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3993987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中美关系为例 夏立平内容提要美国从冷战时期开始就逐渐发展起一套危机管理的理论、机制和方式。中美危机管理是美国在国际政治中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在中美危机管理中既运用其一般意义的危机管理理论和机制,也有一些独特的指导思想和方式。这些对中美危机控制的实践有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在实践中都积累了一些危机管理经验,并开始建立某些危机管理机制。由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两国现有危机管理机制差异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与适应。影响中美危机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实力对比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危机的结构、各自国家的对外战略、国内政治因素、盟国和盟友关系

2、、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关键词:美国外交/中美关系/ 危机管理/ 比较研究冷战期间,美国逐渐发展起一套国际政治中的危机管理理论、机制和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间曾多次发生各种危机和武装冲突。当前,中美之间在经济、安全等领域拥有广泛和重要的共同利益,这是两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中美之间仍存在爆发危机的潜在可能性。对美国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并以中美关系为例,有助于防止和解决两国之间将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一美国的危机管理理论与机制(一)危机管理理论大体说来,美国关于国际政治中的危机管理理论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危机既存在危险又存在机会,但其内部对危机管

3、理的目标认知不同。欧文杨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危机是一个被看作发生高度紧张事件的互动过程,其特征为:正常的政治流程被突然打断、持续时间短、发生暴力的可能性上升,以及对国际政治中的某些系统(或关系样式)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注释】Oran R. Young, The Politics of Force: Bargaining during Superpower Crisi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8), p.15.【注尾】另一位美国学者提出:国际危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一场对抗,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其间,参与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被认为大大增加。【注释

4、】Phil Williams, Crisis Management: Confrontation and Diplomacy in the Nuclear Age (London: Martin Robertson & CO. Ltd., 1976), p.25.【注尾】关于危机管理的解释,一种观点将危机管理等同于和平地解决冲突,认为它的成功完全取决于能否避免战争。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是考拉贝尔【注释】Coral Bell,The Conventions of Crisis: A Study in Diplomatic Managemen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5、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71).【注尾】,认为危机本身是真正的敌人,并主张由于核武器具有的大规模毁灭能力,因此在核大国之间,必须避免高度的冒险;任何一方在采取新的行动前须权衡是否由此可能导致战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应该选择较少危险的行动;各参与方在消除战争危险和使事态恢复正常的任务方面有共同利益,实际上是伙伴。第二种观点学派将危机管理看作是争取赢的过程,其目标是迫使对手让步,并在国际上进一步推进己方的利益。这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欧文杨,其代表作是实力政治:超级大国危机期间的讨价还价【注释】Oran R. Young, The Politics of Force:

6、 Bargaining during Superpower Crisis.【注尾】 他认为,危机是增进己方利益的机遇,敌对国家而不是危机本身是敌人。他主张,一方在采取新的行动前必须先以能否迫使对手屈服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为了达到预期的结果而需要采取更大的冒险行动,就应该这样做;危机管理的作用是怎样迫使对手做出最大的让步,而己方只做出最小的让步。第三观点取中间路线,把危机管理定义为赢得一场危机,同时将危险和冒险限制在双方所能忍受的范围内。 【注释】William R. Kintner & David C. Schwarz, A Study on Crisis Management (Philade

7、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1965), Appendix B, p.21.【注尾】并提出,危机管理是达成一个能为双方所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诉诸武力。【注释】Leslie Lipsons definition about crisis management, quoted in Crisis Management or Crisis Prevention, NATO Letter (AugustSeptember 1966), p.14.【注尾】 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金特纳、大

8、卫斯瓦兹和莱斯利利普森等,代表作是威廉金特纳和大卫 斯瓦兹1965年发表的著作危机管理研究【注释】William R. Kintner & David C. Schwarz, A Study on Crisis Management.【注尾】。他们强调,在一场危机中,双方既想达到各自的目的,又将减少危险和避免灾难作为优先考虑,因而危机管理的实质是平衡和调和上述多种因素。【注释】Phil Williams, op.cit., p.29.【注尾】其原因是,核大国避免使它们之间发生的危机升级为核冲突是其共同利益所在,而且即使它们因某个问题而发生危机,但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利益交汇点。在实践中,美国在对

9、付与中小国家的危机时,往往采取第二种观点主张的政策。而在发生与核大国的危机,特别是这些利益不危及美国关键利益的情况下,往往采取第三种观点的政策。2主张争取从战略理性出发进行危机管理,但认识到危机中的决策不可避免地受到决策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难以实现全面理性。一些学者认为,一国政府在危机中的决策是理性的、逻辑的推理与非理性的压力和影响的混合物。【注释】Phil Williams, op.cit., p.65.【注尾】从理论上来说,理想的危机决策是战略理性(Strategic Rationality)或全面理性(Comprehensive Rationality)的。而战略理性必须符合以下

