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04602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言志诗【知识梳理】一、 概念:指的是诗人不能直接表露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这类诗歌从题目上看,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句,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黄巢的题菊花等。二、 思想主题:借物言情,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托物言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三、物象的分类:1、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还有梅、菊、竹、松等在诗歌

2、中都有气节品质之类的特定含义。解读这类诗歌,可以根据这些物象的特定含义来推测诗人所要表达的情志。2、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流水,除表时光流逝之外,还可以赋予它其他的理想品格。解读这类诗歌,就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来合理判断。四、技巧点拨:咏物诗鉴赏思路,可按以下三步进行。(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思考写什么事物,事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事物形象,展示事物特征的方法主要有:A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B从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形、色、声、味,活动心理

3、,品质特点;侧面烘托环境等】(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 知人论世,由物及人,由实到虚(作者的情志)】(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

4、洁、脱俗、坚贞。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5、 东风:春天、美好。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 云:游子、漂泊。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月亮: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赏析示例】(2006年江西高考) 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1)本诗的“诗眼”是

6、什么?答: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即时练】1、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断肠,销魂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物的特点:春柳繁盛、秋柳枯凋寄托情

7、感:自伤迟暮、自叹身世2、 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物的特点: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寄托情感: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3、 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金络脑”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

8、。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激愤之情。4、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有何特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 步骤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 步骤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 步骤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5、 小 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9、。2、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参考答案】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 ;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世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6、 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7、 瀑布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

10、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参考答案】 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8、 北陂杏花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 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

11、被”和“绝胜”来强调(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知识梳理】一、概念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

12、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三、思想主题: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借古人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境遇,或抒写怀才不遇之叹,或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四、鉴赏要点:咏史怀古诗的

13、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五、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5、思想感情:叹朝代兴亡变化 ,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岁月流逝、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语言:含蓄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8、艺术特色:借古讽今、对比(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用典、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 、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赏析示例】1、(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