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3399273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驻村扶贫故事精选5篇【篇一】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可能有很多种,能把一个人和一个完全陌生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家庭联系得如此紧密而又如亲人朋友般的,或许只有扶贫了。2017年,xxxx干部开展了全体驻村工作,我被安排到xx嘎查担任第一书记。我叫xx,1986年分配到xxxx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兽医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受到上级表扬,特别是在扶贫工作中牲畜防疫工作中表现积极,受到牧民群众的好评和领导的一致认可。2017年我成为了xxxxxx嘎查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刚开始,工作不够熟练,很多政策性文件都比较陌生,和工作压力大,通过驻村期间边工作边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方面表现突出

2、。至驻村发来我积极参脱贫攻坚工作,明确责任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通过认真鉴别和核查,实现了贫困户建党立卡,人员精准识别,杜绝了人性扶贫、关系扶贫、等现象的发生,把国家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在贫困户身上和正确的扶贫方向上。为了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了解查看与贫困户倾心交谈,疏通了贫困户思想上的顽疾,动员贫困牧户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寻找新的谋生出路,实现自力更生、自立自强在我的积极引导下部分贫困户打消“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主动利用自身能力积极谋生。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贫困户赵补才家中,看到破旧的老屋,潮湿的地面,窘迫的生活时

3、,我的心猛地一颤。通过走访后,我知道了他的具体情况。赵补才因为年龄大,一直没有危房改造,一直居住在多年的老屋中,嘎查里及时给他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又经过正常程序申报后,将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该享受的医保、养老保险等政策都及时让他享受了。情况了解清楚后,作为第一书记,我和嘎查干部立即从改善他的居住和生活情况方面着手开展工作。首先我和嘎查里为他制定了兜底保障措施,积极申请临时救助,为他争取了民政救灾棉被、衣物等发放给他。同时与他的子女取得联系,让他们每月用赵补才的低保和贫困救助等收入及时购买粮油和换季衣服,送给赵补才,如果有困难,可以跟我联系,也可以直接跟嘎查两委联系,我们都会及时提供帮

4、助。一年下来,他家中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在2017年的人均收入核算中,总收入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对于居住环境,针对他家老屋陈旧,返潮严重的情况,我和嘎查两委反映后,嘎查两委立即与xx政府各相关部门联系,积极为他争取危房改造重建名额,申请临时救助款项。经过多方奔走,特别是在xx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嘎查里用危房改造的政策资金加上民政救助的款项,为老赵建造了新居。2018年8月初,我和干部一起去走访老赵时,他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站在宽敞明亮的新居门前,看到我们时,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拉着我们参观他的新房子。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们也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和欣慰感。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认真踏实、

5、责任心强、干一行、爱一行,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多少个日夜在一盒盒的整理健全完善的扶贫档案,多少个烈日走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2019年,扶贫工作任务紧,我有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家,不是在填报各种信息系统、整理档案,就是在贫困户家里宣传政策、了解情况,不是为干部们答疑解惑,就是在不断钻研政策知识,看到我的时候,总是感觉在不停的跑来跑去的忙碌着,见不到他闲暇的片刻。有一次,上级任务比较紧,为了按时按点完成任务,我和同事们连着下了三天乡,晚上10点多才披星戴月的赶回单位,然后随便吃点东西继续整理带回来的资料。面对这些紧张复杂的扶贫任务,我始终没有一句怨言,始终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工

6、作踏实认真,积极主动,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扶贫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有着一股积极昂扬的精气神,能够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在嘎查里,在群众家中,了解、感受和一线扶贫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我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自己的本领、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能够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在与贫困户的一次次接触中,虽然并没有给他们带去万贯家财,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故事,但在柴米油盐与鸡毛蒜皮中,却服务了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期盼,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心里感到有满满的充实感、成就感和获得感。【篇二】2018年,我来到xx省xx藏族羌族自治州xx

7、县营盘村,在山野之间走村入户,在这片土地上深扎,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探寻着一种独特的青春价值。xx藏名赞拉,面积5571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有回、汉、藏、羌、满等各族群众8.2万人。截至脱贫攻坚战打响,全县核定贫困村数量88个,贫困户3269户,贫困人口11888人,贫困村数量居xx州之首,贫困人口数居全州第二,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初到xx,从成都到xx县城,坐了5个小时的车,崎岖的山路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让我一次次问自己“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在“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磨砺中,经历了缺氧带来的失眠、饮食不习惯带来的身体不适,也走过阡陌、穿

8、过乡野、深入农户,看到了太多的精彩,感受了太多的惊喜。“胡为乎来哉”的困惑早已变成了在这里深扎的信念。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所在的营盘村,是清朝大xx川之役的军队驻扎地,故称营盘。我常常这样介绍:“营盘村是乾隆皇帝十大武功之征服大xx川时的军队大本营,自古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如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铁打的营盘已经成为一片富饶、开放之地,乡村的变化吸引了更多游子返乡创业。”春节前我们组织召开了以“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主题的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会,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更加愿意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除了基础设施的改善,百姓思想认识的提升,也是脱贫攻坚

9、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去调研木兰村苹果基地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伯,老伯是贫困户,承担着村道卫生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岗位工作。老伯大大赞赏了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变和生活状况的改善。临了,老伯匆匆告别:“我要扫路去了,撸起袖子加油干,也有我老汉一份。”在老伯坚定的步伐中,我看到“要我脱贫”在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共抓,扶智与扶志齐推的带动下早已变成了“我要脱贫”。“要想富、先修路”是一直以来深刻在我心中的一句话。在此之前,年轻的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内涵,直到来到xx。大山在xx县设下前进的阻碍,让祖祖辈辈的人们在这片偏远的土地上,洒下了心酸的眼泪,也留下了贫困的印记。脱贫攻坚以来,xx县累计硬化村组

