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4731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米和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的长度单位形成具体观念;体积的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换算关系。3.知道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测量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会正确使用量筒(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4.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不同,知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5.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能根据日常经念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体积

2、。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感悟我们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中经常要知道物体的尺度,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体验刻度尺使用时的方法,视线的看法,读数的方法,记录的方法;量筒(杯)的读数方法。2.通过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获得对国际单位的初步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质量,体积,密度

3、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3.通过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重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课前准备:直尺、三角尺、皮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量筒、量杯、烧杯、水。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纸条、棉线、大头针、长铁块、圆柱体、圆纽扣、金属丝、量筒、烧杯、水。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宇宙万物,大到银河系,小到原子、分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这两节课来研究一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课前我们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区长度单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设计的板报内容很丰富。下面

4、请大家谈一谈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你都有什么体会?学生回答时教师要在黑板上做简要记录,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交流心得:能够回答出过去的标准不准确,各国或地区标准不统一不便于交流,所以应该有一个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可。二、新课学习1.长度测量教师先用准备好的实物演示一下1m、1dm、1cm、1dm的大小,后提问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长度是1m、1dm、1cm、1dm?教师可在黑板上记录学生正确的回答,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长度单位的具体概念,加强对长度的估测能力。长度的国际单位及符号、常用单位及符号以及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熟悉,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加强练习。介绍物质

5、世界的几何尺寸,提问:是不是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就是1027m,最小尺度就是1015m?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尺度,回答: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没有尽头的。用错误尝试法使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刻度尺有以下几种。演示各种直尺、三角尺、皮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等。介绍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可以测量的更准确一些。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用厚木尺测量一下仪器盒的长度,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讲出这名同学做的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并说明原因。希望能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讨论充分,如果有学生讲不到的地方,教师用尽力引导,不要急于说出答案。教师在黑板上记录结论。讨论要

6、包含以下要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应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最小分度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放正紧靠: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不要歪斜。若遇上零刻线模糊不清的情况呢?采用整刻线作为零刻线,最后别忘了减去整刻线到零刻线间的长度。看法:视线正对:读数时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法: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数值包括准确值加估计值记法:带好单位:记录数值必须注明单位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最后请做演示的同学总结刻度尺使用的注意要点,教师要对

7、这名同学给予适当的肯定。一人演示,全班观察,共同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得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请两名同学分别用与刚才那名同学相同的尺子测同一个仪器盒的长度,写在黑板上。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果会不完全一样?我们怎样才能测到一个物体真正的长度?介绍误差的概念、产生误差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讨论减小误差的方法。思考、讨论能够答出估读的数值因人而异即可。讨论得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体积的测量可以直接介绍体积的单位及符号、单位间的换算。体积的测量方法中对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说一下即可。液体体积的测量可以让学生自学,在请一名同学演示一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建议先讨论,再演示。三、总结对照板书总结一下本节的的主要内容,提醒同学课下复习,下节课到实验室做实验。四、板书设计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一、长度(L)及其测量1.单位及换算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最小刻度(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3.误差:(1)误差概念(2)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及解决办法:(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二、体积(V)及其测量:1.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2.单位及换算:1 m3= 1000 dm3=106cm33.体积的测量方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