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339774 上传时间:2017-06-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提示之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复习提纲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复习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体现形式,考察周期表就是考察元素周期律。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记住边、角、元素的原子序数规律;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如;第 1 周期 2 种元素;2、3 周期各 8 种元素;主族元素第几纵桁就是第几主族,主族元素电子层数就是所在周期号数,最外层电子数就是主族号数。例题:1.某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的最外层电子数 D.原子的电子层数的次外层电子数2.已知 a 为 A 族元素,b 为 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

2、数分别为 m 和 n,且 a、b 为同一周期,下列关系式必定错误的是A.n=m+10 B. n=m+1 C. n=m+11 D.n=m+253.A、B 是同一主族上下相邻的元素,若 A 的原子序数为a,B 的原子序数为 b,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的是A.b=a+2 B.a=b-8 C.b=a+18 D.a=b-332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是A 族元素 B 是金属元素 C 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属哪一类4.元素 X 和元素 Y 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 与 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 19;Y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 X多 3 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X 与 Y

3、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Y2X2B.X 的化合物种类比 Y 的化合物种类多C.Y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却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D.X 和 Y 都是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5.A、B、C 为短周期元素,已知 A、B 处于同周期,A、C 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A2-、C -,离子半径 r(A2-)r(C-),又知 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原子序数 ACBB.原子半径顺序 r(C)AB6.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 110的符号为 Ds,以纪念该元素发现地,下列关于 Ds 的说法不正确的说法是:A.Ds 原子的

4、电子层数为 7 B.Ds 属于超铀元素3C.Ds 原子的质量数为 110 D.Ds 为金属元素8.认真读取表格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化学式为: 、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 。(4).与两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差是: 。(5).可用以比较、两元素的金属性实验是(填写实验编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放入热水中周期主族 A A A

5、 A A A A 02 3 4 4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d.比较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2.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体现,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如: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酸、碱性、原子或离子的半径、化合价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例如,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不显示负价、氧、氟元素无正价等特性)。厘清化学反应产生物质多少与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是两个层面的概念。这是多数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因此成为诸多考试的首选考查点。

6、例题1.按 C、N、O、F 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2.下列叙述能肯定金属 A 比金属 B 活泼性强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 A 原子比 B 原子少 5B.电子层数 A 原子比 B 原子多C.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H2的量 A比 B 多D.常温时,A 能从水中置换出 H2,而 B 不能3.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稳定性:NH 3PH 3 SiH4 B.酸性:HClO 4 H2SO4 H3PO4C.碱性:KOH NaOH Mg(OH)2 D

7、.还原性:F - Cl- Br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到右变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化合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5.X、Y、Z 是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它们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 4、H 3ZO4、H 2YO4 ,试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含氧酸的酸性排序;H 3ZO4H2YO4HXO4 非金属性的排序:XYZ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排序为:HX 2Q3 B. Q1Q 2 Q3 C. 3Q1Q 2 2Q3 D. Q1Q 2 Q37.探究物质变化时,人们

8、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原子与氯原子反应生成 NaCl 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做“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11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热量的反应8.用实验手段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描述上述装置图里的化学反应发生时的现象:A 装置中温度计 a 的读数: (“升高” “降低”);经玻璃棒搅拌B 装置内的试剂后应出现的现象: 。(2)结论:石灰和铵盐混合放出氨气的反应产物的能量比反应物能量:

9、 (“高” “低”);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是: 反应(“放热” , “吸热”)。 9.已知断开 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 436 kJ 的热量,断开 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 243 kJ 的热量,而形成 1 aA B12mol HCl 分子中的化学键释放 431 kJ 的热量,试求 1 mol H2和 1 mol Cl2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kJ。4.原电池原理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原电池构成条件(三点要素,特别注意得失电子能力与反应环境的关系,如镁、铝电极在酸性环境与强碱性环境中的差别;两个铂电极上分别通以氢气和氧气)2.电极名称的确定(正极、负极的确定以当时反应环境条件下相衔

10、接)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重点和难点):(负极发生的氧化半反应;正极发生的还原半反应)4.原电池反应式(总方程式)的书写:(负极发生的氧化半反应与正极发生的还原半反应两式相加的关键是得失电子数相等。)5.原电池装置外电路电流方向和电子的流向,内电路正、负电荷的流动方向。6.把任意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难点):跟踪联系:1.化学能源是利用率高的清洁能源,靠原电池反应提供。13(1)根据 CuSO4+Zn=ZnSO4+Cu 设计原电池装置:画出原电池装置简图: ;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 。写出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 。2.掌握一组基本能力要求题目:(1)写出原电池

11、反应的电极反应式:.2Fe 3+Cu=2Fe2+Cu2+: ;Al+Fe 3+=Al3+Fe: 。(2)把下列各组电极反应式写成电化学方程式:负极反应式:Fe-2e -=Fe2+ 正极反应式:Cu 2+ + 2e -=Cu电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 ;正极反应式:2H + + 2e -=H2 负极反应式:Zn-2e - = Zn2+ 电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 。 3.化学工业用反应:Fe+2Ag +=2Ag+Fe2+回收废液中的贵金属银以消除污染并提供电能,试指出该原电池负极材料名称: 。此时你认为应选择的正极材料是: 。4.X、Y、Z 都是金属,把 X 浸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14表面有

12、Z 析出,X 与 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ZX DYXZ 5. 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6.某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 2+=Zn2+ +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合是:7.理论上不能设计原电池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B C D正极 Zn Cu Cu Fe负极 Cu Zn Zn Zn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HClA DZn CuC酒精 B15A.CH4+2O2=CO2+H2O B.CaCO3=CaO+CO2C.2H2+O2=2H2O D.2FeCl3+Fe=3FeCl28.实验室欲加快制取氢

13、气的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是:A.稀硫酸与纯净的锌粒反应B.浓硫酸与纯净的锌粒反应C.稀硫酸与含有铜、铅等杂质的粗锌粒反应D.稀硝酸与含有铜、铅等杂质的粗锌粒反应9.导学练习题册 P44 5 8 P45 11 16 P49 13 16 5.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任何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只是针对可逆反应体系。要牢固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单位、计算公式、计算格式。要分清题中讨论物质的状态,化学平衡的标志应用范围。跟踪练习:161.分析右图实验数据简要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14CO2+12C 212CO,反应的平

14、衡混合物中含 14C 的物质的化学式: 。3.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 2NO2(g) N2O4 (g) (无色)中,下列情况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N2O4不再分解 B.v(N 2O4):v(NO2)=1:2C.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NO 2的浓度与 N2O4的浓度之比2:14.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N2、6molH 2一定条件下反应经过 10min 后测得生成氨气的速率等于氨气分解的速率。此时氨气物质的量是 0.4mol。试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1)这段时间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2)氢气的平衡转化率(达平衡时某反应物消耗量与投入量的比值);(3)在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近似到 0.1%);(4)起始状态始和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密度;(5)开始和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精确到 0.1)。5.(相关元素相对原子质量:N:14 H:1。计算结果精确到 0.1%)17500mL 密闭容器中投入 84g 氮气和 8g 氢气,在某特定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经 2min 后各物质的含量保持恒定,氢气剩余 5g。(1)计算用氨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2)氢气的转化率 (H 2)(提示:某反应物参加反应的部分占总投入量的比值。)(3)计算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