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3996606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大全精选篇9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4 成本控制制度范文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有关成本费用的管理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订本成本制度。第二条 在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成本管理各环节中,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实现公司目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三条 成本控制,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分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第四条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建立成本中心。制定公司总部、分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各岗位或职工个人的“目标责任成本表”。第五条 在生产、技术、经营的全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1从市场预测、设

2、计、科研、工艺、试制等过程,进行成本预测、决算,确定目标成本,同时制订费用预算和成本计划,进行成本的事前控制。2从生产、制造等过程,实行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成本的差异,并将成本指标分解,进行成本的事中控制。3从销售、技术服务等过程,编制经营成果、成本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成本报表,并对目标责任成本及降低成本的任务进行考核分析,完成成本的事后核算。第六条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不得扩大和超过。对于乱挤成本、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的,财会人员有权力监督、劝阻,可以拒绝支付,并有权向总经理直至上级财务主管部门报告。第七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费用:为购

3、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以及有关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第二章 成本控制基础第八条 做好各种定额工作,要求数据完整、准确,达到平均先进水平。1产品的材料技术消耗定额应由技术部负责归口制订、管理。2产品的外购配套件消耗定额由设计部负责归口制订、管理。3设备的产品配件消耗定额由设备动力部负责归口制订、管理。4工具所消耗定额由归口部门制订、管理。5劳动工时定额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归口制订、管理。6成本费用及资金定额由财务部负责归口制订、管理。第九条 制订公司内计划价格,力求合理、稳定。一般在一年内不变,但每年要结合实际情

4、况调价一次,减少价差。1材料物资计划价格由供应部归口制订,由财务部统一管理。2工具计划价格由生产部归口部门制订,由财务部统一管理。3备品配件计划价格由设备动力部归口制订,由财务部统一管理。4工艺协作计划价格由生产计划部归口制订,由财务部统一管理。5产品劳务计划价格由财务部归口制订、管理。第十条 整理原始记录,做好统计工作,要求做到凭证完整、数据准确、报表及时。1生产原始记录格式应由生产计划部归口制订、管理。2技术原始记录格式应由技术部归口制订、管理。3材料物资原始记录格式应由材料物资部归口制订、管理。4设备动力物资原始记录格式应由设备动力部归口制订、管理。5财务成本原始记录格式应由财务部归口制

5、订、管理。6以上所有表单格式,由相应归口部门制订,印刷时则由财务部统一审核,总务部统一印制,最后交归口部管理使用。第十一条 配备好计量装置和流量仪表,要求做到计量科学、数字准确、计费合理。1材料物资的计量装置,由材料供应部归口购置管理。2三气、水、电的流量仪表,由设备动力部归口购置管理。3所有计量装置和流量仪表,由负责计量部门统一校正、维修管理。第十二条 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要求做到收发有凭证、仓库有记录、出公司有控制、盘存有制度,要保证账实相符。1材料物资的管理由供应部制订、管理。2设备及备件的管理由设备动力部制订、管理。3 在产品、半成品的管理由生产计划部制订、管理。4产成品的管理由销售

6、部制订、管理。5家具用具的管理由总务部制订、管理。6所有财产物资由财务部负责统一核算管理。第三章 目标成本第十三条 目标成本,是为了某一产品在一定时期所要求实现的成本水平。发展新产品和改造老产品,都应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要从产品设计入手,事前控制产品成本水平,使产品既保持其应有的功能,又能体现最低的成本。第十四条 目标成本管理的程序是,依据市场调查和经济预测及企业的目标利润,提出单位产品的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设计产品耗用材料与工费的限额。第十五条 目标成本的制订,采用下列公式: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销售价格应纳税金目标利润1预测销售价格工作由销售部门负责,在市场调查和经济预测的基础上进

7、行预测。2目标利润是企业在计划期必须努力实现的利润水平,由财务部负责,目标利润应根据企业预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加以确定。第十六条 在产品投产前,应通过对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开展价值工程,选择最佳方案,从而制订目标成本。价值与功能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如果要使产品保持应有的功能,同时又体现最低的成本,必须从改善功能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想办法,其途径是:1功能不变,而成本降低。2成本不变,而功能提高。3功能提高,同时成本降低。4功能略有下降,同时成本大幅度下降。第十七条 目标成本制定后,应以财务部为主,会同生产、技术、劳资等部门进行分解和分配,作为设计、工艺、试制、投产等过程的主要经济

