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04057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习目标】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 年, 建立隋朝,年号 ,定都 。2、 年,隋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

2、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开凿目的: 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 ;南北端点 和 ;从北向南的四段 、 、 ;连接的五大水系 、 、 、 、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 的纽带,也成为沟通 和 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 和 发展。二、课堂研讨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不懂的地方问老师,然后回答问题: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问题:(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

3、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三、拓展延伸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而且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试一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

4、战争3、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 B、全长四、五千千米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公元617年,来自余杭的商人要经水路运货到涿郡,请问他依次通过的运河河段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B、江南河邗沟永济渠通济渠 C、邗沟江南河通济渠永济渠 D、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5、“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二、非选择题6、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3)此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你知道它现在又担负起什么新使命吗? 七(下)导学案课堂检测参考答案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选择题1、D 2、A 3、B 4、A 5、C二、非选择题6、(1)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2)北京 扬州(3)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至今仍然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南水北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