10、道路1400公里,新建产业路260公里,实现了“乡镇通沥青路、建制村通硬化路”,为xx县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昔日羊肠道,如今变通途,越来越多的xx农产品运出大山,逐渐形成了道路服务基地,基地支撑产业,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的格局。我的青春在xx作为镇党委副书记和驻村干部,我多次走访农户,最初总有人带着质疑的眼神问:“怎么来一个讲普通话的,又是个过客嘛”。到后来大家都热情地招呼,走在路上都会有嬢嬢硬塞给我几个饼、一把胡豆,告诉我有空来家里吃饭,有大叔在坝子上喝茶也大声地招呼我去坐一坐。“弟娃”“小王书记”成为了老百姓口中最亲切的称呼。热闹的坝坝宴和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干群齐心合力、亲

11、如一家,是我眼里最美的场景。与我一起驻村的干部中,有人刚刚结婚就告别妻子,有人在孩子出生3天后就继续坚守岗位,全年无休、随时待命成为工作的常态。生活中的欢喜和变化,都没有改变他们扶贫助农的决心。脱贫攻坚的xx,除了“一低五有”的达标和“一超六有”的保障,还有无数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的铮铮誓言,那些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那些踏遍每个角落的足迹,用真情实意换来了物阜民丰,换来了这一场攻坚战的伟大xx。伟大梦想召唤奋斗、伟大精神激励前行,挂职的日子还在继续,我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用行动践行誓言,用青春坚守初心。在xx,看到更多的精彩,经历更多的感动。【篇三】我叫xx,是xx镇xx村的党支部书记。今

12、天早上老公送我出门来县里时还在跟我念叨“你自个儿照顾好自己,天天都是两头黑,天不亮就起来,半夜才归屋,真滴辛苦。”因为他的支持和叮嘱,心里暖暖的。老公把我送上车转身就走了,家里还有78岁的婆婆,尾筋骨摔伤躺在床上,还等着我老公回去给她做早饭,照顾她。看着我老公匆忙离去的身影,我内心再次感到歉疚,自从当了支部书记,家人里再也难得吃上一餐我亲手做的饭,婆婆跟前也难得再看到我照顾的身影我们xx村是3个村合并的大村,有村民3400多人,我是2017年上任村支部书记的,村干部的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要心里装着百姓,装着村里的发展。上任伊始就赶上全县脱贫攻坚大会战。我和许许多多的扶贫战士一样,日

13、夜奋斗在一线战场上,在工作中把自己当男人,没日没夜地干,起早摸黑地做,无怨无悔地担。去年4月的一天夜里,凌晨2点多钟,一声炸雷把我惊醒,外面狂风暴雨,想到危房改造还有8个户没完工,但有的户因老屋拆除靠临时搭棚居住过渡,我万分担忧,马上一户户的打电话,了解情况,叮嘱安全。8个电话只打通7户,最偏的一户刘湘元家的电话始终打不通,我越想越不放心,赶紧把熟睡的老公扯起床,一路狂奔赶到他家。原来他们睡觉把手机关机了,看到他们一家还在安安静静的睡觉时,我有的不是半夜冒雨赶路的疲累,而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贫困户龙腊枚是个残疾人,丈夫和女儿都不在了,她家虽然享受了危房改造资金3000元,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

14、水电不通,楼梯连个扶手都装不起,生活极为不便。我默默的记在心里,找到后盾单位县红十字会医院,得到援助资金万元,解决了他家所有的配套后续工程,这个残疾的老大姐再也不担心一个跟头栽下楼了,全家人住的舒舒服服。每个女人都有母亲情结,而我作为村支书,更是把村里所有的孩子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来疼爱。覃清就是个苦孩子,无爹无娘,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前年他考上了齐齐哈尔大学,面对录取通知书,祖孙三代三口人又喜又忧,没钱,这大学读不下去。我主动找上门,对孩子说:“丫头,你安心去读大学,只要有我王伯伯一口饭吃,你就有书读。”紧接着,我多方联系我村在外工作的爱心人士,恳请他们伸手援助,武汉的

15、肖宗明先生为我的精神感动,他赶在开学前专程回村一趟,当场资助了4000元,解决了覃清一年的学费和路费,并每个月按月支付生活费1000元,直至她大学毕业,如果考取研究生,就一直供到研究生毕业。去年腊月,我又争取到长沙洗心基金会的助学资金4000元,现在,覃清每年享受到的教育帮扶资金达1万多元,读书、生活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她可以完全当我自己妈妈一样,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我和支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累计投资748万元,新修了村级服务平台,新建了脐橙基地,新修了道路,整修了沟渠,整治了堰塘,安装了路灯,架设了自来水管道,目前,

16、投资500万元的以工代赈试点项目,投资76万元的农贸市场,投资100万元的日间照料中心,均已动工,正在建设中。村里还开展了争创“幸福屋场”活动,鼓励村民们一片片、一队队的勤劳致富、遵纪守法、孝老爱亲、讲究卫生。2017年,我村成功创建了县级无上访村居和文明村居;2018年,我村又成功创建了市级文明村居的光荣称号。每次我走在村里,村民亲热的和我打招呼,掏心窝子的和我说话,xx,这里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至爱啊,为爱付出,我心甘情愿,我很满足。【篇四】2017年4月我受组织重托,到杨家园则镇xx村担任脱贫攻坚队副队长。到任伊始正值全省开展中央2016年对xx脱贫攻坚考核反馈问题集中整改阶段,也是脱贫攻坚战到了关键时刻,全省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整改落实,而我所在的村是全县脱贫攻坚的“标杆村”。这无疑是一场脱皮掉肉的硬仗,无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