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06004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光现象》word单元测试3 .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光现象测试题 一、填空题1、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m,像到人的距离是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m,像到镜的距离是_m,镜中的像以 的 _速度远离人。2、太阳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 。3、如图2所示,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可以判定 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角 是反射角,角 是折射角,界面的 侧是空气。4、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_现象而成的,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像和物体的大小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

2、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6、在真空中光沿直线传播,传播速度为 m/s,太阳从太阳照到地球上约需500s,则地球与太阳相距 m7、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_度时,反射角变为 。 8、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会发生光的_现象和_现象。当逐渐减小入射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_。9、射击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 。10、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往 (填“上”或“下”)叉,这是因为光从 到 发生了折射;某人在水中看河岸上的树时,看到的树要比实际的位置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光从 到 发生了折射。1

3、1、电影银幕常用粗糙的白色布制成,表面粗糙能使光发生 反射,白布则能反射 ,是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各种颜色的画面。二、 选择题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决定于( )A镜面大小 B物体大小C观察的角度 D物体与镜面距离2、油漆的黑板会发生“反光”现象,使坐在教室边排的同学看不清上面的字,原因是( )A黑板发生镜面反射B黑板发生漫反射C黑板上的字发生了镜 D黑板对光不反射3、一束入射光线沿与镜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如果使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使光线向镜面偏转30角 B.使光线向镜面偏转60角C.使镜面向与光线夹角较小的方向偏转30角 D.使镜面向与光线夹角较

4、大的方向偏转120角4、下面四上例子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B、小孔成像 C、灯光下人的影子 D、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5、照到平面镜上的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的,那么,它们的反射光线应是 ( ) A会聚的 B发散的 C平行的 D无法判断6、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眼睛能发光7、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A正立的实像 B正立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8、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 )A

5、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9、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若通过平面镜观看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A、4m B、3m C、2m D、1m10、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 速度单位 B. 时间单位 C. 长度单位 D. 质量单位11、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 不变 C.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13、甲站在没过腰的水中,乙在水面上和水面下观察甲时,分别感到( ) A、 水下部

6、分变长,水上部分长度不变 B、 水下部分变短,水上部分长度不变C、 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水上部分变长 D、 水上、水下部分的长度都不变14、如图1所示,一支铅笔与水平面成30角斜放,A端接触一平面镜,要使铅笔在镜里的像与铅笔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15 B、30 C、60 D、7515、图2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钟表时针和分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8时20分 B、4时20分 C、3时40分 D、8时40分1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的原理,光在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来解释.

7、3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_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是”“不”)在反射时光路_.4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_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_度.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7用久了的黑板发生“反光”现象,我们就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我们能够看清物理课本上的字是因为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 );小明用镜子晃小红的眼睛是太阳光射到镜子上发生了(

8、) 8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汽车的观后镜用( )潜望镜需用( )手电筒的“反光碗”实际上是( ) 9传说人类曾有以水为镜的历史,但在江河池水中看像,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大约四千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磨光的铜面看像并由此产生了铜镜,铜镜在我国用了三千多年,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玻璃镜代替,“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里潭面就是( )镜,“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的镜是指( )镜。 10水中的鱼看岸 上的人,看起来将觉得比实际的人( )(选填“高大些”“矮小些”“不变”),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的缘故。 11海市蜃楼是一种由( )产生

9、的现象。 阳光的光谱中,靠近红色光的不可见光是( );靠近紫色光的不可见光是( )。13、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m,像到人的距离是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m,像到镜的距离是_m,镜中的像以 的 _速度远离人。14、太阳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 。15、如图2所示,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可以判定 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角 是反射角,角 是折射角,界面的 侧是空气。16、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_现象而成的,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像和物体的大小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它们到

10、镜面的距离_。1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18、在真空中光沿直线传播,传播速度为 m/s,太阳从太阳照到地球上约需500s,则地球与太阳相距 m19、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_度时,反射角变为 。 20、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会发生光的_现象和_现象。当逐渐减小入射角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_。21、射击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 。22、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往 (填“上”或“下”)叉,这是因为光从 到 发生了折射;某人在水中看河岸上的树时,看到的树

11、要比实际的位置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光从 到 发生了折射判断题:1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利用它可以混合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2.光和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要大( )。 3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 4.“光路可逆”就是说光可以任意地来回传播。( ) 5.小红穿着灰衣服站在太阳下,一点也不耀眼,这说明没有发生光的反射。( ) 6树木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与在水中的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7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不同的介质中。( ) 8太阳光中有人眼看得见的可见光,也包含人眼看不见的光。( )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是关于水面对称的。( ) 10.雨夜的路灯周围有一圈圈彩色光环包围着,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