8、数据加以控制,并成为全体员工努力实现的目标。1按料、工、费等项目进行分解,分配给设计、工艺等技术部门以及生产、人力资源等部门。2按产品的部件和关键性零配件进行分解,分配给设计、工艺和科研等技术部门。3按可控制的现行成本进行分解,分配到各个部门、分公司、车间和班组。第四章 成本计划第十八条 成本计划的编制。1应以目标成本为方向,定额成本为基础,以切实地降低成本作为保证,形成先进可行的成本指标体系。2对有关业务计划(销售、生产、采购、人工等)和财务计划(现金、费用预计财务报告表等)进行试算平衡,使成本具有可操作性并达到先进水平。第十九条 成本计划体系。1年度成本计划,应该在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中

9、的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以及降低成本措施方案的基础上,以固定费用预算、生产费用预算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作为重点。2季度成本计划,应以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和分公司、车间及部门的成本计划为重点。3成本计划的编制工作,应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销售、技术、生产、计划、供应、劳资等部门应给予密切配合参与制订。4年度和季度的成本计划草案,由总会计师审查后,提交总经理批准,然后通知全公司执行。第二十条 成本计划的程序。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中的销售目标、利润目标、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预测进行平衡,从而确定计划期内产品成本的控制数字。2制订计划期内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包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10、新材料以及改进经营管理等以节约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的措施。3以成本计划控制数字范围和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制当期固定费用计划。同时拟订压缩主要产品的工、料消耗的计划指标,并据以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预算。第二十一条 成本计划的内容。1降低成本措施方案或增产节约的措施规划,包括技术革新、改进技术、降低消耗、修旧利废、改制利用、提高工效、降低废品、通力协作、增加销售、改进管理等多种增收节支措施。2固定费用的预算,包括基本固定费用和半固定费用预算。按销售目标和目标利润,进行“本量利分析”,用以确定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控制数字。对半固定费用与产值变动的关系,应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并确定相关比例。3

1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主要产品成本包括商品产品和自制自用的产品成本。工、料消耗,以原有的定额作为基础,并依据降低成本措施加以压缩。4按主要产品和成本项目分别编制产品成本计划。5生产费预算,即以固定费用预算和按产值确定的变动费用为基础,控制生产费用总额。调整计划期内在产品等的增减数额后,即反映出当期产品计划成本。6制造费用预算,按照规定的项目,同时考虑计划期内产量可能发生的变动,从而编制出一套能适应多种产量的制造费用的弹性预算。第五章 定额标准成本第二十二条 定额标准成本,即以材料技术消耗定额、劳动工时定额及费用预算定额为定额标准用量,以材料计划价格、每工时计划工资率、每工时计划变动费用分配率为

12、计划标准价格,所计算出的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第二十三条 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定额用量计划价格 式(1)直接人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资率式(2)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费用分配率式(3)固定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式(4)产品定额成本式(1)式(2)式(3)式(4)式(5)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成本差异定额变更式(6)第二十四条 以定额成本作为依据,按毛坯、加工、装配等车间,分公司计算出各生产步骤的分步成本,据以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具体计算如下:毛坯包括铸、锻、板、原材料件,加工包括重

13、大件、中小件和加工件,装配包括各种产品的装配。其计算公式如下:原材料定额成本定额用量计划价格式(7)毛坯件加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费率式(8)毛坯件全部定额成本原材料定额成本+毛坯件加工定额成本式(9)加工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费率式(10)加工件全部定额成本毛坯件全部定额成本+机加工定额成本式(11)装配定额成本定额工时计划工费率式(12)装配全部定额成本式(5)+式(6)+外购配套件定额成本+包装及其他材料定额成本式(13) 产品定额成本装配全部定额成本式(14)第二十五条 按下表,选择适用的控制制度。成本类型适用的控制制度变动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弹性预算直接材料直接

14、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成本协商后的固定预算根据专门决策预算而制订的固定预算配置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 第六章 成本差异分析第二十六条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按下式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计划价格(实际用量定额用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第二十七条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按下式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计划工资率(实际工时定额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计划工资率)第二十八条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按下式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

15、率差异计划变动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定额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计划分配率)第二十九条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按下式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计划固定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定额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开支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第三十条 成本差异的有利和不利界定。凡实际成本大于定额成本均为超支、不利因素,上式差异分析为正数;凡实际成本小于定额成本的为节约、有利因素,上式差异分析则为负数。第三十一条 成本差异的量差和价差。发现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而发生偏差时,就需要分析成本差异的量差和价差,以便进一步查明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以控制成本超支和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