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996706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质量问题分析之解决思路(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4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TD质量问题分析及思路 2 当前最大的问题 迫在眉睫的业务开放时间 3 目录 网络现状 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主要措施实施情况 后续工作建议 4 网络现状 汇报提纲 1 TD业务质量 网管统计指标2 TD第三方路测 总体情况3 TD第三方路测 掉话分析4 TD第三方路测 未接通分析 5 TD 2G网络质量 86 0 95 2 96 2 08年4月 奥运 09年4月 99 0 2G网络 语音接通率 6 0 4 0 3 6 语音掉话率 08年4月 奥运 09年4月 0 7 2G网络 63 8 95 1 TD 2G切换成功率 奥运 09年4月 6 TD第

2、三方路测情况 2009年3月 未达基准值 达到基准值 达到挑战值 7 TD第三方路测掉话原因分析 未达基准值 达到基准值 达到挑战值 8 TD第三方路测掉话原因分析 48 38 C I 载干比 差 11 69 系统内切换失败 3 90 TD 2G切换失败 25 16 弱覆盖 其它原因 9 TD 2G切换成功率对掉话的影响 TD 2G切换成功率达到90 以上水平后 就不再是影响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的主要因素经过TD 2G切换的专题优化 3大8小分场景的的逐小区优化 系统间异步切换调整为同步切换等等 TD 2G切换成功率提升到93 左右 接近2G水平 10 TD第三方路测未接通原因分析 未达基准值

3、达到基准值 达到挑战值 11 TD第三方路测未接通原因分析 13 09 C I 载干比 差 13 73 RRC连接请求无响应 26 39 16 52 其它原因 弱覆盖 10 52 11 8 链路资源不可用 7 94 被叫无响应 12 目录 网络现状 存在问题分析 主要措施实施情况 后续工作建议 13 影响客户感知的主要问题 有信号 但无法主 被叫 掉话 网内同频干扰 弱覆盖 重选时延长 二期工程优化 终端问题 脱网 客户感知 存在问题 14 TD数据用户感知较差问题分析 上不了网 上网速度慢 伴随信道不足 业务信道不足 用户感知 问题原因 解决方式 伴随信道复用 时隙配比3 3改2 4 空分复

4、用 小区分裂 增加频点 接入机制问题 调整接入参数配置 QoS协商机制 调整QoS机制 15 网内同频干扰 第三方路测数据显示 全国范围近50 的掉话原因是C I 载干比 差技术标准上 TD抗干扰能力低于WCDMATD要求C I 3dB 而WCDMA仅要求C I 12dB设备不成熟智能天线的实用效果距离期望值仍有差距网优不足天线下倾不合理终端问题切换时延长 未及时完成TD系统内切换 16 TD SCDMA与WCDMA cdma2000对比分析 TD SCDMA采用短码 扩频增益小 抗干扰能力差 虽然可以通过智能天线以及联合检测等TD系统特有的技术来减少同频干扰 但其同频组网性能仍差于WCDMA

5、系统 具体对比如下 如果不能很好解决TD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则无法发挥 频谱效率高 的优势 17 理论上 TD系统的智能天线是可以隔离用户 减少同频干扰 但现网大部分场景下达不到理论效果 用户分布集中时 智能天线抗干扰性能差 1 本小区干扰大 2 邻小区干扰大 反射面 市区反射严重 波束指向不准 影响抗干扰性能 TD关键技术在复杂环境下无法充分发挥干扰抑制作用 TD系统相对WCDMA系统扩频码短 抑制干扰能力差 高度依赖于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等技术 智能天线理论效果 产生干扰 18 频率资源紧张 组网无法解决同频干扰问题 频率使用效率低室内覆盖不能采用智能天线 干扰抑制能力差 室内 外必须异频方

6、式组网 HSDPA是恒定功率发射 HSDPA业务对R4业务干扰大 两者必须异频组网 已分配频谱资源无法充分使用由于小灵通干扰 A频段目前不能用于室外宏站 室外3频点组网 每个小区的所有业务频点都是F7 F8 F9 业务时隙之间的同频干扰问题比较严重 为降低同频干扰 现网很多省公司已经利用另外3个频点F4 F5 F6调整现网频点配置 初期现阶段未来6频点唯一组网方式 为适应业务量快速增长 未来可能需要6频点站型 唯一组网方式是所有室外小区业务频点完全相同 同频干扰将非常严重 网络将无法利用富余频点调整现网频点配置降低同频干扰 引入机动频点降低干扰 频点用光路在何方 19 TD同频干扰测试指标对比

