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99645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设备点检的概念及管理体系(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点检管理 2009 11 培训内容 第一章设备点检的概念第二章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第三章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第四章点检实施第五章点检方法第六章精密点检与劣化倾向管理第七章设备定修管理第八章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步骤与措施 第一章 设备点检的概念 设备点检的概念 点检的构思把 按照 预防医学 的观点 采用 五定 的方法对婴儿进行健康管理的管理方法 运用到设备管理中来就是点检的基本构思 以防为主 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 点检的定义 在全员维修思想的指导下 按照 五定 的方法对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 设备点检工作的 五定 内容 定点 设定检查的部位 项目和内容定法 确定点检检查方法定标 制订维修标准定期 设定检

2、查的周期定人 确定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设备点检的类型 岗位日常点检 专业定期点检 精密点检 第二章 设备点检管理体系 完善的设备点检管理体系 要实现对设备的一生管理 抓住二项结合 实行三级点检 建立四大标准 构筑五层防护线 降低六大损失 加强七项重点管理 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 设备一生管理 依据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 实行以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的管理称设备一生管理 二 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况完好 并不断提高其技术素质 从而获得最好的设备输出效果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 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只有技术管理

3、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才能获得设备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 实行三级点检制度 第一级 岗位日常点检 点检制的基础第二级 专职点检 点检制的核心 第三级 精密点检 设备点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四 建立四大标准 四大标准包括维修技术标准 点检标准 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 是对设备进行点检 维护 修理 技术管理等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与重要技术依据 五 构筑设备的五层防护线 1 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2 专业点检员的专业点检3 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4 设备技术诊断5 设备维护修理 六 降低六大损失 机器故障 换线 速度下降 质量缺陷 不良品 计划外停机 七 加强七项重点管理 1 点检管理 2 定修管理 3 备件管理

4、 4 维修费用管理 5 安全管理 6 故障管理 7 设备技术管理 第三章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由维修技术标准 点检标准 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 简称 四大标准 一 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是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订的维修基准 维修技术标准的内容 设备或装置的简明示意图 零部件的技术性能 构造 材质等 零部件的维修或更换周期 对零部件的图面尺寸 装配间隙 允许磨损量的范围或劣化极限容许值制定标准 二 点检标准 在点检标准中 详细规定了点检作业的基本事项 使所有的检查点都做到了 五定 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点检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对点检对象设备进行了 五定 点

5、检部位与项目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和劣化并且需按点检管理的地方 点检内容点检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大要素机械设备的点检十大要素 压力 温度 流量 泄漏 给油脂状况 异音 振动 磨损或腐蚀 裂纹或折损 变形或松弛 电气设备的点检十大要素 温度 湿度 灰尘 绝缘 异音 异味 氧化 连接松动 电流 电压 点检方法 用视 听 触 味 嗅觉为基本方法的 五感点检法 借助于简单仪器 工具进行测量 定法 用专用仪器进行精密点检测量 点检状态 静态点检 设备停止时 动态点检 设备运转时 点检判定基准 定性基准 定量基准 点检周期依据设备作业率 使用条件 工作环境 润滑状况 对生产影响的程度 其他同类厂的使用实绩和设备制

6、造厂家的推荐值等先初设一个点检周期值 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和实绩经验的积累逐步进行修正 以使其逐渐趋向合理 点检分工 操作点检 运行 或维护 点检 专业点检 三 给油脂标准 给油脂标准中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 包括了 润滑五定 定点 定质 定量 定时 定人 的全部内容 1 给油脂标准的主要内容 给油脂部位 给油脂方式 油脂品种牌号 给油脂点数 给油脂量与周期 油脂更换量及周期 给油脂作业的分工 五官法 点检重点 用眼睛 设备名称 年月日 五官法 点检重点 用耳朵听 用手摸 用鼻子闻 设备名 年月日 四 维修作业标准 维修作业标准是检修责任单位进行检修作业的基准 也是确定修理工时及修理费用的

7、依据 1 维修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修理项目的作业区域 设备名称 作业名称 作业标准 作业条件 作业工时 作业人员 使用工器具 保护用具 备件材料的要求 作业网络图 作业顺序说明 作业要素 项目 作业内容 技术要点 安全要点 维修程序图等 2 作业网络图的绘制 编制时首先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项目 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 尽量采用平行作业 以扩大施工面 缩短工期 第四章 点检实施 一 点检作业实施前的基础工作 1 划分点检区域2 确定点检对象设备3 对设备进行 五定 编制点检 四大标准 4 制订点检计划5 编制点检路线图6 编制点检检查表 点检的准备 二 日常点检活动的基本工作 检查 清扫 给油脂

