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980119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对台湾基层金融机构之影响(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對台灣基層金融機構之影響:技術變動之研究簡明哲 作者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本文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87-2415-H-005A-010研究計畫之經費補助及本計畫研究助理黃素微與汪怡雯之協助資料整理與繕打,特此致謝。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學系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一日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對台灣基層金融機構之影響:技術變動之研究摘要 近年來台灣的基層金融機構(信用合作社與農漁會信用部)相繼發生弊端,導致擠兌風波不斷。基層金融機構弊端頻傳之原因很多,其中政府於法規制度上對基層金融機構之刻意保護與扶植、地方上政治勢力的介入經營及缺乏外在競爭因素刺激等均是重要原因。然而在

2、可預見的將來,政府若在金融政策上持續採取開放措施,並加速實現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則在外商銀行與本國商業銀行的強力競爭下,基層金融機構過去在基層所擁有的優勢將面臨極大之挑戰。事實上,現階段位於都會區之基層金融機構即己明顯的感受到國際化與自由化的衝擊。因此,如何未雨籌謀,於現階段先行對都會區基層金融機構受國際化與自由化之影響進行評估,以預為未來基層金融機構受到全面性的衝擊做準備似是極為重要與必要的。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在應用Baltagi and Griffin (1988) 所發展之一般化技術變動指數模型來探討政府近年來戮力推動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對都會區信用合作社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都會區信用

3、合作社在民國80年以前因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尚未深化,仍享有微幅的技術進步外,自民國81年起,由於新銀行與外商銀行的陸續加入競爭,都會區信用合作社明顯的遭遇嚴格的挑戰,其技術變動指數自81年起一路呈現下滑趨勢。從技術變動之成分來看,純粹技術變動是技術變動最主要的負面貢獻來源,規模技術變動則為技術變動最主要的正面貢獻來源,而非中立性技術變動則對技術變動貢獻程度不大。分行數之擴張與存款量之成長是都會區信用合作社技術進步之主要因素,而資產總量對於技術變動有負面影響說明了近來信用合作社未考慮信用品質而大量從事放款業務,事實上是不利於技術進步的。在都會區信用合作社近年來已漸漸的不具有競爭力之情況下,最近政

4、府在金融政策上大力鼓催信用合作社的合併或轉型應是一值得持續推動的政策方向。關鍵詞:基層金融機構、金融國際化、金融自由化、技術變動The Impact of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eregulation on Taiwans Community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Change AbstractRecent years, several scandals had happened in the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ai

5、wan. Many factors result in these affairs. Among these, the over-protec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invol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from local politicians, and the lack of the competition contribute the most. However, as the government continuing its effort to internationalize and deregulate the fina

6、ncial system in Taiwan,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 face severe challenges from foreign and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near future.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communit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ocat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have been under severe challenges from the commercial banks alrea

7、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tilize the general index of technical change developed by Baltagi and Griffin (1988)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eregulation on the credit associations locat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dit association

8、s in the urban area have been suffering a negative technical change for the past few years. By examining the decompositions of the technical change, the scale-augmented technical change contributes to most of the positive technical change, while the pure technical change is the major contribution to

9、 the negative technical change. Factors effect the technical change for urban credit associations are identified as the expansion of the branche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volume of deposits. Results above suggest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encourage mergers or reforms for the credit associations to be

10、 able to survive in a ver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Communit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Financial Deregulation, Technical Change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對台灣基層金融機構之影響:技術變動之研究一、前言近年來台灣的基層金融機構(信用合作社與農漁會信用部)相繼發生弊端,導致擠兌風波不斷,短期而言除了影響了金融之安定外,長期而言更造成社會大眾對金融機構普遍產生信心危機,大大的

