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97603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试题-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合价降低 +ne 被还原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 ne 被氧化 (2) 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 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 例题

3、(08上海卷)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F2、K、HCl B Cl2、Al、H2 C NO2、Na、Br2 D O2、SO2、H2O (08上海卷)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08重庆卷)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08广东卷)氮化铝(AlN,Al

4、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1. A 2. B 3. C 4. B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

5、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

6、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 如:Mn02+4HCl(浓) MnCl2+C12+2H20 2KMn04+16HCl(浓)=2MnCl2+5C12+8H2O 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Mn02 5、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如:2Na2SO3+O2=2Na2SO4(快), 2H2SO3+O2=2H2SO4(慢), ,其还原性: Na2SO4H2SO3SO2 6、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如:, 即氧化性:。又如:,即有还原性:。 7、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

7、原性强。 8、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如:Cl-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OH-,还原性:。 9、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1)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Na、Mg、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2)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如Li、Na、K、Rb、Cs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其还原性也依次增强。(3)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F、Cl、Br、I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其氧化性也依次减弱。 10、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

8、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Fe3+Fe2+Fe,S(+6价)S(+4价)等,还原性:H2SSSO2,但是,氧化性:HClO4 HClO34 HClO24Cu2+Fe2+。若在氯化铁溶液蚀刻铜印刷电路板后所得的溶液里加入过量锌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Fe3+首先反应,转化为Fe B反应开始时c(Fe2+)增大,然后又减小CFe2+首先反应,转化为Fe D存在反应Fe + Cu2+Fe2+ + Cu3【2016年高考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

9、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中溶液橙色加深,中溶液变黄B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和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4【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A海带提碘 B氯碱工业 C氨碱法制碱 D海水提溴5【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6【2016年高考上海卷】O2F

10、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7.(2015四川)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D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二、非选择题1【2016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2分)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

11、l和N2已知HCN(K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完成下列填空:(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处理100 m3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0.5 mg/L,达到排放标准。(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和H2O。 1)碱性;防止生成HCN,造成人员中毒或污染空气。 (2)2OCN+3ClOCO32+CO2+3Cl+N

12、2 (3)14 900 (4)NaOCN、NaCN 2【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3价;(2)2NaClO3+SO2+H2SO4=ClO2+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