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99162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抚顺市再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王婧 翟庆国 (抚顺石油学院工商管理分院,113001)摘要 本文以抚顺市为例,对我国老重工业城市的再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抚顺市再就业问题的特点,措施及其效果,提出了以开发第三产业为导向,继续发展中小企业来促进抚顺经济发展,配合劳务输出和多种用工形式等对策。关键词 再就业 抚顺市1引言再就业是我国国企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已有许多针对全国或大城市再就业问题的研究1,2 ,而对于老工业城市再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多。我国有1/4的下岗是属于结构性下岗,这一问题在老工业城市尤为突出,因此对于老工业城市的再就业问题研究有其特殊意义。本文以抚顺市这一老工业城

2、市为例进行了研究。抚顺市是集煤炭、石油、钢铁、电力等一身的老工业城市,国企数量多,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是较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城市。本文分析了抚顺市当前再就业特点,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提出了今后对策。2抚顺市当前的再就业现状及特点2.1抚顺市当前的再就业现状抚顺市约有企业职工66万人,1994年以来,下岗职工已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8.07% ,1998年实现再就业人数为7.2万,1999年为6.1万人。据预计在2001到2005年间,抚顺市实际社会劳动者的总数将达到135万人左右,并将承担近30万富余劳动力需就业的压力。由此可见,抚顺市今后的再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抚顺市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国企职工

3、所占的比重高达9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近一半的国企职工下岗,国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职工的平均工资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 1998年全国和抚顺市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指标比较国企职工(%)国企总产值(%)国企平均工资(元)退休职工数量(%)城市失业率(%)国企下岗职工(%)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全 国43.828.2766831.63.170抚顺市90.888.48721831.42.641.9371.7来源:1999中国统计年鉴和辽宁统计年鉴2.2抚顺市当前再就业问题的特点 (1)结构性资源枯竭所造成的下岗: 抚顺原是著名的煤都,有三大煤矿,可由于煤资源的枯竭,带来大批的煤矿职

4、工下岗分流。仅矿区集体企业管理局有职工7.1万余人,其中有3.5万余人下岗,占职工总数49.7%。(2)经济结构不合理: 抚顺市工业中单一的,初级的,低附加值的资源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占绝对比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工业比重小。第三产业薄弱,其职工比重为22.09%,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左右。有数据表明,1993年到1997年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从业人员可增长0.78%1。(3)国有企业比重过大,私营企业发展缓慢: 抚顺市的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过大,民营企业的基础自然相对落后。与自然条件和抚顺市差不多的营口市相比,差距很大。营口市有5.8万户民营企业,GDP占全市比重的61.2%,产值过亿元的

5、有20户;而抚顺市有民营企业5.4万户,GDP占全市比重的30%,只有5户产值过亿元。(4)社会保障仍然存在问题: 社会保障金额低,全国下岗职工规定可得到每月323元生活补足,而抚顺每月只有200元,并还有许多限制条件,此外由于单位资金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按期得到足额生活费。 (5)下岗职工素质低,观念守旧: 对抚顺市8家企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富余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1.7%,低于我国水平,无技术专长的占61.2%。另外还有职工观念守旧,不愿进入再就业中心托管,担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不了解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因素。(6)用工单位问题: 用工单位提供的岗位多是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而

6、劳动报酬又太低的岗位,一般都是在每月200至300元之间;用人单位规定过高招工标准,对中年下岗职工缺乏理解。3 抚顺市已采取的再就业措施3.1利用市政府的再就业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抚顺市的再就业机构是由市、区、街道、委等各级组成的。每一级都形成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介绍工作,培训下岗职工。到2000年10月,建立了50个市级和70个区级再就业培训基地,共有3.6万下岗职工接受了免费培训,50%实现了再就业。全市已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530个,6万人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城区37个街道实现了就业信息微机管理,608个居委会设立了再就业热线电话。劳动力市场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另外一种途径,三级劳动

7、力市场已经建成,只是不负责培训。如1999年,到各级劳动力市场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岗位就达2.3万个,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达1.9万人。与此同时,市及县区劳动力市场实行承诺就业制,只要不挑不拣,到县区劳动力市场求职,5天内均可找到工作岗位。3.2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网点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职工已占到全市的76。从97年开始,抚顺市小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达6000多户,它吸纳了7万多人重新就业,小企业上缴税金占了全市的1/5。 3.3发展社区服务从1996年起,开展了包括养老,优抚对象服务,居民生活服务,风俗改革、卫生保健、家政、青少年教育及信息咨询等多种社区服务形式。全市现有社会服务中心35

