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 格林尼治的中国留学生素材(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052848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知识 格林尼治的中国留学生素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历史知识 格林尼治的中国留学生素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知识 格林尼治的中国留学生素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知识 格林尼治的中国留学生素材(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格林尼治的中国留学生提及“格林尼治”这个地名,是我们从中学地理教科书上耳熟能详的地方,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以此计算地球上的经度。以格林尼治为世界时区的起点,本初子午线从天文台的院子里穿过,把地球虚拟地划分为东西两半。格林尼治同样以其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闻名。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英国的逐渐崛起,成为海上霸主,1873年英国创办了皇家海军学院。1877年5月11日,清政府向英国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共12人,在留日监督李凤苞、日意格率领下抵达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立即与英国外交部联系,安排他们的学习和实训,这批学生,是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入学的中国第一批院校培养的职业军

2、人,也是南洋大臣沈葆桢、李鸿章积极推动的中国海军发展规划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刚起步。洋务运动的领导人,开始意识到西洋的坚船利炮、工业化制造业和铁路运输是清政府未来生存必须仿效的主要内容。从60年代起,兴办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建船政局、兴办船政学堂,培养海军军官和造船工程师。中国年轻的海军军官,漂洋过海,来到了伦敦。1877年9月,英方同意中国学生参加皇军海军学院入学考试,严复、方伯谦、何心川、林永升、叶祖珪、萨镇冰等六人顺利通过,他们踏进了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海军学院。中国与英国教育的首次结缘,是在海军院校。中国派往英国的第一批正式留学生,是海军留学生。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3、,为他们创造了极其优渥的条件。李鸿章视这些留英的海军军官为自己的子侄,对将来回国后的安排使用,也都早已反复谋划多次。郭嵩焘日记中记载了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皇家海军学院的学习和生活。1878年2月,留学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的六位中国留学生给郭嵩焘拜年。严复谈话最畅,与郭嵩焘成为忘年之交。中国传统的读书人喜欢四体不勤地待在书斋里,投身海军者,除了在驾驶室指挥行船之外,还要学会在暴风雨中爬上桅杆装卸帆缆。1878年5月,郭嵩焘与留学生监督李凤苞一起,参观海军学院。他先后到严复、方伯谦、叶祖珪等人的宿舍,又在英国海军大臣舍得威尔陪同下游览校区。英国的皇家学院一直保持着贵族化的作风。一代年轻的中国军官,曾经受到

4、最好的海军教育。严复是第一批中国留英学生中唯一在皇家学院读书两年,却未上军舰实习的人。与严复一起来英国留学的中国同学,其中有六位后来以舰长的身份参加了甲午黄海大战(定远舰刘步蟾、镇远舰林泰曾、济远舰方伯谦、经远号林永升、靖远舰叶祖珪、超勇舰黄建勋)。作为第一批海军留学生,他们身上延续着英国的海军传统,远不仅仅是贵族的生活源头,而是为国家现身的勇气、责任和战胜对手所必需的信心、战术和整体作战能力。中国的海军学生从福建马尾起步,在格林尼治深造,他们的见识阅历,大大优于同时代的同胞,一点也不比当时日本海军军官差。有材料说,伊藤博文是严复在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的同学,这个说法显然存在漏洞。伊藤博文根本不曾学习海军,在当年,英国向中国海军开放格林尼治时,却没有同时向日本海军留学生开放。东乡平八郎等日后的海军名将,只能进入训练商船驾驶人员的泰晤士海校。甲午战争的失败至今令国人扼腕,在传统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帝国中,强行植入近代工业体制下形成的舰队,在物质基础、组织结构和思想意识方面,都要经历漫长艰难的磨合。甲午给国人带来的教训,只有在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得以近代化,才能实现军事上的近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