7、 随着TD SCDMA业务的快速发展 业务信道负荷逐步加重 TD同频干扰水平会不断上升近期郑州同频干扰测试情况 测试目的 通过同频空载 加载测试 验证同频组网性能测试结果 50 加载情况下 对应于所有小区每个载频均已经有12个话音用户同时在通信 相邻小区业务信道频点均相同 所有切换均为同频切换 现网负荷高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场景 同频干扰非常严重 网络性能恶化较为明显如果不通过增加频点 及时调整现网频点配置等方式降低同频干扰 随着网络负荷的提高 网络性能指标将会明显恶化 20 使用A频段 采用异频组网 A频段怎么使用 室内A 室外B 主流结论 但存量用户怎么办 尤其是存量数据卡用户怎么办 难题

8、不给A频段 频率不够 给了又没法使 北京公司正在研究 21 干扰问题怎么解决 以提高连续覆盖 降低同频干扰为目标 指导各省做好网优工作在所需覆盖区域中间的覆盖空洞 通过补站尽快实现连续覆盖确认无法通过补站实现连续覆盖的区域 应合理关闭孤站 减少异系统切换 重选次数在保证连续覆盖的前提下 通过调整天线倾角 降低同频干扰 22 同频干扰解决流程 同频干扰 2G 3G 2G 3G A B A B 调整天线倾角 互操作频繁 2G 3G A B 拆孤站 2G 3G A B 补站 影响用户感知 六次重选 两次重选 23 弱覆盖 第三方路测数据显示 全国范围25 以上的掉话原因是弱覆盖网优不足无线传播特性方

9、面 TD工作在2000MHz 信号快衰场景多于2G规划上 TD基站密度低于2G基站密度 无法做到连续覆盖未及时完成异系统测量并切换到2G邻区漏配 错配 没有终端测量不准 未及时进行系统间切换 24 基站密度多大才合适 规划上 TD基站密度低于2G基站密度 无法做到连续覆盖 怎么解决 建站建密一点基站建疏一点 干扰 弱覆盖 待研究 建议 首先要解决干扰 出现的弱覆盖依靠切换 重选到2G网来解决 河北关于智能天线的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覆盖效果 25 重选时延长 第三方路测数据显示 全国范围25 以上的未接通原因是位置更新 一半以上发生在TD 2G系统间重选过程中 技术标准TD 2G的重选时长在

10、6 10秒左右WCDMA GSM重选也有类似情况终端问题某些不完善终端的重选时长在20s以上不连续覆盖频繁的TD 2G系统间重选网优不足位置区和路由区的范围和边界需进一步优化注 TD 2G重选过程中 必须进行位置更新 数据业务还要进行路由区更新 而在位置更新完成前 用户无法进行主 被叫 26 重选时延长怎么解决 共LAC 减少位置更新 减少异系统重选 去除孤岛 连续覆盖 共MSC 减少鉴权时延 将尽量多的重选关系控制在一个MSC内 优化重选机制 待研究推进四川公司的研究很有可能有所突破 27 二期工程优化对TD质量的影响 TD二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4月1日 基站选址工作全部完成 基站开通工

11、作完成89 基站单站优化工作完成65 现网融合改造工作进入最后加速阶段 BSC MSCServer MGW HLR SGSN GGSN CG设备升级改造全部完成 网络部已部署实施TD三期城市BSC HLR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 计划于6月完成TD网络建设阶段难以保证TD漫游用户服务质量 单站优化 分片优化 不同厂家边界优化 全网优化 1 覆盖问题2 基本业务功能验证3 2 3G互操作等参数的配置 1 无线参数优化2 业务测试和网络配置优化3 2 3G互操作优化 28 什么是最影响工程期间质量的因素 是影响工程期间TD用户感知的最主要因素 2 3G邻区未配 漏配 错配 解决方法工程优化期间一定要使用

