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998083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DL484-1992静态零序电器技术条件.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技术条件 DL 484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7-02批准 1992-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作为研制、生产和使用该继电器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该继电器作为并联电抗器绕组的匝间短路保护,也可作为并联电抗器绕组接地的后备保护。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凡本标准中未作规定者,均应符合DL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2 引用标准 GB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DL478 静态

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3 名词术语及符号、代号 3.1 名词术语 本标准中引用GB2900.1电工名词术语基本名词术语及其他与本标准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3.2 符号、代号 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GB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电气制图、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的规定。 4 产品分类 4.1 型式及分类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分为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的三种。在这些型式的继电器类别代号中,除将晶体管冠以“J”、集成电路冠以“JC”、微机冠以“W”外,使用于并联电抗器的额定电流、系统电压也应有明显的区别。 4.2 额定参数 4.2.1 额定电压 a

3、.交流额定电压:100V。 b.直流额定电压:48V、110V、220V。 4.2.2 额定电流 交流额定电流:1A、5A。 4.2.3 额定频率 额定频率为50Hz。 4.2.4 额定功耗 a.交流电压回路:电压为100V时,小于1VA。 b.交流电流回路:电流为5A时,小于2.5VA;电流为1A时,小于0.5VA。 c.直流回路:继电器动作时,小于0.2W。 4.3 型号及含义 本标准规定继电器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与“4.1型式及分类”一致,其表示方法如下: 4.4 品种规格 为适应国内、外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要求,对于不同的二次额定电流、不同结构(以芯式、壳式为主)、不同运行电压的并联

4、电抗器应有相应的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作匝间保护。 4.5 结构尺寸 当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为晶体管型时,采用抽屉式插件插入符合国家标准的机箱。本继电器外型尺寸见图 1。 图1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 (a)晶体管型(“J”型);(b)集成电路(微机)型(“JC”型、“W”型)1) 注:微机型可不专设本继电器独立硬件。 4.6 质量 晶体管型:1200g; 集成电路型:400g(微机型如专设硬件,参照集成电路型)。 5 技术要求 5.1 环境温度 -5+40;-1055(50)。 5.2 相对湿度 不大于90%(当相对湿度为90%时,温度不低于25)。 5.3 大气压力 80110kPa(

5、相当于不超过海拔2000m)。 5.4 过载能力 交流电压回路:1.2倍额定电压连续运行,符合热稳定要求。 交流电流回路:2倍额定电流长期运行;10倍额定电流允许时间为16s;40倍额定电流允许时间为1s;在上述情况下均应符合热稳定要求。 5.5 特性量和整定量 5.5.1 动作特性 本继电器为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补偿电抗表达式为 Zb(0.60.8)Z0 式中 Zb补偿电抗; Z0 电抗器的零序阻抗及中性点小电抗阻抗之和,基本为电抗值。 在阻抗平面上表示的继电器动作特性如图2所示。 图 2 继电器动作特性图 1绕组以外或绕组补偿区外接地,其测量电抗大于补偿电抗,继电器不 动作; 2绕组单相

6、接地,且测量电抗小于补偿电抗,继电器动作; 3匝间短路动作区 5.5.2 电流动作范围 零电压时继电器动作电流为0.10.25额定电流。 定值误差5%。 5.5.3 取消补偿电抗后继电器动作范围18010。 5.5.4 动作时间 不大于30ms。 5.5.5 电压潜动 若电流回路经1k电阻短路,当其电压为1.1倍额定电压时应不动作。 6 试验方法 本标准按GB721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本标准中仅提出了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主要技术性能的试验项目和可供选择的试验电路。 6.1 试验的环境条件 继电器的基本性能在正常使用的工作条件下进行。 6.2 动作特性试验

7、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必须做下列特性。 6.2.1 方向特性测试 动作特性试验接线可参考图 3 。 图 3 动作特性试验接线图 为便于测试其方向特性,先将继电器的“补偿电抗”绕组短路。使继电器成为功率方向继电器。加额定电压、电流,测得继电器的动作范围应为18010。第一(或第四)象限动作角为1,第二(或第三)象限动作角为2,则动作范围=21。 6.2.2 求取上述继电器的灵敏角Lm 式中 1、2其含义同第6.2.1条。 6.2.3 电抗特性及补偿电抗值测试 将“补偿电抗”绕组接入继电器,在0180360范围内,每隔30取一次电流、电压值。在灵敏角附近可每隔15或更小值时取一次电流、电压值

