)建立全国道路网:以咸阳为中心,以驰道和直道为主干道。(5)民族关系:北筑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南修灵渠。4.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怕的共同愿望;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陈胜、吴广起义1.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原因(秦王的暴政)思想专制

13、,“焚书坑儒”(实质: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负担沉重,赋税、兵役、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割鼻、斩脚、处死;直接原因(秦二世的昏庸残暴)指鹿为马。2.陈胜、吴广的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4.刘邦:公元前207年,刘邦逼近咸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5.楚汉战争:一夫当关 四面楚歌(三)西汉的兴盛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刘邦治国: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上,实行分封,推行郡国并行制。3.文景之治:(1)原因(继续实行休

14、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奖励农耕;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废除了一些酷刑;提倡节俭。(2)表现: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人给家足、国家富裕的繁荣景象,史称“文景之治”。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新设一批郡县,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河西走廊、海南岛、西南夷);(2)思想文化上,实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核心思想:万物要一统于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加强礼制建设,重视儒学,重用儒生,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在长安兴办太学。(3)军事上,大力扩建军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有才干的将领,征战四方,打败匈奴,开疆拓地。(4)经济上,整理财政。 五铢钱(四)张骞出使西域1.西域:狭义,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今新疆境内);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目的: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时间: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目的:为了联络乌孙国进攻匈奴。(2)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4.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陆上贸易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