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98001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目前,从总体上看,汽车工业已经是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各国的GDP 尤其是制造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目前日本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到国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5%左右,德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3%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14%左右,而中国汽车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2%,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左右1。汽车工业在引导工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

2、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2001-2010 年全球汽车产量及增速变化情况资料来源:OICA(国际汽车协会,网址:)。1 资料来源:2010 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2010 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从地域分布看,世界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四个老牌汽车强国日本、美国、德国、国的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比重最大,2006 年这四个汽车强国的产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近一半,虽然近几年这四个老牌汽车强国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在2010 年仍能达到35%左右的比重,汽车产业已是日、美、德、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欧美国家增速放

3、缓,新兴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势头强劲,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2009 年产销量首次实现全球第一,2010 年实现汽车产量1,826.47 万辆和销量1,806.19 万辆,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同比增长32.44%和32.37%,2011 年实现汽车产量1,841.89 万辆和销量1,850.51 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其中公司产品主要配套车型乘用车产量1,448.53 万辆和销量1,447.24 万辆,同比增长4.2%和5.2%,高于汽车整体产销的增长率。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四

4、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的汽车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并将以每年3%到15%的速度增长,超过成熟市场2%的年增长率,未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将有巨大的发展机遇。2010 年世界汽车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本经济新闻等相关数据汇总。2、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我国汽车工业总体运行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 年之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汽车工业也逐渐步入黄金发展阶段。2001 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34.15万辆和236.37 万辆,至2007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888.24 万辆和879.15 万辆,年均增速2

5、3.56%和22.88%。2008 年,虽然汽车工业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受益于政策的支持,中国汽车工业依然取得了不小的增长,全年汽车生产934.51 万辆,销售938.05 万辆,同比增长5.21%和6.70%。2009 年,在全球汽车生产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一枝独秀、突飞猛进,汽车产量达到1,379.10 万辆,同比增长47.57%,销量也达到了1364.48 万辆,同比增长46.15%,跃居世界第一。2010 年汽车行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产销量达到创历史的1,826.47 万辆和1,806.19 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2011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

6、841.89 万辆和1,850.5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84%和2.45%,乘用车产量1,448.53 万辆和销量1,447.24 万辆,同比增长4.2%和5.2%,高于汽车整体产销的增长率。其中,2011 年4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53 万辆和155.20 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5%和0.25%。汽车产销出现自2009 年2 月以来27 个月的首次负增长,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恢复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2011 年5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89 万辆和138.28 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89%和3.98%。2011年6 月开始好转,汽车产销

7、分别完成140.37 万辆和143.59 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0.65%和1.40%。2001-2011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及其增速变化情况单位:万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址: 年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主要包括:1、鼓励消费政策退出影响2009 年上半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陆续实施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鼓励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对汽车拉动作用明显,这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相关政策使汽车销量出现较快增长。上述政策均在2010 年底执行到期结束,相关消费刺激政策退出后,2011 年的汽车消费需求增长变缓。2、通胀及紧缩货币政策影响在2011 年持续的通胀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8、背景下,汽车需求受到较大的抑制,一方面消费信贷萎缩、贷款购车成本上升,同时由于剔除通胀影响后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部分购车者选择观望。3、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影响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2010 年12 月23 日,市公布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自2011 年1 月1 日起对小客车实施数量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等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直接影响制约了2011 年初起的这些市场购车数量,限购政策的实施对这些市场形成较大冲击,也对其他地区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4、日本震影响2011 年3 月日本地震对国整车厂特别是日系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形成较大影响。日系车为除自主品牌外销量占我国

9、乘用车比例最高的第一大车系,受地震影响部分日系合资企业停产减产,导致销量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1 年3 月日系乘用车销量为26.95 万辆,占当月我国乘用车销量比例约为20.00%,2011 年4 月、5 月销量分别降至19.13 万辆、15.38 万辆,占当月我国乘用车销量比例分别降至约16.75%、14.74%。此外,部分其它系别汽车亦有部分零部件采购自日本,也受到日本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自2011 年6 月起,随着地震影响逐步减弱、消除,日系品牌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供应,影响逐渐消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1 年6 月日系乘用车销量为20.70 万辆,占当月

10、我国乘用车销量比例回升至约19.12%。综上,我国汽车产销在2009 年、2010 年持续了两年的高速增长后,由于阶段性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购置税优惠等有关促进政策的退出、局部性的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的实施、偶发性的日本震等因素影响,2011 年增速回落。但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还处于高速增长期,通胀及紧缩货币政策均为特定阶段的影响因素,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日本震这一短期、偶发因素影响的逐步消除、我国公路承载密度仍较低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现在和未来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后较长的时期,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十年汽车产销量将持续稳定增长。此外,日

11、本震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促使发行人的产品往更深度的加工方向发展。2009 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比例已达22.35%,同时销量也占全球总销量的22.65%。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预计未来十年汽车产销量将持续旺盛。从近十年汽车年产量年均增速25.02%来看,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快地发展态势,作为现在和未来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后较长的时期,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汽车保有量也随之不断的增长。2009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 万辆,相比2001 年,九年时间增长

12、了322.8%。2010 年汽车销量达到了1,806.19 万辆,汽车的保有量也超过了9,000 万辆。此外,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比重从2001 年的40%多增至目前的60%以上,中国正要进入全民汽车时代。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搜狐汽车研究室、慧聪汽车配件网。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为汽车售后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每年新增的车辆保有量就有1,000 多万辆,随着近几年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未来3-10 年大量车辆开始进入保修阶段,售后市场较以前将有更高的增长率,将会进一步促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此外,从汽车品牌的发展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

13、大的进步,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04 年的约两成左右2,发展到2010 年的超过40%3,自主品牌的占比不断增加。在自主品牌汽车方面,日本和德国作为世界汽车强国,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而中国在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方面与他们相比还较为薄弱,无论是研发实力、技术水平,还是品牌推广、汽车销售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技术落后于国外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大多是半路起家,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方面薄弱,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即仍然处于技术模仿阶段,专利意识也比较淡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大力

14、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特别是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更新和突破,将会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节能环保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制造能力的逐步形成,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加注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汽车产品品种迅速增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此外,随着能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全球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逐步完善了车辆节能环保方面的标准、法规,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2010 年5 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实施细则

15、的通知,将发动机排量在1.6 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全国围进行推广,中央财政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按每辆3,000 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直接兑付给消费者。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政策的实施,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同时,将有效促进新能源与小排量汽车的消费。公司生产的转向器齿条与减震器活塞杆都是汽车重要的保安杆件,且精度高、稳定性好、质量可靠,目前广泛配套于国畅销车型,在小排量汽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3)我国汽车工业规划目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900 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500 万辆,该目标已提前实现。2009 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是,2009 年至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每年保持10%的增长,到2011 年达到1,250 万辆左右,而这一目标在2009 年一年就被突破。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初稿提出,未来五年汽车产销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