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98851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企业创造创新方略(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创新方略 2 面临的形势 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难以落实 3 出口一台DVD一美元利润 出口售价32美元 交专利费18美元 成本13美元 企业利润1美元 4 2004年公布中印两国竞争力的对比 60个2000万以上人口国家的排名 5 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 关键技术大部分来自进口 其中工程机械高技术产品80 以上 数控机床70 石油化工装备76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 光钎制造装备100 通讯 半导体 生物 医药和计算机行业60 90 DVD产量占全球70 以上 但没有掌握核心专利技术 彩电 手机和微机的CPU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6 高科技出口额增长主要来自跨国公司和中外合资企

2、业 2003年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为683亿美元 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62 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 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1 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金额共占我国高技术出口总额的83 7 企业创新体系 创新环境 创造性人才 企业创新集成 企业创新体系 第一部分 创造性人才 9 创造性人才必备条件 创造性人才 创造者个性品质 创造学知识及发明原理 创造思维能力 基础领域知识 创造技能 学习精神 合作精神 结构特性 奉献精神 独立精神 知识能力 综合创造能力 创造技法 创造学知识及发明原理 11 创新的特征 新颖性 独特性 先进性 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形

3、成社会价值 12 有效的创新方法 广博的技术知识 实现创新 创新三要素 13 脑科学理论 凡是健康的人 就具有创造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可通过培训提高的 14 人脑的创造创新能力 大脑是人的智慧之府 是人的创造创新之源 人脑类似由100 140亿台微型计算机所组成的庞大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处理系统 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可储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 相当于一般电子计算机储量的100万倍 如果全部用来储备知识 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 人脑的功能非常强大 俄罗斯学者伊 尹尔菲莫夫研究指出 人的大脑可以同时学习40种语言 默记一套大英百科全书所容纳的全

4、部内容 还可以有余力去完成十门大学课程的教研活动 15 智商与创造力关系图 高智商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高智商的人也可能是低创造力 创造学知识及发明原理创造技法 日本 中国 16 国外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 17 国外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 续 18 国内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 16世纪前的中国是个发明大国 世界史上的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 其中有18项是属于中国人的发明 到了先秦时期 老子 孔子 孟子及商鞅等人都从治学 治身 治政等方面论述过创造 但他们极力反对标新立异 起到了压抑创造精神的反作用 致使自1610年以后的长达400年的历史时期内 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似乎已与中国人

5、无缘 至今尚未发现自先秦后有关论述创造的著作 直至改革开放后 创造学逐步传入中国 1980年许立言教授首先把国外有关创造学著作引入中国 1983年成立 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委会 并于1994年正式成立 标志着创造学在我国进入独立研究发展阶段 19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 20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 续一 表 21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 续二 22 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要发明 续三 23 创造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社会发展 创造过程创造人才创造原理创造环境创造技法创造教育 研究领域 研究对象

6、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探索其过程 特点和机理 并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科 应用领域 创造学的研究领域 对象及应用 创造思维能力 25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性 创造性思维基本特性 突破性 新颖性 突发性 多向性 形象性 深刻性 独立性 敏捷性 风险性 综合性 26 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者个性品质 28 良好个性品质1 卓越的奉献精神 每天进步一点点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拥有自信 超越对手坚忍不拔 勇往直前对变化有所准备 29 良好个性品质2 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和科学理性的独立精神 不迷信不盲从敢怀疑敢超越 30 良好个性品质3 热情洋溢的合作精神 树立正确 积极 主动的沟通意识 宽容他人

7、注意赞美保持微笑尊重他人以 诚 待人 31 良好个性品质4 结构特性 结构特性 心理结构 能力结构 32 良好的心理结构 希望打破 常规 的创新意识深究事物机理的强烈好奇心多视角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不怕批评 不怕失败 敢于坚持 敢于冒险 33 良好的能力结构 感情智力 情商EI 人的一生20 由智商决定 80 由情感智力主宰 职位越高 EI的作用越显著 高达85 始终保持善待他人 严于律己 超越对手着眼于已知领域 更着眼于未知领域加大思维的 前进跨度 联想跨度 超越对手 创造技能 创造技能综合反映创造者的智力技能 感情技巧和动作技能的综合水平 它与创造创新的关系 犹如摩天大厦与坚固地基的

8、关系 35 十三种主要创造技能 创造技能 信息能力 注意力 理解力 发现问题能力 开发选题能力 抓住机遇能力 操作能力 工程能力 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破译黑箱能力 系统分析和系统决策能力 观察力 记忆力 36 信息能力 科技人员95 99 各种问题可通过科技信息 借助于他人的经验或成果解决系统搜集美 日 英 法 德五国的专利 就可了解整个发达国家60 90 的科技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可缩短科研周期60 节约研究经费40 据20世纪60年代一次调查结果 美国和日本化学研究人员用于查阅文献资料时间占50 9 研究实验时间占32 1 计划与思考时间占7 7 书写科研报告时间占9 3 创造技法 38

9、 创造技法 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 由于方法拙劣可能削弱 甚至被扼杀 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 促进这种才华 39 十二种主要创造技法 创造技法 TRIZ法 智力激励法 列举法 逆向构思法 类比创造法 信息交合法 联想技法 形态分析法 信息交合法 演绎发明法 移植法 综合应用法 40 TRI来源 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1946年由G S Altshuller创立分析了不同工程领域中250万个发明专利 从中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 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 41 TRI前提和基本认识 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或技术领域被反复应用 很

