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坏环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04742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破坏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不破坏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不破坏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不破坏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不破坏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破坏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破坏环境(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索 主讲人 赵海峰 上帝造就了大狗和小狗 大狗叫 小狗也叫 小狗不会因为大狗叫而不叫 契诃夫 一 就业问题的成因和表现 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复杂 农民工就业 城镇人员就业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叠加在一起 难以找到一副 立竿见影 的良药 迅速地解决所有问题 1 历史原因 人口基数大 劳动力供给过剩2 制度创新效应 隐性失业 显性化3 发展性因素 资本 技术对劳动的替代4 供求匹配原因 供大于求 与 求大于供 并存 1 劳动力供给过剩 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 市场需求不足使得失业率上升 劳动力结构失调 熟练技术工人和高端服务业人才等供应不足 建国以来解决劳动力过剩

2、问题的经验 限制城乡流动 上山下乡等 不再有效 2 制度创新 隐性失业 显性化 砸碎铁饭碗 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劳动者 劳动者可以选择就业单位 成功解决冗员问题 也造成了 隐形失业 的显性化 3 资本 技术对劳动的替代 发展资本 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升级会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需求数量减少 质量提高 同等GDP增长量 若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实现 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 分别仅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20 30 和10 15 4 供大于求 与 求大于供 并存 供大于求的职业 往往是技术门槛比较低 或是前一阶段过于 热门 的职位 求大于供的职位 往往是技术门槛比较高 或者是社会上出现的新兴职业 二

3、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突出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 有业不就 和 无业可就 现象共存 造成这种就业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 大学生供给的质和量增长速度不统一 数量持续增长而就业质量跟不上 大学生供给的年增长率在近几年达到20 一40 左右 失业率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权威数字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 比上年增加75万人 增幅达22 毕业研究生27万人 比上年增加35 本科毕业生174万人 比上年增加16 高职高专毕业生212万人 比上年增加26 伴随着扩招 出现了中专升大专 大专升本科 学院升大学的倾向

4、 普通高校争着抢着往综合型 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狂奔 导致师资力量短缺 水平下降 生源水准降低 加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导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局面 直接造成大学生的信誉度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读书无用论 有所抬头 第二 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之间的矛盾 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作为教育投资的成果 其培养和发展需要一定年限 高等教育对于剧烈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决定了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宽口径的复合人才而不是窄口径专业人才 培养其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能力 关于高等教育的 滞后性 合理的滞后性 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和初步的理论素质 比较 务

5、虚 培养模式由窄口径变为宽口径 不是直接对应就业 通识教育理念的推行 淡化专业对口意识 不合理的滞后性 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无用 内容多 不能与时俱进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剧烈 而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 学科建设远远滞后 表现在 一 专业和课程设置陈旧 死板 僵化 接受过时知识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工作 二 热门专业一哄而上 扩招势头不减 就业市场的短视又导致用人单位对冷门专业缺乏认同和了解 导致不管冷热专业同时出现就业难 第三 我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及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 是阻碍大学生流动就业的壁垒 由于城乡 东西二元结构的存在 且当前小城镇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的缺乏 导致大学生

6、区域性就业差距进一步扩大 造成在大城市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工资高 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健全 户籍制度使人口缺乏流动性 即使流动 也具有很强的单向性 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或乡镇容易 反之却很难 这些都刺激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 把 一次性就业 作为首要选择 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就业地区 调查显示 2006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的比例分别为 北京24 69 中部和西部地区仅为9 62 和7 39 第四 政府和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配套措施不够 大学生下基层的问题 基层可能无事可做 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创业可能障碍太多 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问题 功利化 短视化用人倾向 第五 大学生自身认识

7、和能力问题 铁饭碗 特权意识 身份等级意识 面向基层 克服困难 走向自主择业 自主创业 眼光仅仅停留在有限的职业范围内 比如公务员 律师 学校 银行 媒体 大企业等 没有意识到除了这些热门职位之外 还有大量的就业空间和创业空间 教育体制的不良影响 教育的任务有三方面 第一 人力资本投资 向上流动 第二 甄别 选拔人才 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第三 养成健全人格 完善多方面素质 教育体制的问题在于把前两方面进行片面理解 拔苗助长 过度学习 扼杀了第三方面 单纯应试型人才不符合社会要求 离开固定的范围和题型不会考试 学习目的功利化 自身定位模糊化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能干什么 适应变化的能力低 勇

8、气和斗志逐渐丧失 对社会有恐惧感 自主学习能力差 自我管理能力差 心理危机可能出现 大学读书的不同境界 一 被书所读 不知为何读书 二 读书仅仅被动地局限于书 为读书而读书 很多大学学子都处于这一阶段 三 读书不局限于书 而是成为清理思想和诞生新思想的前奏 这种意义上的读书不限于学生时代 而是伴随终生 通识教育模式 三 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危机 第一 从适应社会变革到推动社会变革 要认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的 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要参与社会变革 并成为变革的推动力量 创造事业 创造职位 第二 完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知识面 求知欲 想象力 创造力 搜寻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 管理能力

9、 心理素质 诚信 道德 进取精神等等 掌握知识的能力 宽广的知识面 波兰尼认为 意会知识的重要性不亚于直接知识 意会知识是不被人注意的潜在性知识 作为人的认知背景 所谓 触类旁通 潜移默化 就是这个道理 求知欲 探索新事物所必需 搜寻知识的能力 知道到哪里去主动寻找要找的信息 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有人认为目前的门户网站是用人为选择的垃圾信息误导网民 自主学习能力 积极地 有目的地 有计划地 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 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科学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哲学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创新 其实是发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求真精神 科学方法 非功利性精

