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97779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审计负担?(上) 2013年10月10日 15:37 来源: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 作者:张国清 夏立军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内容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我国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背景,对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是否增加企业的审计负担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的审计费用,并没有比未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的审计费用更高;首次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审计费用年均增长18.3%,但这种增长并非由内部控制审计引起;第二、三次或更多次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非连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审计费用都比前一年度显著增长。

2、但是,在控制了审计费用的其他影响因素之后,不会显著地影响审计费用;在控制了影响审计费用的其他因素之后,与未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相比,首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的审计费用没有更高,第二、三次或更多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公司的审计费用没有更低,非连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审计费用没有更低,审计费用可能具有粘性;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类型不会显著影响公司审计收费。总之内部控制审计一般不会增加企业的审计负担。研究结果有益于评价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本效益性及其制度变迁效应。关键词: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审计负担与审计费用,审计风险模型一、导言 在后SOX时代,内部控制系统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之

3、一。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的部署,我国上市公司从2011年度开始将分类分批执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但是,在2011年度之前,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实务(刘明辉,2010)。例如,根据胡为民(2012)的研究,2008-2011年度所有A股公司中,分别有316、627、875、941家公司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404条款是SOX法案中最具争议性的要素。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会给公司带来额外的巨额成本和更高的法律风险(Elder等,2009)。美国SEC一共六次推迟小型公司执行SOX 404(b)条款,并最终颁布法案永久豁免小型公司的内部控制

4、审计,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审计会给小型公司带来特别大的审计负担(Kinney&Shepardson,2011;Dey&Sullivan,2012)。在我国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背景下,迫切需要评价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本效益性,特别是评估内部控制审计是否会增加企业的审计负担。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所传递出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控制风险信息如何基于审计风险模型影响审计师的定价行为?还缺乏直接的经验证据。从Simunic(1980)开始,诸多研究探讨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检验了客户特征、审计师特征和审计业务特征等如何影响审计收费(Hay等,2006;张宜霞,2011)。有一类研究检验了属于客户特征的公司内

5、部控制质量如何影响审计收费,并且一般预测内部控制质量是审计定价的动因之一。但在SOX法案实施之前,关于客户控制风险方面的信息不可大规模地公开获得(Elder等,2009),很少研究能够获得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数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间接获得。在后SOX时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有关的信息公开披露,激发了审计定价如何随内部控制风险而调整方面的研究。例如,Raghunandan&Rama(2006)、Hoitash等(2008)、Hammersley等(2012)都发现,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弱点与审计费用正向关联。我国有一些研究(张敏、朱小平,2010;张宜霞,2011)直接从内部控制

6、质量角度探讨审计定价动因,但得到的结论不一致甚至相悖。在财务会计和审计环境都经历着结构性变化的后SOX时代,我国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确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制度和CPA审计制度,关于内部控制的一系列新规定使得这类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基于内部控制审计所传递的内部控制质量信号,探讨审计定价的动因,分析我国内部控制管制遵循成本的影响因素,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文献回顾审计计划或审计定价是否因内部控制风险而调整,前SOX时期所进行的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不一致(Hay等,2006)。在后SOX时代,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可以公开获得,促使诸

7、多研究重新检验了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风险(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例如,Raghunandan&Rama(2006)研究表明,公司首次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年度,审计费用比前一年度显著更高,而且披露内部控制重大弱点的公司,与没有披露这类控制缺陷的公司相比,其审计费用要高出43%;Hoitash等(2008)发现,审计费用与SOX404条款下所披露的重大弱点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Kinney&Shepardson(2011)研究发现,2004年首次执行SOX 404(b)内部控制审计的加速申报小型公司,其审计费用翻倍并且后面的年度仍然较高;Hoag等(2011)发现,存在内部控制重大弱点的公司审计费

8、用显著更高;Hammersley等(2012)研究发现,未能改正内部控制重大弱点的公司,平均而言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Dey&Sullivan(2012)发现,内部控制审计会给小型公司和首次执行的公司带来特别大的成本负担。总之,这些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由于额外的审计努力或额外的风险溢价,内部控制重大弱点的存在预期会导致审计费用溢价。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2011年度之前仍属于企业自愿的行为。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有关的经验研究,包括内部控制质量如何影响审计定价,但得到的结论不一致。例如,戴捷敏、方红星(2010)研究发现,控制风险和审计收费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关系;张敏、朱小平