11、影響了我國近來戮力發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以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成果。 基層金融機構弊端頻傳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政府於法規制度上對基層金融機構之刻意保護與扶植(例如稅賦優惠、限區經營、限制新設及轉存制度等),再加上地方政治勢力的介入經營,造成其在基層(尤其是鄉村地區)漸形坐大,儼然成為一政治、經濟及金融之綜合體是主要的原因。其次,政府保守穩健之金融開放政策,致使外商銀行及本國商業銀行設立分行之速度仍然極為緩慢其普及率亦偏低,大部份外商銀行及本國商業銀行仍以都會地區為設立分行之主要範圍,致使基層金融機構在缺乏外在競爭因素刺激下,不思積極專業經營以求更加精進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隨著政府在金融政策上持

12、續採取開放措施,並加速實現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則可預見的將來,在外商銀行與本國商業銀行的競爭下,基層金融機構過去在基層所擁有的優勢將面臨極大之挑戰,其生存空間將日漸狹小,屆時不思振作並專業從事金融服務之機構勢必無法繼續生存。事實上,自開放外商銀行在台設立分行與開放新商業銀行設立至今,位於都會區之基層金融機構己明顯的感受到國際化與自由化的衝擊,近來許多都會區信合社改制為區域性商業銀行或為商業銀行所併購即是一為求永續經營而不得不做之調整。 是以,雖然現階段台灣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之程度尚未完全深化,位於都會區之基層金融機構卻早己籠罩在其衝擊下,而非都會區之基層金融機構可預見的將來,在台灣金融完全國際

13、化及自由化之後,除了面臨現有外商銀行及本國商業銀行之強力挑戰外,現階段因應衝擊而改制或合併之基層金融機構將陸續以更佳之經營體質加入競爭,使非都會區之基層金融機構在未來將面臨更大之衝擊與影響。因此,如何未雨籌謀,於現階段先行對都會區基層金融機構受國際化與自由化之影響進行評估,以預為未來全面性的衝擊做準備似是極為重要與必要的。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在探討政府近年來推動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對都會區基層金融機構技術變動之影響,導致都會區基層金融機構技術變動之因素將藉此研究予以確認,以供其它基層金融機構及決策者之參考與依循。 在早期有關技術變動之研究中,大部份之研究對象均局限於鐵路業(例如Caves, et

14、al., 1981)、電信事業(例如Denny et al., 1981)、航空業(例如Bauer, 1988a及1988b)及電力事業(例如Barzel, 1963; Cowing et al., 1981; Gollop and Roberts, 1981及 1983; Nelson, 1984; Nelson and Wohar, 1983; Prescatrice and Trapani, 1980; Israilevich, 1985)等,直至最近十年才陸續有研究者將技術變動之研究應用到金融業上(例如Chan and Mountain, 1987; Lawrence and Shay

15、, 1986; Hunter and Timme, 1986; Elyasiani and Mehdian, 1990;張靜貞、叢禎與徐世勳,1997)。 技術變動於上述實証研究中,不是被設定為一簡單之時間趨勢就是根據Solow之指數方法計算而得,前者在技術進步並非固定或非緩慢遞增或遞減之條件下,常無法確實反映年年變動之技術變動情形,而後者則受限於其中立性及規模固定或遞減之假設。為改進此問題Baltagi and Griffin (1988) 利用Panel Data 之特性發展出一一般化之指數來反映其年年變動、非中立性且允許規模遞增之技術變動。因此,本研究將採用Baltagi and Gri

16、ffin(1988)所發展之一般化指數模式來分析台灣地區都會基層金融融機構近幾年來在金融國際化與自由化之政策措施下技術變動之情形。本文之下一節將簡單探討一般化指數模式之理論架構,實證研究所需之投入產出資料之選擇與資料來源將於第三節中介紹。第四節為實證結果之分析,最後則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二、一般化指數模型 如前所述,在過去文獻中,應用計量方法將技術變動設定為一簡單之時間趨勢常隱含著技術變動是呈固定比例或緩慢遞增或遞減者,而Baltagi and Griffin (1988)進一步認為,簡單時間趨勢模式術變動是隨著時間趨勢指數而隨機波動的,因此藉此來確認技術變動之決定因素,將只是單純的反映時間的經過(the passage of time)而己。為改善此缺失,Bal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