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40715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6《再别康桥》教案(新版)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3.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难点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3.能力

2、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语:诗人英年早逝似乎是文学史的一个定律:古代的王勃、李贺,当代的海子、顾城,欧美的拜伦、雪莱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些诗人像是将自己的生命最大限度的浓缩,在有限的青春里高速地旋转释放,然后在天边消失,他们的名字和诗作则像星座一样永恒地悬挂在文学的天空。徐志摩,这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名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他的早逝更为后人留下许多如烟似雾的哀婉与遗憾。“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

3、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同学先讲,老师补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胡适说,徐志摩

4、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三、初读初悟,正音正字,初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四、整体把握,思考该诗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这是怎样的一个抒情主人公?1、写了“康桥”的景色抒发了“别”情(注意提示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提示学生往往可以从题目或者首尾等要害处找到基本内容和情感)2、是谁再别康桥?这是怎样的一个抒情主人公?朗读诗歌第一节,品味与前两首沁园春长沙、雨巷两首诗歌第一节所塑造的的抒情主人公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明白诗歌是个性的,不同的诗人就又不同的诗歌景和情,对诗歌景和情的挖掘往往要结合诗人的

5、经历和写作背景)沁抒情主人公:独立、自由、豪放、慷慨、富有挑战性雨抒情主人公:寂寥、忧郁、伤感、愁怨、迷茫而真挚再抒情主人公:飘逸、清新、自由、洒脱、柔情而浪漫3、结合第一诗节重点词语的揣摩分析主人公形象(难点)从第一节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飘逸、清新、自由、洒脱、柔情而浪漫?为什么?分析一:“轻轻的”换成“轻盈的”有什么不同?(叠词可以利用形式的重叠产生情感的缠绵细腻)换成“慢慢的”有什么不同?(慢慢的更显忧郁沉重,少了情感的轻柔飘逸洒脱)同时轻轻的也表达了使人在离别时不愿意打扰康桥的安静和谐,以及依依不舍的情感。分析二:为什么要作别“云彩”?诗人的招手作别又表现了什么性格特点?云彩的飘逸

6、、自由、浪漫表现了诗人的浪漫、自由、飘逸的性格,连云彩都让诗人如此缠绵,更可见诗人的情意绵绵,但是又不失洒脱,可以主动的但是又轻柔的“招手”作别。分析三:首节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飘逸、清新、自由、洒脱、柔情而浪漫的主人公形象,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轻柔缠绵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诵读第一节五、分析意象:1、康桥让诗人如此缠绵,那么诗人为我们写了康桥的什么景物?(意象)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意象?云彩、金柳、青荇、一潭、星星、夏虫分析一:最寻常普通,全是自然景物,奠定了全诗清新自然的风格。分析二:越是普通越可以代表康桥;也说明眷恋让寻常景物不寻常;分析三: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7、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而对自然景物的选择恰恰说明了诗人喜欢清新自然的的景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2、学生讨论,当堂交流:结合文本,说说这些意象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个环节首先注重在学生交流时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分析,这样教师后期的点拨就更有效)提示:金柳分析:采用了什么修辞?为什么比作“新娘”而且是“夕阳”中的呢?有什么相似性?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从文中找一个词语说说看。比喻;迷人、妩媚、娇美,又富丽、高贵;抒发诗人沉醉迷恋之情,表现为“荡漾”。必须抓“金、夕阳中的新娘”分析“柳”的特点必须抓住“荡漾”分析情感(荡漾是怎样的感

8、受)水草必须抓住软泥、青、油油的、招摇分析意象,抓住“甘心”理解情感。分析一:“油油的”表现了水草的什么特点?“招摇”常含贬义,用来写水草怎么理解?采用了什么修辞?“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

9、赖诗人的“招摇”。分析二:我为什么“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怎么理解?(甘心就是“死心塌地”)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

10、,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一潭抓住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梦分析依稀那个和情感。(这个分析教师完成,注意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明确:拜伦潭。清泉又为什么是“虹”?“虹”与“梦”有什么相似?他的梦是什么?为什么在康桥?(补充徐志摩的相关经历: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还未成为诗人的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对于诗人来说,这一时期是其一生的转折点,自此以后

11、,诗人开始了他从骨子里都透着浪漫气息的诗性人生,经典而有传奇性的一生,从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可看出,康桥在其生命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他本人也明确地说过: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在也没有那样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读了这首诗,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了诗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无论康桥给诗人的养分多么丰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康桥,就没有徐志摩那

12、些优美传世的诗篇,甚至也就没有徐志摩了。可以说康桥是诗人的精神圣地:“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人了你的性灵。”星星(略讲)抓住青草更清处、一船、斑斓分析意象,抓住“放歌”体会情感夏虫抓住“夏”9与“寒蝉凄切”比较体会),“也为我沉默”两处分析意象,抓住“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分析情感。明确:“沉默”的理解为什么“我”不能放歌?为什么“悄悄”且比作“笙箫”?夏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也为我”?沉默为什么是今晚的康桥?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

13、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

14、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现在:沿着梦一样的河流去寻梦,寻找曾经五彩斑斓,迷幻耀眼,令人神往的梦。青草,小船,长篙,还有璀璨的星辉,是那么神秘飘渺,空灵神幻康桥如梦,梦如康桥,这样的境界,这样的心情,怎能不让诗人想放歌吟唱,然而他却不能放歌,思绪的落差恰如瀑布,倾泻而下,随即又归于平静,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可能是不忍放歌惊醒那幽美而又静谧的旧梦,打破他彩虹似的圣地,所以只好奏起了别离的笙箫,这段无名的心曲使夏虫也沉默,既而蔓延,溢于心间,所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诗人的梦,梦的玄想与回味,梦的追寻与美丽。梦幻就是全诗的诗眼,也是全诗的情感核心。云彩

15、在经历了情感的起伏后,在回味这康桥的一草一木后,在依依不舍的眷恋中,诗人要与康桥作别了,品读第七节,思考:怎么理解诗句的复沓?“悄悄”与“轻轻”又什么不同?“挥袖”与“不带走云彩”又流露了世人怎样的情感?(补充诗歌的三美,总结本文最大的特色: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六、总结意象和情感:意象:情景交融、物我合一、三美(云彩金柳水草(青荇)潭水星星夏虫云彩)情感:(轻轻地荡漾甘心梦放歌沉默悄悄的)七、结课诗人在诗歌结尾写道: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诗人自己也正如他诗歌所写在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浪漫的才子带着我们的无限遗憾在天空永远离开我们。今天课堂的结尾,就以他的一首偶然送给大家,并缅怀我们的诗人: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八、延伸作业:写一篇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