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397932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战略)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均衡发展发展中的扶风教育乔山脚下,钟灵毓秀;渭水之滨,人杰地灵。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省扶风县,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以“佛教圣地”、“关中塔庙始祖”的法门寺驰名海内外。扶风县辖8个乡镇169个行政村,人口43万,面积720平方km,现有中小学校143所,其中:高中4所(含民办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17所,小学121所(含民办小学4所)。于校学生52691人。近年来,扶风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按照“1333”发展思路,即:紧盯壹个

2、目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三个发展”外延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突出“三大重点”项目建设、安全稳定、教育质量;实现“三大突破”教育体制机制、教育质量、学校文化。大力开展“三个创建”创品牌、创亮点、创特色活动,以布局调整为突破口,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力推动农村教育向现代化迈进。2009年以来,全县总投资3.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形成了壹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现代标准化新型校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有力地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壹、坚持“三个壹”,确保优先发展坚持优先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1、坚

3、持“壹把手”抓教育。始终把教育放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最大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由各级党政壹把手亲自抓,县级各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包抓壹项教育重点工作,各乡镇、各部门积极为教育办实事,举县壹致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行“三长”负责制,即县长负责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经费投入、人员配备,教育局长负责教育管理、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校长负责学校建设管理和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发展。2、坚持“壹盘棋”谋教育。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科学编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按照“高中城镇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学前教育区域化”的思路,未来五年,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33所,市县级示范幼儿园

4、29所。力争2012年通过省级“双高普九”达标县验收,2013年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到2015年,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3、坚持“壹路绿灯”办教育。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全县教育财政性支出预计达到3680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2%,比去年增加6302万元。优先支持教育项目建设,2009年以来,我们为教育项目无偿划拨建设用地469.2亩,减免税费2780万元。二、围绕壹个目标,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壹个目标,就是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要求,壹个乡镇重点建设壹所初中、壹所小学,通过布局调整,逐步达到“壹乡壹校”。1、认真调研,把脉教育

5、发展难题。08年以前,扶风县有高中6所、初中23所、小学204所。学校普遍规模偏小、功能不全,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学校仅仅只有几十名学生、六七名教师,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办学规模和效益的矛盾十分突出。教育的不公平,首先表现为办学条件的不公平,农村学校布点分散,规模过小,国家许多投资项目难以落地生根,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和城镇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其次表现为师资力量不公平,城镇学校环境和条件好,对优秀教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农村学校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去从教,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数量相对不足,每人包壹个年级,负担较重,校本研究难以开展,制约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普遍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

6、,体音美等学科课程形同虚设,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办学效益不公平,大多数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长期于低位徘徊,学生向城镇大量流动,全县每年由农村学校转往城镇和外地的学生不下数百人,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壹人班”、“俩人班”,农村的“空教室”和城镇的“大班额”形成鲜明对比,城乡教育不均衡现象逐年加剧。教育的不公平,成了制约扶风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加快扶风教育发展,是困扰于每壹个关心扶风、关注扶风教育的有识之士心头的壹大难题。为此,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认真研究,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统壹思想。我们认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公平,就要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

7、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1+2”办学新思路,即:壹个目标重点建设“壹乡壹校”,俩种模式寄宿制和校车走读模式相结合,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俩种办学模式同时运行、互相补充,同时确定研究课题,对俩种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出壹条平原县区办学的新路子。2、超前规划,确立教育发展目标。于“1+2”办学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四个研究课题:创新办学模式,探索平原县区办学新路子;整合教育资源,建设省级标准化学校,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合理规划学校布点,推进扶风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扶风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成立了四个工作组,由县委、县

8、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乡镇、学校进行了广泛调研,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方案。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我县教育发展的现状,于此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扶风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规划按照高中城市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学前教育区域化的目标,提出将高中合且为4所,初中合且为12所,小学合且为17所,逐步实现壹乡壹校建设目标,力求于更高水平上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于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公平。3、积极实施,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围绕壹乡壹校建设目标,我们大力实施教育资金板块整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壹本规划干到底、集中财力办大事”,将各部门够

9、用于教育的资金整合于壹个平台上,统壹规划,集中使用,2009年以来,整合项目10个,资金4971万元,集中投入到10所学校,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09年至今,已有14所学校建成投用。今年秋季开学,搬迁学校1所,新成立学校3所,撤且学校29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24所,10000名学生喜迁新校。2008年以来,累计撤且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83所,杏林镇、天度镇俩个乡镇初步实现壹乡壹校,明年春季,随着新建午井中心小学建设项目的完工,午井镇也将实现壹乡壹校。三、实施三项工程,突破教育发展瓶颈通过合校且点,实行集中办学,提高了规模效益,但也给壹部分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上学带来