10、几条标准:(1)对外政策由有控制力的才智所指导,即存在单一的决策机构,能够使其主要价值和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以积极和系统的方式加以推进。(2)这样的决策机构由有强烈责任感和在竞争与高度危险的环境中保卫与推进国家利益的政治家和官员组成。(3)在危机中开始实行特别的战略之前,决策者必须非常仔细考虑其他国家可能的反应,即在清醒地计算利弊得失和对手行动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做出政策选择。(4),将对外政策放在国内政治之上,即决策者根据理性和逻辑的预测而不是根据非理性的内部压力来制定决策。但在现实中,战略理性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包括决策政治在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避免地有偏差,也不可能达到全面理性,而是理

11、性的程度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美国政府的实际决策过程中,美国领导人有时会犯因偏见和傲慢而导致的错误,如夸大中国威胁或过高估计自己实力、过低估计中国捍卫自身国家利益的决心等。例如,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认为,中国的国家利益不会由于美国占领的行动或将其与南朝鲜统一的计划而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他们低估了中国对美国占领朝鲜的担心的严重性,【注释】Phil Williams, op.cit.,p.187.【注尾】因此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严正警告,派美军越过三八线接近中朝边境。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更是表现出严重的偏见。1950年10月5日,杜鲁门总统在威克岛会见麦克阿瑟和其他美军

12、高级将领。麦克阿瑟在向杜鲁门汇报朝鲜战局时说,中国在中国东北集中了40万军队,但根据我的专业知识判断,在联合国军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会蠢到派遣大规模常规部队到朝鲜前线。因为中国军队的主要力量在到达平壤前就会遭遇联合国军空军的重创,并被消灭。【注释】韩国国防部战争史编辑委员会:朝鲜战争,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翻译和出版,1988年第1版,第一卷,第4页。【注尾】在场的美军高级将领没有人对此表示异议。麦克阿瑟向杜鲁门保证:我敢肯定我们能赢得朝鲜战争,这场战争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第8军将在圣诞节前从朝鲜撤到日本,最迟将在1951年1月进行选举以正式实现朝鲜的统一。当杜鲁门提出中国或苏

13、联干预(朝鲜战争)的可能性时,麦克阿瑟回答说:非常小。【注释】同上书。【注尾】相比之下,当时美国在对待苏联的态度上比较谨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韩国的军事支持开始时仅限于空军和海军的支援。同时,美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发函件,要求苏联政府保证对这场未经挑衅和未经授权的进攻不负有责任,并使用其对当局的影响力促其立即撤退入侵的部队。【注释】同上书,第110页。【注尾】在苏联政府表示苏联已经比美国还早从朝鲜撤军,并重申其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传统原则和表示坚持不允许其他外部势力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则后,美国政府认为这显示苏联不愿意直接卷入朝鲜战争,因此下决心派遣大规模地面部队进入朝鲜作战。【注释】韩国国防部战

14、争史编辑委员会:朝鲜战争,第111页。【注尾】3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实行胡罗卜加大棒政策,既向对手进行武力威胁和施加强大外交压力,又用某些好处来诱使对方作出让步。在与美国有关的国际政治危机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一方面出动大批海、空军力量对古巴进行封锁,另一方面又以承诺不入侵古巴作为交换条件,并答应撤除部署在土耳其针对苏联的导弹。又如,在1993至1994年朝鲜核危机中,美国一方面威胁要对朝鲜进行制裁,甚至威胁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袭击;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以轻水反应堆来取代朝鲜的石墨减速反应堆、在轻水反应堆建成前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原油、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等

15、作为交换条件。4在必要时奉行有控制的升级理论和有限的边缘战略。在国际政治危机中,美国经常根据需要和可能而采取有控制的升级理论和有限的边缘战略。有美国学者认为,升级(Escalation)概念是健全的危机管理的核心,升级可能是有效解决一场冲突局势的唯一方法,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将危机)升级到最有利的地位但同时限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注释】William R. Kintner and David C. Schwarz, A Study on Crisis Management, Appendix B, p.3.【注尾】菲尔威廉姆斯提出,深思熟虑的升级包括了非理性的理性(Rationalityof irrationality)策略的因素;升级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地造成对手震惊、疑虑、迷惑和害怕。【注释】Phil Williams, Crisis Management: Confrontation and Diplomacy in the Nuclear Age, p.147.【注尾】他主张,在危机中,一方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