10、多创新实质上往往是其他领域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全新应用人们只要遵循着产品及其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42 TRI体系 辩证法 系统论 认识论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功能分析 物场模型 解决发明问题规则系统 ARIZ 专利分析 创新思维培养 自然科学 矛盾分析 资源分析 发明问题标准解法 科学原理知识库 技术矛盾创新原理 物理矛盾分离方法 系统科学 思维科学 理论基础 问题分析工具 问题求解工具 解题流程 理论来源 43 TRI基础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技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子系统由元件和操作构成 系统的更高级系统称超系统技术系

11、统进化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都要经历如S 曲线所示的四个阶段 婴儿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幼年期 发展期 老年期 44 技术系统进化生命周期S曲线 45 法则1 完备性法则 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包含动力装置 传输装置 执行装置 和控制装置四个部件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 完整的技术系统 46 法则1实例 帆船完成 货物运输 功能的技术系统 货物 桅杆 船体 帆 风能 水手 47 法则2 能量传递法则 必须保证能量能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能使能量流动的路径缩短的方向发展 以减少能量损失 48 法则2实例 尽管收音机内各子系统工作都正常 但收音机在汽

12、车 金属屏蔽的环境 中电台传导的能量源受阻不能正常收听广播 在汽车外加一根天线 问题就解决了绞肉机替代菜刀 用旋转运动代替刀的垂直运动 能力传递路径缩短 能量损失减少 同时提高了效率 49 法则3 动态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应沿着增加结构柔性 可移动性 可控性的方向发展 以适应环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变化 50 法则3实例 柔软性可移动性可控性照相机进化 柔性体 液体 气体 场 手动调焦 通过按钮调焦 感应光线调焦 自动调焦 51 法则4 提高理想度法则 技术系统沿着提高理想度 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 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 理想化意味着 系统的质量 尺寸 能量消耗0实现的功能数

13、量 52 法则4实例 第一台计算机重量 数吨功能 计算现代计算机重量 1000克功能 上千种 包括计算 绘图 通信 多媒体等 53 法则5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任何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都不是同步 均衡进化的 每个子系统都是沿自己的S曲线向前发展不均衡的进化经常会导致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出现整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发展最慢的子系统的进化速度 54 法则5实例 自行车的进化起先 脚蹬子直接安装在前轮上 自行车速度与前轮直径成正比 为提高速度人们着眼与增加前轮直径 随着前后轮尺寸差异加大 自行车的稳定性变得很差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自行车的传动系统 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 55 法则6 向

14、超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沿着从单系统 双系统 多系统的方向发展进化到极限时 实现某项功能的子系统会从系统中剥离 转移至超系统 作为超系统的一部分 在该子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改进的同时 也简化了原有的技术系统 56 法则6实例 飞机在长距离飞行时 需要在飞行中加油 最初 燃油箱是飞机的一个子系统 进化后 燃油箱脱离了飞机 进化至超系统 以空中加油机的形式给飞机加油 飞机系统简化 不必再随身携带庞大的燃油箱 57 法则7 向微观进化法则 沿着减小其元件尺寸的方向发展 从最初的尺寸向原子 基本粒子的尺寸进化 同时能够更好的实现相同的功能实例 电子元件的进化 真空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58 法则8 协调

15、性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更协调的方向发展 即系统的各个部件在保持协调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 表现在 结构上的协调各性能参数的协调工作节奏 频率上的协调 59 法则8实例 结构上的协调早期积木 只能摞 搭现代积木 可自由组合 随意插合成不同的形状各性能参数的协调网球拍需要考虑两个性能参数的协调 将球拍整体重量降低 以提高其灵活性 同时增加球拍头部重量 以保证产生更大的挥拍力量工作节奏 频率上的协调为提高混凝土强度 建筑工人在浇注施工中 一面灌混凝土 一面用震荡器进行振荡 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 60 TRI的问题分析工具 61 功能分析与物场模型 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 所

16、有产品的功能均可以分解为两种物质S1 S2和一种场F 三元素组成物 场模型必须建立完整的物 场模型 如果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出现了一个没有价值的物 场 就有必要在S1 S2之间引进S3 如果情况不许可的话 引进的S3可以是S1 S2的变体 62 钢丸S1 非磁性管S2 磁体S3 钢丸发送器 建立完整的物 场模型实例1 给钢丸发送机弯管强烈磨损区添加保护层 63 建立完整的物 场模型实例2 铸件抛砂 铸件S2 砂颗粒S1 干冰S3 F 64 矛盾分析及其消除原理 矛盾是TRIZ的一个核心概念 要改进系统的某一部分属性 其他的某些属性就会恶化 这种问题就称系统矛盾系统的进化就是不断消除系统矛盾的过程 不仅要改善矛盾的一个方面 同时又希望不要恶化矛盾的另一方面 以达到解决矛盾的理想化 65 典型的系统矛盾分析实例 重量和强度 形状和速度 可靠性和复杂性是经常出现的 典型的物理矛盾矛盾的解决是既增加零件的强度 又不要增加另部件的质量和尺寸 66 资源分析 TRI认为 解决发明问题必须指明 给定的条件 和要求 应得的结果 发明创造的过程就是从分析发明情景开始 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