10、了不便,为了解决偏远农村学生上学问题,确保每壹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我们实施了“三项工程”。1、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了孩子“住”的问题。大力度整合教育资金,高标准建设寄宿制学校。2008年至今,累计投资3.7亿元,实施项目31个、涉及学校24所,建设各类用房15万,维修加固校舍3.3万,解决了2.3万学生就学和1.4万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加大内设更新力度,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先后实施远程教育工程,投资661.2万元,为全县所有小学配齐卫星教学收视系统,为所有初中、高中配备计算机教室。实施“校校通”工程,全县中小学配套投入430多万元,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所有中小学“校

11、校通”工程宽带接入工作,所有定点学校均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投资210万元,为三所高中教师全部配备了手提电脑,投资56万元,建成扶风县教育资源中心,开通了扶风教育网站。实施中小学条件装备项目工程和新课程新配置工程,为57所中小学配发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02万元,实施书香校园工程为30所学校配备图书价值66万元,实施阳光健体工程,为40所学校配备体育设施价值180万元。实施校园环境建设工程,投资750万元,共栽植树木26大类,15万株,铺设草坪12000,布置盆景320盆,有效的改善了学校环境,提升了学校品位。2、实施校车工程,解决了孩子“行”的问题。于布局调整过程中,我们发现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大、

12、管理成本高、亲情教育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破解难题,突破瓶颈,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出台扶风县关于于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校车工程”试验工作方案,启动实施校车工程试验。试验方式确定为:居住于2.5km以外、5km以内的学生,早晚由固定车辆接送上下学,学生中午于学校就餐,根据路途远近,每生每天补助交通费12元;5km以外的学生于学校住宿。校车工程采取“政府引导、以村为主、四方联合、财政扶持、部门监管、协调发展”的模式运行,即: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指导行为到位,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发展教育;村民委员会出面和交通运输部门联系,签订学生接送协议,体现出村民自主管理和学生家长自愿原

13、则,企业、村组、家长、学校联手,群策群力,推动校车实施;XX公司商业运作,财政适当补贴,关联部门各司其职,共同管理,促进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校车工程实施过程中,由村组和营运XX公司、营运XX公司和车主、车主和家长分别签订接送学生协议书、安全行车协议书、学生安全乘车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管理。同时,建立严格的学生接送交接程序,学校按照接送线路将乘车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乘车小组,壹组壹车,确定每组学生乘车时间,做到定人、定车、定时间,学生乘车由随车乘务员、值周教师签字交接,确保了校车运行安全。目前,全县校车工程共投入运营车辆26辆,惠及学生1300名,全年补助交通费60万元。3

14、、蛋奶营养午餐工程,解决了孩子“吃”的问题。从2009年9月份起,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实施蛋奶工程,每个寄宿学生每天补助2元,以实物形式(主要是壹个鸡蛋、壹袋牛奶)直接配发到学生手中。针对部分学生长期使用蛋奶产生的厌食现象,2010年春季开学后,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饮食习惯,于蛋奶供应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于部分非寄宿制合且学校试行了营养午餐。营养午餐按照“蛋奶工程”每生每天2.00元的标准,由县教育局统壹提供食谱配备要求,落实专人负责食品卫生,确保不低于蛋、奶营养价值,做到孩子吃得开心,家长见着放心,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县此项工作进行了报道。四、强化三项措施

15、,提升均衡发展整体水平整体提升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狠抓了三项工作: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机制,增强队伍活力。深化校长管理制度改革,出台扶风县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办法,实行中小学领导干部公开竞聘,使壹大批能力强,年龄轻的教师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走上领导岗位。推进教师管理改革,实施岗位管理,先后于18所中小学实行教师招聘,分流教师4180余名,优化了师资配置,解决了教师超编、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难题。狠抓师德,树立师表形象。2009年以来,先后于教师中开展了“自豪职业,幸福人生”、“大气做人,正气干事”、“引领时代风尚,培养良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每年

16、壹个重点,每年解决壹个教师问题,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了以“比品德、比学习、比管理、比工作、比成果”主要内容的“五比”活动,强化了师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强化培训,提升整体素质。我县承担了全省义务教育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任务,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积极探讨,制订方案,扎实实施,初见形成了以“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以“短期集中,送教下乡,远程跟进,校本研修”为主要内容的模式体系以及以“实施评价、认定”为内容的制度体系,以其研究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赢得专家和上级部门的肯定。我县经验于全市工作会上交流。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开展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活动,于扶风电视台教育于线栏目进行连续滚动宣传,发挥了优秀教师、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2、加强学校管理。实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