9、(2010)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费用越小;张旺峰等(2011)发现,审计收费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张宜霞(2011)发现,上一年披露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的审计收费更低。2、研究假设内部控制进入审计的视野之后,迅速成为分配审计资源、设计审计程序的依据。审计费用经常模拟为以下两个因素的函数:审计努力相应的成本,以及审计师预期的法律责任(Simunic,1980)。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后,审计程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CPA的审计努力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等都会发生变迁,预期会影响审计定价。本文预测CPA额外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会增加审计收费,原因包括:内部控制审

10、计与传统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存在显著差异。与对一个时点的情况进行审计相比,对一个期间的动态程序进行审计更难。多数的CPA和准则制定者不熟悉对一个持续性的程序进行审计的审计程序(Kinney&Shepardson,2011)。在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一体化审计模式下,CPA除了评估财务报表审计中的控制风险,还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以针对客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单独发表审计意见,这应当会使得审计工作增加,特别是在第一年。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文件,CPA应当关注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截至基准日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提供合理保证,将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更深

11、入、细致的审计工作,应当会导致CPA索要更多的审计费用(Simunic,1980)。内部控制审计定位于合理保证业务,需要CPA实施更多的程序、收集更多的证据,导致鉴证成本增加(刘明辉,2010);在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之外再发表一个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存在双重的审计风险和法律责任,因此,CPA可能索要的风险溢价使得审计费用提高。对于审计风险更高的审计业务,CPA一般会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来做出反应,以对审计风险进行适当管理(Hoitash等,2008;Elder等,2009;张宜霞,2011)。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愿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审计收费更高。“内部控制审计

12、”对CPA而言属于新业务(刘明辉,2010)。当CPA首次对客户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由于不熟悉该业务,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有证据表明,审计师在初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这一新业务时缺乏准备(Hoitash等,2008)。当CPA再次或第三次对同一客户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因为往年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付出的审计努力会更少,索要的审计收费可能更低。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a:与之前一个年度的审计费用相比,公司首次自愿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年度的审计费用更高。假设1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首次自愿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审计费用更高,而再次、第三次或更多次自愿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审计费用更低。如

13、果公司上年度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但是,本年度不再(非连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因为只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而付出的审计努力更少,审计风险也更低,所以审计收费可能更低。当然,审计费用可能具有粘性(Elder等,2009),因此,即使不再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收费仍然不会降低。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c:上年度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但本年度没有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则本年度的审计收费更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如何影响审计定价?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提供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的可靠信号(Kinney&Shepardson,2011)。如果公司获得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那就意味着作为一种质量较高的外部治理

14、机制的CPA认为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张敏、朱小平,2010)。审计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更好的内部控制减少了CPA所需要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从而与更低的审计费用相关联(Simunic,1980)。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如果审计师发表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当固定风险既定时,客户的重大错报风险就可以评估为“较低”,审计师就可以通过减少实质性测试容忍较高的检查风险,审计师所付出的审计努力就更小,从而索要更低的审计费用。Pae&Yoo(2001)认为,当客户拥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时,审计师付出更少的努力是合理的;有关的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费用越小(Hammersley等,2

15、012;戴捷敏、方红星,2010)。另外,如前所述,CPA进行内部控制审计需要付出更多的审计努力,面临更高的审计风险,从而索要更高的审计费用。总之,获得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其审计费用是否更低,还有待证实。为了检验高质量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未披露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未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或者披露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相比,获得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收费无差异。如果公司获得了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那就意味着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内部控制风险较高。依据审计风险模型,CPA可能索要更高的审计费用,并且CPA额外

16、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能索要更高的审计费用。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未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或者披露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相比,获得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收费更高。三、研究设计 1、所使用的检验模型和变量为了检验假设1、假设1a、假设1b和假设1c,本文建立如下估计模型:LnFee是年度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模型(1)用于检验假设1,并预测ICA的系数显著为正,其中的ICA是哑变量(如果公司当年度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取1);模型(2)用于检验假设1a,并预测Year的系数显著为正,其中的Year是哑变量,首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年度取1,之前的一个会计年度取0;模型(3)用于检验假设“和假设1c,主要的测试变量为First(如果公司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且为首次取1,其他公司取0)、Second(如果公司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