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

上传人:don****000 文档编号:13400802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五四运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3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2 知道五四运动的经过 3 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01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14年 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一方是由英 法 美 日 意等组成的协约国 另一方是德国 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废除 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结果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 陆征祥 中 顾维钧 右上 王正廷 左上 施肇基 右下 魏宸组 左下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在

2、巴黎和会上 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弱国无外交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2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五四运动路线图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3 口号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 和约 上签字 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曹汝霖 时任交通总长 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陆宗舆 币制局总裁 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章宗祥 驻日公使 02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陈独秀亲自起草 北京市民宣言 号召北京学

3、生 商人 劳工奋起斗争 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陈独秀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 面对中国人民正义抗争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 上海 南京 汉口等地集结军舰 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月 日 下令取缔学生的一切爱国行动 这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学生罢课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 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6月3日 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 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 遭到军警镇压 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中的 三罢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上海商人罢市 6月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斗争 各地工人参加罢工 工人阶级

4、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结果 表现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0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反帝 反封建 意义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课堂小结 五四运动 背景 经过 5 4 北京 中心 学生 主力 上海 中心 工人 主力 直接目标实现初步胜利 历史意义 结果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谢谢观看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影视/婚庆/文艺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