8、 紧固 调整 整理和整顿 简单维修和更换 三 专业点检 1 专业点检的主要内容 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设备解体检查 劣化倾向检查 设备的精度测试及系统的精度检查 调整 油品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 添加 零部件更换及劣化部位的修复 点检制的核心 四 现场设备点检管理 1 点检管理的现场五大任务 保证设备 四保持 外观整洁 结构完整 性能精度 自动化程度 按计划修理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降低设备故障率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创建文明班组 创造良好的现场工作环境和氛围 确保安全第一 实现设备事故为零 第五章 点检方法 点检管理的PDCA循环 点检工作的实施应以点检为核心 按照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 实行闭环

9、的规范化管理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PDCA循环的4个阶段和8个步骤 计划 P 实施 D C A 检查 处理 找问题 找原因 找要因 订计划 实施 检查 总结经验 提出新问题 8个步骤 4个阶段 点检管理的PDCA循环 P 计划 第六章 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 一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主要是利用精密仪器或在线监测等方式对在线 离线设备进行综合检查测试与诊断 测定设备的某些物理量 及时掌握设备及零 部件的运行状态和缺陷状况 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及劣化趋势 以判断其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 这种点检方式称为精密点检 1 精密点检的常用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 振动和噪声诊断技术 油液监测分析技术 温度

10、监测技术 应力应变监测技术 表面不解体检测技术 电气设备检测技术 二 设备的劣化 设备原有功能的降低及丧失 以及设备的技术 经济性能的降低 都称为设备的劣化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机械磨损 疲劳裂纹 塑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腐蚀 蠕变 元器件老化等 三 加速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 润滑不良 2 灰尘沾污或异物侵入 3 螺栓松驰 4 受热 5 潮湿 6 保温不良等 四 设备劣化的预防对策 1 预防或延缓劣化2 测定劣化3 消除劣化 五 设备容易发生劣化的部位 1 机械设备的劣化部位 机件滑动工作部位 机械传动工作部位 机件旋转工作部位 受力支撑及连接部位 与原料 灰尘接触 粘附部位 受介质腐蚀 粘

11、附部位 2 电气设备的劣化部位 绝缘部位 受介质腐蚀部位 受灰尘污染部位 受温度影响部位 受潮湿浸入部位 六 劣化倾向管理 观察对象设备故障参数 定期对其进行劣化量测定 找出其劣化规律 控制该设备的劣化倾向 定量掌握设备工作机件使用寿命的管理叫做劣化倾向管理 劣化倾向管理的实施步骤 选题 确定劣化倾向管理的对象设备和管理项目 对其进行劣化倾向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确定其被测试的部位及实施周期 实施 选择测试工具和测试时间 定量测定管理项目的劣化量 做好数据测试记录 绘制检测劣化曲线 建立图表台帐 分析劣化规律 检查 修正和完善 效果分析和实绩评价 第七章 设备定修管理 一 定修的概念对规定的设

12、备按事先制定的时间准时对设备进行维修 二 定修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生产要求和设备需要 统筹安排计划修理 对修理工程实行标准化程序管理 定修五要素 定修周期 定修时间 工序组合 定修日期 修理负荷 四 点检与定修的关系 定修中检修计划的立项主要来自于点检结果 如果只进行点检而不进行定修 点检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不进行点检 定修也就无法进行 第八章 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步骤和措施 一 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步骤1 统一思想 点检知识导入 2 制定点检定修管理制度和全面推进规划 3 落实点检检查人员 4 落实点检 五定 编制及完善四大标准 5 进行点检员综合知识及专业知识培训 6 制定检修维护人员的职责 7 实行点检定修规范运作 实现PDCA循环管理 8 建立健全日常点检机制 向全员设备管理迈进 9 实施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开展预知维修 二 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措施1 提高点检管理意识 不断完善点检机制 2 深入开展全员维修 3 制定点检相关表格和预定目标值 4 积极开展定修 使点检与定修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体制 5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提高人员素质 谢谢 小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