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4050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进中举文本解读与公开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作者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他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落第后来又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这部取材于封建科举考试的小说问世以来得到世人极高的赞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

2、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有足称讽刺之书”作者吴敬梓以极尽嘲讽之妙笔、辛辣刚劲的语言刻画了一大批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儒林群丑,抨击了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而节选自儒林外史第3回的范进中举则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相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曲径通幽的故事情节展现出独特的形象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3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故

3、事情节虽是着眼于平凡小事,但由于作者巧妙的安排,竟具有一波三折的特点基本情节如下:范进进学,岳丈祝贺借钱遭骂,范进偷试范进卖鸡,捷报到家范进发疯,屠户治病乡绅造访,馈银赠屋范进送银,屠户回家人物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逐步体现出来出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亲身体验和满腔痛恨,吴敬梓以其独运匠心的情节设置与性格刻画,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范进这个集百丑于一“疯”的典型形象以及前倨后恭、恬不知耻的胡屠户和圆滑世故、谎话连篇的张乡绅等形象,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对社会风气的败坏,让人在闹剧中认清社会,有曲径通幽之妙2.别具匠心的讽刺手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强化了讽刺效

4、果例如:中举前,范进饥寒交迫,受尽人间白眼和嘲讽,然而中举后一切天翻地覆:醒来后的范进对平日惧怕的岳父胡屠户也不怕了,由先前称其“岳父”改呼为“老爹”;时常嘲弄他的众邻居、素不相识的张乡绅也都来套近乎了,房子、田产、金钱、奴仆,不招即来这样,通过前后生活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腐儒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2)通过对典型细节的夸张描写,突现人物性格的本质最精彩的莫过于“中举发疯”和“胡屠受赠”且看: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

5、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3)戚而能谐,笑声中含有极端的憎恶,增强了作品讽刺的力量胡屠户在小说中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前倨后恭”当范进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觉得把女儿嫁给这么一个穷鬼,简直是倒了一辈子的运可当范进中举后送给他银子,他立即吹牛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这些话引起了众人的哄笑,他自己也洋洋自得正是在笑声中让人感受了胡屠户的卑劣可笑、范进的悲哀和世风的低下3.纯熟的白话式语言使人物“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作品以纯熟的古代白话写成,几乎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简练、浑厚,有真意,少做作,少粉饰,不卖

6、弄,没有浮泛语小说还用了不少方言口语、俚语、歇后语,对于表现各阶层人物的声态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些语言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作者也正是以这样高超的语言艺术,来达到高度的讽刺效果的,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在五四时期被人称为绝好的国语文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独特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作品主题2.理解别具匠心的讽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3.体会纯熟的古代白话文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欣赏讽刺艺术教学难点:在写作中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教学流程:一.对联激趣,走向举人范进对联导入(课件展示):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

7、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你能从这副对联中读出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初步感受课堂的主体内容二.讲述情节,走近举人范进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故事情节学生根据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概括文章情节【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一是培养学生感知课文、概括情节的能力;二是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为把握作品的主题作铺垫三.精读课文,走进举人范进学生精读文章,思考:1.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2.范进的悲剧体现在哪里?3.刻画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意图是什么?(课件展示)(学生

8、精读课文小组内讨论师生交流)范进中举后发疯原因:(1)社会原因一旦中举,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境况,功名富贵马上就会到来请看范进中举前,家里穷得两三天揭不开锅,中举当天他还抱了鸡到集市叫卖好换米回家,左邻右舍没有人关心他再看他中举后,众邻居都来恭维,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连举人出身做过知县的张乡绅也赶来拜会,拉关系,套近乎,还赠银送房,极尽拉拢;胡屠户对中举前后的女婿的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前,胡屠户可以大骂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称范进为“老爷”,是“天上的星宿”(2)个人原因:小说写范进在20岁的时候开始应考,他在小说中一出场,年纪已经是54岁了,经过十几

9、场科举考试,整整考了35年时间,屡试不第,心理变得十分脆弱一旦功名到手大喜过望,以至发疯癫狂范进的悲剧:范进跟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沉溺在不断的追逐和拼搏乃至一次次落第的惨痛之中科举成为他生活的唯一目标,融入他的生命之中,这样近乎疯狂的执著,必然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塑造了范进这个典型形象,让人们思考,在科举制度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读书人是怎样一年又一年地跋涉在科举的漫漫长途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他们的人格又是怎样受到巨大的扭曲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形象意义:文中的胡屠户是个欺贫爱富、自私虚伪、趋炎附势的市侩;张乡绅老谋深算、老奸巨猾,他构建了一张

10、庞大的官僚网络,网罗着每一个靠近官位的人,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可以说,胡屠户张乡绅等人就是范进生活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共同制造了范进式人物的悲剧【设计意图】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可以逐步触摸文章跳动的脉搏,把握作品主题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弊害和虚伪四.感受魅力,远离举人范进小说描写的年代距今已接近三百年,我们似乎已经远离了范进式的悲剧,可是为什么仍然对范进中举如此感兴趣,只要翻开课本,我们就似乎能见到范进、胡屠户?(一)讽刺手法的巧妙运用(1)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强化了讽刺效果例如在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时,作品主要是通过他两次“贺喜”的对比,就轻松地、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胡屠户庸俗

11、势利的市侩小人嘴脸(2)通过对典型细节的夸张描写,突现人物的本质除了最精彩的“中举发疯”和“胡屠受赠”两处细节外,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如范进中举前的逆来顺受、中举后胡屠一路为他扯平衣衫等作者用工笔描摹,穷形尽相的刻画了科举制度下的众生丑态(3)戚而能谐,笑声中含有极端的憎恶,增强了作品讽刺的力量比如文章对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丑态描写,对胡屠户前倨后恭的刻画,对张乡绅肉麻之极的语言描写都能体现这一特点(二)纯熟的白话式语言的运用小组内分角色对话,研析吴敬梓娴熟的运用白话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写胡屠户的粗俗就让他粗俗到底,骂范进长相是“尖嘴猴腮”,想去考举人是“癞蛤蟆想吃天鹅屁”,骂儿子是“短命的杀才”等【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讽刺艺术的意识总结延伸:范进中举以描写和揭露科举考试制度为中心,但它的意义不局限于描写科举制度和知识分子实际上,它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用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封建社会已经开始腐烂的肌体解剖给众人看而在儒林外史中,作者精心刻画的人物还很多,如体现作者价值取向的“嵌崎磊落”的王冕、“离经叛道”的杜少卿,还有周进、王惠、严监生、匡超人、王玉辉等封建社会群丑人物,请同学抽空认真阅读儒林外史原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