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2220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学科生物时间地点七、办主备人参加人员七年级生物教师集体备课内容进度安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课时项目主备人备课小组研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观察图片、探究等活动,由此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掌握生2.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3.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展示问题然后讨论交流,也可引导学生动脑设计多种方案。情感态

2、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师通过放映图片展示地球遭受破坏的情况学习关键点重点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难点1.收集和分析资料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疑点1.不同花卉或动物,它们生活所需要的条件相同吗?.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用多只鼠妇?计算全班各组多次数据的平均值呢?师可借助多媒体出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项目主 备

3、 人 备 课小组研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归整知识拓展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学生质疑:1.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橘子树必须生活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2.人们需要为花卉、金鱼和小白兔的生活提供怎样的生活条件?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讨论,以“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引入新课。二、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组长组织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成问题,(即预习提纲),例如:(1)整个地球叫做生物圈吗?(2)生物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3)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这三个圈层是

4、截然分开的吗?(4)生物圈为什么能够为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解决。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三、交流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听取其他组的同学的点评。其他同学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四、分析归整:教师组织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即: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这一薄层。是生物生活的唯一场所。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达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包括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分、适宜

5、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收集和分析资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教材中和学生在课下的收集的资料进行恰当的分析和整理,在此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五、知识拓展: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解决,教师适当做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什么是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有哪些?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目标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在花盆下、地上的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角落,常可发现鼠妇。用汤匙或硬纸板将其装入小瓶中。放鼠妇的小瓶要保持一

6、定的湿度,并应放入一些树叶和湿土等物。每一个实验小组要准备1215只鼠妇,供实验时使用。 1、采集由于此实验需要大量的鼠妇,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课的前一天采集一些鼠妇。 2、 组织实验 学生进行此实验的分组人数最好为24人。实验开始前对小组每一位同学都安排明确的分工,重复实验时再将分工轮换。3、整理 实验完成后,指导学生把鼠妇放回自然环境中去。(三)实验装置在铁盘内的底部放一层薄土或一张厚纸,以中线为界,在铁盘的上面,一侧用纸板盖住,一侧用玻璃板盖往,这样在盘内形成了黑暗和明亮两种不同环境(参考教材图示)。(四)方法步骤1、放置鼠妇 2、观察和计数 3过程: 4、结论 根据这些数据让学生讨论

7、:鼠妇选择了什么环境?这一环境与你采集鼠妇的地点有什么共同特点?5、设计实验(机动)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鼠妇选择阴暗的环境。6、应注意的问题 1.课前采集的鼠妇要放在一个避光、并有一定湿度的容器中,否则鼠妇会干死。2.实验应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源的位置在正上方为好。如果以窗外斜射的阳光为光源,则要注意不要让阳光射人装置中的“暗室”部分。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学生根据实验,阅读教材总结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空气、水分、阳光、温度等。学习目标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瓢虫捕食蚜虫,狼吃羊,鹿吃草。2、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

8、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如:不同的草履虫争夺食物与空间;羊与鹿;田间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由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适者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个体经过遗传变异,使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适应与周围的环境。适应是生物界普遍现象。三、知识梳理归纳整合:四、达标检测巩固提升:教师展示课堂检测题,在检测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通过查缺补漏而完成补偿教学。第三课时: 汇总整理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了解生物圈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生存的基本条件。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

9、我们应当爱护它。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导出新知识,利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探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互动合作,突出新课改的创新理念,同时提高课堂效率。采用“问题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指导生汇报总结交流项目主 备 人 备 课小组研讨探 究问 题设 计1.生物圈的范围以及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所提供的条件。2.“光对鼠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 指导学生把实验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学习与探究使用 结合自主探究和智能检测 充分利用达标训练见同步中相关的开放性作业 全部利用主备人反思学生应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可多举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关键步骤。有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而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和合作等关系。签字验收签名 时间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