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995075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第四代研发到开放式研发教材(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研發管理的新趨勢 由第四代研發到開放式研發劉常勇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http cm nsysu edu tw cyliu 研究與發展的活動範圍 發現與探索實驗 發明 科學可行性 技術可行性與效益分析 技術研發 試產 產品規格設訂 工程驗證與市場效益分析 量產 非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 技術 科學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產品開發 產品概念與設計 不同世代研發管理的特性 不同世代研發管理的特性 續 上述分類架構採用Roussel Sead Erickson 1991 pp 31 39 BellLab研發電晶體的歷程 一些BellLabs的科學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裝置來取代電子真空管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該如

2、何做 1936年 MervinKelly被任命為BellLabs的主管 他上任後建立一支研究團隊設法尋找可以取代電子真空管的方法 當時量子力學 quantummechanics 正成為物理學界的新顯學 Kelly感覺這個新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電子在物質中的行為 而可能帶來新科技發現的機會 Kelly認為如果將量子力學理論應用在某些半導體材料 例如鍺 germanium 矽 silicon 等 將可能對於如何取代電子真空管的問題提供一些答案 BellLab研發電晶體的歷程 經過長達近二十年的時間 電晶體才被BellLab的科學家成功研發出來 AT T獲得了電晶體技術的專利權 並且生產製造這項零件供自

3、己的設備使用 但也同時將這項技術授權給其他企業 後來 電晶體帶給日本消費性電子公司極高的效益 這也是AT T當初未曾料及的 雖然AT T在法律上可以完全獨佔電晶體的技術專利 不過似乎AT T並未知覺電晶體的龐大市場潛力 同時消費性電子產品也不是AT T有興趣進入的市場領域 顯然由技術驅動 Technologypush 的創新 縱使能夠成功的開發新技術 也不代表就能知覺這項新技術的用途 以及其可能潛藏的龐大市場機會 不同世代研發管理的特徵 第一代研發管理 經由科學研究的突破 來帶動市場創新的機會 第二代研發管理 強調研發專案管理的效率 第三代研發管理 在企業經營策略與競爭策略引導下 將研發與市場

4、結合起來 有目的 有計畫的從事創新 更多的專注在滿足現有市場客戶需求 強化現有市場的競爭力 並進一步延伸現有技術與產品路徑 technologiesandproductsroadmap 因此是屬於持續性創新 sustaininginnovation 第四代研發管理 超越現有技術領域與現有市場範圍 採取開放式創新的研發策略 採取領先創新的競爭策略 因應創新的組織結構 因應創新的管理流程 因應創新的資源配置與評估方式 因應創新的知識管理模式 因應創新的知識產權管理模式 因應創新的市場策略 第一代研發管理由科學家主導的研究發展 開始的時後並未有明確的商業目的 科學與技術創新 市場創新 第二代研發管理

5、以現有市場與技術領域為研發創新之重點 科學與技術創新 市場創新 第三代研發管理積極向外擴大現有市場與技術創新的領域範圍 科學與技術創新 市場創新 第四代研發管理以新興科技 新興市場 以及新事業開發為創新之重點 科學與技術創新 市場創新 新科技新市場新事業 第四代研發管理的特性 將技術創新視為創造策略性優勢的重要手段 提昇研發管理至經營策略的核心層次重要內容包括創新管理 知識管理 策略性科技管理 知識產權管理 風險投資 技術資源管理 國際技術移轉與策略聯盟 等等 技術策略主導企業發展 領先創新與發展核心技術能力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 高層主導技術策略規劃技術創新投資被視為策略性知識資產 必須以持

6、續擴大技術創新投資規模來維持企業成長與競爭地位以破壞性創新改變競爭方式與經營模式強調團隊式專案組織 並建構Hyperlink形式的知識庫技術創新重視時間與速度的競爭 較多採取攻擊者策略技術創新能充分靈活運用技術合作 技術授權 技術移轉 交易 購併 策略聯盟的手段運用全球化市場與全球金融體系增加技術創新的投資報酬率 如何提升研發的生產力 如果企業不打算增加任何研發預算 但希望產品創新成果增加一倍 請問要如何做 如果公司不打算增聘高級研究人才 但又想擴大高級技術研發的規模 該如何是好 如何增加研發投資的回報率 如何減少研發投資的浪費 如何讓研發成果為大學帶進更多的收益 傳統的觀點 研發支出是一種費

7、用 因此能省則省 研發支出是一種投資 可以創造無形資產 因此應積極投入 研發本來就具有高度風險與不確定性 因此無法適當評估他的績效 研發具有高度的專業性 因此不適合採取一般的業務管理原則 企業需要建立自主的研發能力 研發目的是為了滿足企業本身新產品開發的需求 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但是研發成果大部分都難以成功的商業化 TheClosedInnovationModel Research Development TheMarket ResearchProjects BoundaryOftheFirm TheOpenInnovationModel Research Development Curr

8、entMarket ResearchProjects BoundaryOftheFirm NewMarket 封閉式與開放式創新在觀念上的差異 封閉式創新盡量設法將最優秀的研發人才延攬到公司來研發創新成果必須一切依賴自己的投入唯有靠自主創新才能領先進入市場領先創新才是市場的贏家掌握關鍵技術或專利 才能擁有市場競爭優勢以控制專利的方式來排除市場競爭 開放式創新盡量與市場上優秀的研發人才 團隊 建立合作關係有效的創新應該是能充分結合外部與內部的研發資源 並不需要一切靠自己創新利潤不一定需要依賴自主創新有效率的創新模式比較領先創新更能夠替企業創造利潤如果知道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內部與外部的技術資源 我們