10、神 逻辑思考等等人文精神 价值关怀 以人为本 价值判断的能力 文学艺术修养 历史修养等等 情商 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沟通能力 有效与他人沟通 合作 团队精神 领导能力 威信 凝聚 号召他人共同工作 管理能力 工作的条理性 管理他人的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控制能力 心理素质 意志力 坚忍不拔 坚持到底 心理平衡能力 不被灰暗的心境所控制 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健康 道德素质 社会公德 诚信 爱心 同情心 职业道德利他主义 自我牺牲精神 爱国主义个人信仰和信念进取精神 人格魅力 自信友善豁达可爱幽默仪表整洁 第三 准确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 熟悉你要从事的职业 并对其有深刻理解 在寻找和实践中选择自己的事业 2

11、1世纪的热门职业 1 计算机科技类 2 电子工程类3 农科类 4 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5 政法类 6 师范 医科 院外医疗7 环境类 8 美容 9 商务策划 职业生涯 career1 提升的观点 2 专业的观点职业生涯的阶段模型1 早期 探索阶段 20 30岁2 中期 磨练创立 25 50岁3 晚期 维持 50岁之后 职业生涯规划 1 人生规划 对整个人生的设计2 长期规划 5 10年3 中期规划 3 5年4 短期规划 3年以内 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1960年代 美国就开设3年制职业指导课程 现在 美国的小学就开设职业日等活动 大部分州都在整个中学阶段实行6年制系统职业教育课程 加州大学某

12、分校 2000多学生 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16人 设计步骤 1 确定志向 2 自我评估3 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环境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影响4 职业选择 5 职业生涯路线选择6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7 制定计划8 评估 回馈准则 择己所好 择己所长 择己所需 择己所利 误区 1 设立并不属于你的目标2 职业目标与人生其他目标无关3 职业目标与从前工作分离4 太过模糊的目标5 过分关注工具性目标要素6 太容易或者太难的目标7 不灵活的目标 自我认知的方法 上千种问卷和量表1 职业价值观 2 职业兴趣 3 才能五个what1 whatareyou 2 whatyouwant 3 whatcanyoudo 4

13、whatcansupportyou 5 whatcanyoubeintheend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RIASEC 人的职业兴趣分为1 现实型 R 2 研究型 I 3 艺术型 A4 社会型 S 5 企业型 E 6 常规型 C偏内向的有 1 2 6偏外向的有 3 4 5 人才测评方法 一 智力测验1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2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二 创造力测验1 吉尔福特测验 发散思维2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流畅性 灵活性 独创性 精确性 三 职业兴趣测验 1 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 较常见2 斯特朗 坎贝尔兴趣问卷3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四 能力倾向测试 1 多重能力倾向测试 GATB测试 DAT FAC

14、T 行政职业能力考试 中国 2 特殊能力测验 各种机械能力测验 MMAT MSRT MPFT BMCT SAR等 文书能力测验 MCT GCT CPAB COAB等 3 美术能力测验4 音乐能力测验 五 人格因素测验 1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2 迈尔 布瑞格斯人格类型指标MBTI 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3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4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5 大五人格模型FFM6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7 库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8 投射测验 RIT TAT 等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认识自身的优势 不足2 社会分析 组织分析 人际关系分析3 明确方向 4 规划未来大一 试探

15、期 初步了解职业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二 定向期 提升素质 尝试兼职大三 冲刺期 提升求职技能 决定是否考研 搜集就业信息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误区 1 观念陈旧 2 好高骛远 贪图享受3 迷恋大单位 4 追求热门职业5 躲避艰苦 6 自我认知和期望值过高7 缺乏主见 依赖他人8 自卑胆怯 缺乏斗志和勇气 求职的基本能力 1 适应能力 2 人际交往能力3 表达能力 4 开拓能力5 动手能力 6 组织管理能力7 心理素质 8 身体素质 关于职业规划和求职问题的书籍 寻找书籍 也属于搜寻信息的能力之一 在市面上有很多相关书籍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的相关阅览室能够找到相关书籍 被分在不同的类目之下 据本人所见

16、 在C和G二类比较集中 C913 2 198 职业规划与创业管理 C913 2 271 职业生涯规划宝典 C913 2 264 职业生涯规划 P111附有霍兰德量表 在网上也能查到此表C913 2 262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书后附有多种量表G类也有关于大学生求职类的书籍类似的书和网站还有很多 有代表性的相关网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第四 关于考研 不要把考研当成缓解就业压力的消极手段 考研要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研究生依然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教师职位减少 研究生不能再挤独木桥 第五 找工作要积极主动 不要被动 参加招聘会仅仅是一种找工作的方式 可以采用上门访问 网上求职等多种方式 在找工作之前 就应该多次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包括走访其他城市 乡村 进行旅游 第六 给自己两年时间来熟悉一个职业 证明自己是否适合它 30岁之前不要为收入发愁 提升自己以后 由就业变为创业 第七 关于创业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合适项目二 资金三 经验四 人际关系 项目选择 多收集相关信息大学生创业网 资金 目前创业贷款的还有一定的门槛 比如 根据新闻报道 小额贷款有经营三个月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