8、。 由上可得本继电器的电抗特性和最小补偿阻抗值。由于“补偿电抗”的接入,本继电器的电抗特性可接近图2示出的特性。 6.2.4 动作时间 其试验接线仍参照图3。其动作时间在灵敏角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条件下进行测试。6.3 绝缘试验6.3.1 绝缘试验项目 a.绝缘电阻的测量。 b.工频耐压试验。 c.冲击电压试验。 6.3.2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一般绝缘试验的大气条件不应超出下列范围。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106kPa。 6.3.3 试验方法 6.3.3.1 绝缘电阻的测量和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施加的方法: a.交流电压(零序电压)、交

9、流电流(零序电流)和直流(110、220V)、逻辑回路等端子各自连在一起对外露导体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b.交流电压、电流回路分别对直流(110、220V)回路、逻辑回路的绝缘耐压试验。 6.3.3.2 110、220V直流回路的信号触点对地的绝缘耐压试验。 6.3.3.3 逻辑回路、输出信号回路触点对地绝缘耐压试验。具体试验方法见DL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附录C。 6.3.4 绝缘电阻测量 a.测量条件和方法按第6.3.2、第6.3.3条的规定。 b.绝缘电阻值测量:交流电压、电流、直流(110、220V)回路用1kV兆欧表。逻辑回路直流电压用500V兆欧表。施加电

10、压的时间至少5min。待兆欧表读数达到稳定时,测定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M。 6.3.5 工频耐压试验 a.交流电压、电流回路试验电压为工频(50Hz)、交流2kV; b.直流(110、220V)回路试验电压为工频(50Hz)、交流1.5kV;逻辑回路直流电压为工频(50Hz)、交流500V。 c.施加试验电压时间为1min。 d.产品在使用现场可不做本项试验。如在现场进行本试验,应按第6.3.3条方法的规定,所加试验电压为标准值的一半。 6.3.6 冲击电压试验 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的电压是一个非周期瞬变电压、模拟雷电的冲击电压波形。 a.冲击电压试验值:本标准规定“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

11、零序电压、电流回路选用5kV(误差为+0-10%)试验冲击电压。 b.冲击波主要参数: 试验冲击电压:1.2/50s;电压上升时允许误差为30%;电压下降时允许误差为20%; 电源阻抗:50010%; 电源能量:0.510%J。 c.要求:按标准规定对本继电器进行三个正脉冲冲击电压、三个负脉冲冲击电压试验。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5s。被试时不加激励量。 d.重复进行冲击电压试验时,外加冲击电压值为规定值的60%。 6.4 抗干扰试验 本试验按国家标准GB6162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规定进行。 6.4.1 高频干扰试验电压值。 交流电压、电流输入回路、直流(110、220V)回路共模高

12、频干扰试验电压(相相制)为2500V;差模高频干扰试验电压(相地制)为1000V。出口及信号控制回路共模高频干扰试验电压(相相制)为2500V;可不做差模高频干扰试验;电压值容差5%。 6.4.2 高频干扰试验电压波形 见DL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附录B。 该波形为衰减振荡波;选用100kHz(允许误差10%)和1MHz(允许误差10%)两个频率的高频干扰试验电压分别进行试验。 6.4.3 试验条件及方法 试验的环境条件采用基准条件;干扰试验波发生器内阻150,允许偏差10%;试验引线长度不超过2m。本试验只要求在定型试验时进行。 本试验考核方向特性及零电压时零序电

13、流动作值在高频干扰试验电压下的影响。 6.4.4 要求试验结果 取消“补偿电抗”(即将补偿电压线圈短接),加额定电压、电流后进行抗干扰考核。考核抗高频干扰误动时,应在明确动作边界往制动方向移过10;考核抗高频干扰拒动时,应在明确动作边界往动作方向移过10。分别对共模、差模高频干扰试验回路加电压。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应不误动及不拒动。 接入“补偿电抗”后,在零电压下,加90%动作电流及110%动作电流。分别对共模、差模加试验电压,90%动作电流时应不误动;110%动作电流时应不拒动(不误返回)。 6.5 高、低温试验 6.5.1 高温试验 高温试验按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中的“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6.5.1.1 温度等级:+60,+50,+40;允许偏差均为2。 6.5.1.2 持续时间及试验要求:2h。 a.当考核继电器高温正常起动及工作环境适应性时,高温持续时间测试选择可在被试样品受热均匀稳定后0.5h进行; b.当作继电器高温耐久性试验及可靠性试验时,持续时间不少于2h。 在上述试验中,被试样品应符合要求。 6.5.2 低温试验 低温试验按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规定进行。 6.5.2.1 温度等级:-25,-15,-10,0;允许偏差均为2。 6.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