9、將更具有競爭優勢充分運用技術授權來發揮專利的市場價值 並且積極自市場移轉所需要的技術專利 OpenInnovation的運作模式 現有市場 技術收益 內部創業 內部研發 產學合作 向全球搜尋創新源 技術購併 風險基金政府資源 研發聯盟 新市場開發 技術移轉 研究 發展 Openinnovation的運作特徵 向全球搜尋技術創新源擴大技術收益購併與移轉技術強化研發聯盟推動產學合作運用風險基金與政府資源鼓勵內部創業 案例分析 IntelLucentIBM 英特爾 Intel 案例的背景 英特爾 Intel 是一家成立於1968年的半導體公司 三位創辦人GordonMoore RobertNoyce

10、 以及AndrewGrove均來自於快捷半導體 FairchildSemiconductor 當時他們都已經是半導體界的資深經理人與工程師 由於不滿Fairchild高層的保守營運態度 因此決定離職自立門戶 創立Intel這家公司 2001年的Intel 營業額已高達265億美金 在全球各地擁有83000名員工 公司的市值更高達2100億美金 有人說英特爾的成功 並不是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 而主要是採取了正確的商業模式與明智的研發創新策略 英特爾的開放式創新戰略 before1980s CopyexactlystrategyFastfollowerstrategyIncrementalinnov

11、ationstrategy 英特爾的開放式創新戰略after1980s 發展三大研究中心 由快速跟進者到技術領先者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設置戰略目的風險投資部門From IntelInside to ThinkIntelEverywhere ComponentsResearchLab 重點在研究製程技術 因此Intel的CRL研究中心除了與主要製造設備廠商緊密的合作 同時也自大學 研究機構 半導體產業研發聯盟 sematechresearchconsortium 等處取得先進知識 IC產業的特性是製程技術會密切影響到產品創新能力 因此Intel很積極的搜尋外部知識來源 並將外部知識與其內部研究專案相

12、互結合 目的是為強化Intel自身的製程創新與生產製造能力 MicroprocessorResearchLab 主要研究Intel的核心產品技術 微處理器 是Intel研發資源主要投入之處 因此在運作上比較接近一般企業的中央實驗室 不過Intel仍然很重視外部知識的取得與運用 例如Itanium64位元微處理器的架構技術是源自於惠普公司 並且運用所購併DEC公司的製程技術設備來進行生產 IntelArchitectureLab 主要是研究與設計產品系統架構 因為Intel的微處理器將會是這些產品系統的關鍵零件 Intel希望能主導產品架構的發展 使得Intel的關鍵零件不可或缺 可想而知 這個

13、實驗室將大量的採取策略聯盟 大量的引進外部的知識與創新成果 Intel也需要具備系統整合的能力 IAL與外部互動的目的是為促成合作與發揮Intel的影響力 這與CRL與外部互動目的是為了取得外部知識 是有顯著的不同 英特爾三大研究中心的定位 由快速跟進者到技術領先者 Intel也成立研究委員會 Intel sResearchCouncil 成員包括高階主管 資深科學家 各研究部門的代表人 這個組織制訂許多有關如何運用外部研究資源的政策 他除了負責Intel對外合作專案的重要決策 同時更將重點放在如何將外部研發資源與內部研究活動加以結合 以有效擴大Intel的研究產出 Intel除了經常舉辦內部

14、的技術交流與發表會議 並利用知識庫平台來分享研究成果 目的也是為了結合Intel不同部門 不同地區的知識成果 並經由溝通來促進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發機制 Intel每年也會舉辦技術論壇 邀請業界與學術機構共同參與 彼此交流與分享研究心得 當然也藉此擴散Intel的影響力 建立Intel在產業技術創新的盟主地位 這對於Intel主導產業技術規格訂定也會頗有幫助 積極推動產學合作 Intel在更有效的取得大學研發成果與基礎研究知識 因此在美國三個在主要微電子科技領域居於領導地位的大學邊 U C Berkeley U ofWashington andCarnegieMellonU 設置小型研究中心

15、lablet 並借調學校教授還主持該研究中心 這種小型研究中心主要設置目的是為了與大學發展緊密關係 更充分的掌握大學的研究資訊 並且藉由委託研究 產學合作研究 師生交流等手段 可以及時大量的取得一流的基礎研究成果 在2000年 Intel委託300多項研究計畫給大學與研究機構 金額高達一億美金 這種對外交流與向外部取得知識的範圍已經不侷限在美國 英特爾在中國 俄羅斯 以色列均設有研究單位 委外計畫也包括11個國家的知名大學 Intel對於委外計畫的管理也不僅侷限於計畫發包與驗收 通常Intel會指派資深工程師參與委外研究計畫 或密切與大學研究機構互動 也鼓勵執行Intel委託計畫的學術機構主動

16、使用Intel的研究設施 這種密切的互動除了可以使Intel自大學與研究機構獲得更多的創新知識與研究成果外 也有助於自外部延攬優秀的人才 英特爾的風險投資部門 IntelCapital 風險投資是英特爾取得外部技術資源的重要管道 英特爾將風險投資視為一種策略性投資目的 也就是利用風險投資手段來達成企業的策略目的 strategicgoal 這與一般專業風險投資機構主要追求財務報酬目的 financialgoal 是有顯著的不同 IntelCapital的創辦人LeslieL Vadasz 同時也是英特爾研發部門的負責人 由此看似矛盾的雙重角色 就可以知道英特爾是企圖利用IntelCapital的外部投資活動來增益其內部研發成果的價值 風險投資的範圍領域 IntelCapital搜尋投資對象包括三大範圍領域 供應練 withinsupplychain 價值網絡 withinvaluenetwork 新技術領域 emergingtechnologies 供應練的投資對象主要為材料 設備供應 與製程技術有關的新創公司 目的是為了強化Intel的供應來源與製程技術能力 價值網絡的投資對象就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