12、邻区生成工具 已开发完成 推动厂家尽快做出邻区漏配错配检查工具中兴设备已具备此功能华为设备承诺Q3推出 29 优化软件 自主开发了TD 2G邻区自动生成平台 改变了之前效率低下的只能人工通过两张地图比对的查找TD 2G邻区的方式 在中等规模城市工作效率可提升20倍以上 且基站规模越大 效率提升更明显 自动生成邻小区 TD创新永无止境 邻区自动生成工具 30 认真执行TD业务开放的网络质量标准 31 认真执行TD业务开放的网络质量标准 对于网络质量尚不达标的区域 应加快优化 确保质量尽快达标 正式开放业务前 应至少完成三次拉网式测试 确认网络质量是否符合开放业务的条件 网络部门应主动了解市场部门

13、所推业务对网络覆盖及质量的需求 优化过程中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先保证这些区域的网络质量定期向市场部门通报已经完成优化且达到 TD业务开放的网络质量标准 的区域 鉴于近期市场部将推出TD上网本业务 请各省抓紧进行相关测试 并于4月24日前向市场部门提供当前已经完成优化且达到 TD业务开放的网络质量标准 的区域以及HSDPACQT测试在这些区域内所测得的平均下载速率 在正式开通业务时 请各省公司关闭未达到 TD业务开放的网络质量标准 的区域的TD基站 对于所关闭的TD基站 进行闲时 0 00 7 00 优化 考虑到目前TD用户数量相对较少 建议本地正式开放业务前 暂时不关闭已开通基站 加快统一

14、优化 保证区域质量 及早完成区域优化以一期网优专家支援二期城市为契机 加快全网网络优化的速度 32 基于业务的切换 对必须开通 短时难以优化达标的小区开启本功能 会增加1 2秒接续时延 95 以上的呼叫能在被叫用户摘机前完成切换 通话结束后重选回TD网络会有10 16秒用户无法主被叫的时间 会增加10倍的系统间切换次数 但切换成功率可达到97 左右 测试期间无用户投诉对其它性能指标基本没有影响 方案基本可行 在现网进行了基于业务的切换性能测试 即 话音走2G 数据走TD 有副作用 是最后退路 控制比例 33 路测过程中 商用终端出现多次异常 测试终端表现比较稳定三星i688在室内测试过程中表现

15、良好 但在室外测试中表现糟糕 3月13日 15日网络部组织对进行了商用终端和测试终端的比对测试 商用终端测试结果分析 34 商用终端测量精度问题 DT8120 三星i688 酷派6268 说明 测试采用室内外定点 多终端放置同一地点 每隔30秒记录一次各商务终端接收到的场强RSCP值 测量电平均值越高 表明灵敏度越高 测量电平振幅和方差越小 则表明数据波动越小 越准确 结果表明 商用终端测量电平值普遍低于测试终端 而测量值变化 振幅 明显高于测试终端 并且存在着个体差异 对应在网络中的表现 就是商用终端信号较弱 切换较不准确 优化中难以控制适当的切换点 35 1 二三四环线覆盖图 众多覆盖较好

16、的地点均发生了终端异常问题 商用终端路测问题点覆盖图 36 测试时间 4月3日13 50 16 30测试方法 拨打IVR语音进行长保测试 以发现终端掉话问题测试结论 商用终端掉话7次 其中2次是网络原因造成的 网络问题29 5次是商用终端自身死机 测量信号陡降 切换慢等原因造成的 终端问题71 测试终端DT8130切换性能表现优于商用终端 本次测试结果由网络部 终端厂家 芯片厂家联合分析得出 对于其中有争议的问题 已通过商用终端和测试终端的同车同地点信号测量和切换结果得以确认 北京公司对长安街优化后 网络部又调集了最新版的终端 含 三新 版本 进行测试 网络部商用终端DT专项测试结果分析 37 终端切换时延长导致掉话的问题分析 邻区范围 测试分析过程中发现三星i688切换测量和切换执行的时间较长 上图为该终端在建国门附近掉话的图例说明 当时车辆在由东向西行驶 红色的小区为主服务小区 由于该终端切换时延长 未能及时切换 驶出邻区范围导致拖带掉话 注1 路测终端均能在邻区范围内正常切换 注2 由于终端测量能力有限 邻区不宜太多 邻区设置太多 会进一步影响邻区测量的时延 掉话点 38 多普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