8、个,社区服务站534个,社区服务网点15749个。通过社区服务共安置1.5万人。3.4对外输出劳务 通过拓宽国际、国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渠道向境内、外输出劳动力。从1995年起,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对外劳务输出,劳动力输出呈现逐年扩大、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141人上升到1998年的10170人,境内外共输出27892人。3.5转属企业关系,实施再就业对接工程 把原市属企业转给各区管理,其中大多数企业原来连年亏损,针对企业特点,通过一厂一策的办法,大力开发新产品,新项目,不但使这些企业扭亏为盈,还解决了再就业问题。例如1998年春天,有83户市属企业转属给新抚区管理,其中大多

9、数企业原来债台高筑,职工下岗,现这批转属企业开工率已近40%,使近千名职工重新就业。3.6建立创业市场所谓创业市场,是抚顺市总工会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为失业或放假职工提供的自谋职业的场所。从1994年起,市总工会先后投资40余万元,兴建了13个创业市场,分布于全市各区。创业市场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来自亏损或破产企业的失业或放假的职工;从年龄上看,大多是中年人;他们过去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无技术、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些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低,80是初中、高中毕业,且女性居多。创业市场的商品有服装、小百货、家常用品、图书字画、小食品、蔬菜等。商品经营的特点是以低档为主,实行薄利多销。它建立5年,先后有

10、4000多人进入市场经营。3.7向农村转移劳动力 抚顺市政府出台了下岗职工从事第一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劳动部门采取组织各项小流域开发对接洽谈会,建立农村再就业示范基地等措施,使9100多名下岗职工在农村实现了再就业。 分析上述措施效果:1)解决再就业以创造就业岗位为主,对外输出劳务和向农村转移仅占大约10%。2)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多种形式中,以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重点。3)虽然各级再就业的服务机构所起的作用不能完全量化,但是能从根本上促进再就业的作用很明显,50%参加培训人员实现了再就业。4)社区服务是实现再就业的根基,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潜力很大。4 抚顺市再就业的对策4.1以发展第三产业为导

11、向,继续从企业入手发展抚顺经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增长与就业增长是相关联的。发展企业恰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也是解决再就业的主要措施.。4.1.1企业内部挖潜 抚顺市的亏损企业多是从事第二产业,因此应在企业内部发展“厂内劳务市场”, 兴办第三产业,还可以鼓励富余职工从事个体经营,支持个人合作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另外,清退非正常使用的外埠劳动力,压缩农民临时工,腾出岗位优先安置失业和富余职工。4.1.2配合跨行业调剂,继续发展中小企业 借鉴美国20人以下的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美国产值的40%以上,这些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因此抚顺市应继续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发展中小企业,但由于行业的就业容量总是有限的,所

12、以注意用不同的优惠政策向不同行业引导。 4.2完善劳动力市场,重视职工技能培训 争取早日实现抚顺市劳动力市场的网络化,信息化,加速岗位流动。并和教育部门联系,更多开办免费和半免费的技能培训班,根据市场形势,拓宽培训专业,让更多的下岗职工得到培训,提高培训率和再就业率。4.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再就业的实践看,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国企下岗职工留恋国有企业,不愿到非国有企业再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把所有单位、个体及私营经济从业人员都逐步纳入到统筹社会保障范围中来。4.4向机会分享和劳务输出要就业容量增加非全时工、临时工、小时工、钟点工等灵活就业形

13、式 ;发展劳务输出和就业外贸 ,降低市内并扩大市外劳动参与率。抚顺市对外劳务输出的比例还很小,并且劳动力流动属于低层次的,因此,以后应加强自身的宣传和提前培训劳务输出人员,增强劳务人员素质。5 结论抚顺市的再就业问题之所以突出,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比重过大,自身资源枯竭造成的。抚顺市从企业本身和社会各方面采取一系列再就业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的再就业问题依然突出,通过注重企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小企业。以第三产业为导向,发展社区服务为形式增加就业容量,并配合完备、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制来解决再就业问题。主要参考文献1 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19992001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对策研

14、究.经济研究参考,1999,80:2- 142 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 妥善解决冗员问题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经济研究参考,1999,89:4-15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Reemployment in FushunWang Jing Zhai Qingguo (School of Business, Fushun Petroleum Institute, 113001) Abstract Taken Fushun as an example, the reemployment in the old industrial cities is studied

15、 here. The special problems of reemployment, measures of reemployment and its effects are analyze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employment are given, which include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export of labor etc.Keywords Reemployment Fush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