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992012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1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收名录(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概况2. 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简表3. 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4. 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5. 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少民骨干计划”说明6.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简表7.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8.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9.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少民骨干计划”说明10. 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GCT工程硕士)招生简章11. 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GCT工程硕士)专业目录12. 考生常见问题解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概况南京信

2、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人;专任教师千余人,其中近70%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公共管理

3、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滨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体育部等21个院(部),拥有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余个省部级科研机构。校园占地2189亩,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2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1个实验室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43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37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期刊1800种,是国内大气科学

4、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48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气象学科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学校形成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

5、5万多人。众多校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中央部委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学校学历得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可。学校长期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94项,2010年科技经费突破2亿元。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6、迅速发展,获得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底特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外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联合招收本科生及研究生。学校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2009年,学校创办巴哈马学院“孔子课堂”,成为江苏省第四所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课堂)的高校。学校设有“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

7、训中心”,已为12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余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并成功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十届教育与培训大会和第三届“定量降水估计与预报”国际会议等。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2次届会颁发证书,表彰学校为国际气象培训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为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努力奋斗。(2011-10-3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

8、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简表说明:各专业招生考试科目及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见招生简章。门类代码专业名称所在学院联系电话理学070601气象学大气科学学院58731804理学0706Z1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理学0706Z8气象信息技术理学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物理学院58699771理学0706Z3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理学0706Z4雷电科学与技术理学0706Z2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院58731193理学0706Z53S集成与气象应用遥感学院58731462理学0706Z6空间天气学数学与统计学院58731160理学0706Z7海洋气象学海洋科学学院5869569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

9、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该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二、招生计划:2013年我校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约65名(确切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三、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

10、体检标准;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5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6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7.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也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

11、责任;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四、报名时间与程序:1、网上报名:(1)报名时间:2013年2月1日-20日(2)报名程序:考生登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网页,进入博士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请考生务必按照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本人信息,慎重选择考试科目,仔细校对报名信息,并打印相关表格。2、资格审查:考生须在报名日期截止后10天内(2013年3月1日之前)向我校研招办寄(送)达纸质的报名登记表及其它材料。报名材料可以由考生本人直接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局的挂号信函或EMS邮寄,不接受快递公司投递。我校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可参加现场确认。须寄(送

12、)的报名材料如下:(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2)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格检查表(县级以上医院出具体检报告,须加盖医院公章);(3)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份(由2名专家分别手工填写,需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用信封单独密封);(4)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考察表;(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评议书(同等学力考生可免交此项);(6)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可免交此项);(7)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交已学过的课程证明及发表科研论文的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包括杂志封面、目录、全文及封底);(8)拟报考“定向委培”类别的考生,必须征得本人工作单位的同意。考生在我校研究

13、生院网站“招生工作-博士招生”栏中下载并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定向委培”资格审查表,要求考生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3、现场确认:2013年3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生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办公室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能补办。现场确认时,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其他人员持本人身份证(或现役军人证、文职干部证)和学历、学位证书原件。考生报名信息审核通过后,缴费并领取准考证。五、考试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1、初试:2013年3月中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具体考场地点及时间,以准考证

14、书面通知为准。初试设四个单元,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各科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满分100分。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含应届硕士生)可免考政治理论。政治理论科目,得分不计入总成绩,但考试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为政治理论不合格,一律不予录取;其他3门科目的得分计入总成绩;初试的总分为300分。2、复试:包括综合面试及科研能力评价等内容,主要对考生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具体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书面通知为准。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成绩不记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取。体检标准按教

15、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其他相关文件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取。3、同等学力加试:对于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在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满分100分。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记入总成绩,但有任意1门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为加试不合格,一律不予录取。同等学力加试,考察科目由招生导师指定,具体考试时间及地点以准考证书面通知为准。4、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不指定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不提供历年真题,考试内容以考试大纲为准(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博士招生”栏中免费下载)。六、录取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确切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在录取时,根据报考情况在全校统一调剂使用招生计划。七、考生如有疑难问题,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与就业办公室联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全国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