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7199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中历史 期末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评及参考答案(本卷共28小题,满分100分。答题需认真读题,审慎思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汲取孔子的智慧就是回首他的“仁”的理想。孔子的“仁”不包括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爱人者,人恒爱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敬人者,人恒敬之 2.孔子儒学的包容性以及后世统治者的推崇,导致了 A.孔子学说的万世不变 B.取得独尊地位的孔子学说遭致五四精英的抨击 C.孔子仁者情怀的失踪 D.孔子学说成为当今的主流思想 3.某班同学在阐述孔子智慧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四点,不恰当的是 A.民本和民权B

2、.君子和而不同C.取信于民D.有教无类 4.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天地之间有“理”,还有“气”理就是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要穷理就必须在“物”外求“心” A. B. C. D. 5.古希腊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其局限性。局限性表现在 A.树立人的权威 B.亵渎了神灵 C.否认外在的规制对人的约束 D.强调自由 6.对莎士比亚的正确表述是 A.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他是英国卓越的戏剧家 C.他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D他通过作品宣传民主自由的政治

3、理想 7.下列古代科技著作成书最晚的应该是 A.九章算术 B.石氏星表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8.假如你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不可以做的事情是 A.从齐民要术中学到扦插、嫁接的植物栽培技术 B.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 C.运用十进位值计数法计算自己的收入 D.使用突火枪冲锋陷阵 9.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映了作者 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的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10.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右图所示)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据此你判断

4、他所擅长的书体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1.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可以指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12.科比先生是1892年从美国某中学毕业的,毕业后他列出了自己想干的几件事,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A.写一篇关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论文 B.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享受电气时代的愉悦 C.在电灯下认真阅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全文 D.去英国和瓦特讨论蒸汽机原理 13.爱因斯坦晚年的回顾是:“有三种情感主宰了我的一生,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

5、和对人类苦难的极度同情。”他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可以在下列事件中得到证明 A.迁居美国而加入美国国籍 B.因为量子假说而获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因为研究光电效应而获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D.因为相对论的发现而获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4.爱因斯坦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会在下列事件中涌现出来 A.工业革命带来的英国社会下层的苦难 B.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德国的分裂和混乱 C.拿破仑统治时期欧洲陷于战争的动荡 D.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生命涂炭 15.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

6、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验证上述材料的史实是: A.李鸿章、左宗棠创办近代企业 B.康有为等人推动光绪帝变法 C.李大钊著文宣称“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D.毛泽东在五四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6.下列著述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学改良刍议”“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变法通议” A. B. C. D. 17.宋庆龄曾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中,最重要的是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的共同

7、愿望 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18.以下手书的题词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什么时期题写的 A.抗战时期和文革结束初期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C.抗战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D.新中国建国初期和南巡讲话时期 19.对以上两幅手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A.表达了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品质 B.采用的都是行书书体和繁体字 C.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核 D.标志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20.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讲:毛泽东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了,证明它是

8、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以下对刘少奇这一讲话解释正确的有 刘少奇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成长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同步的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刘少奇在1945年首先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含在刘少奇所讲的毛泽东思想里 A. B. C. D. 2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他们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

9、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22.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可能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D.杂交水稻南优二号首次培育成功 23.以下对世界名画所属美术流派的表述,错误的是 A.现代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 C.浪漫主义画派D.后期印象画派 24下列哪个事件的报导能使当时的人获得电视所带来的身历其境之感? A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 B古巴导弹危机 C贝多芬的音乐演奏会 D美国第一批垄断组织的公司开业典礼 二、

10、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计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材料三(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两项决定,以下摘引了这两项决定的部分要点。) 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

11、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材料四和过去不同,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这表现为,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和新的过程,特别表现为,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前的生产实践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

12、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大体时间。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4分)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提到了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若干实例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2分) (3)上述材料基于哪些领域又是如何说明科技进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及其有关材料,说明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生产实践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只是刚刚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18世纪以后,理性与思想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历史

13、的变化,终于促成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发生。 材料二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他们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主张广泛地反映在当时文学、艺术、政治方面。 材料三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鲁滨逊独自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征服了一些土人并以总督自居的故事。他坚信自己的力量,具有实干精神和创业意志。18世纪德国著名

14、诗人歌德发表了一部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描写了少年维特颂扬自然,热爱淳朴的农民和儿童,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的精神。18世纪的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写出了世界名剧费加罗的婚礼,剧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他对主人伯爵老爷说了这一段独白:“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 请回答: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开的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一、二,分别从经济、政治、科学和思想等方面说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出现前的“西欧历史变化”。(4分) (3)启蒙运动中的“这些主张广泛地反映在当时文学、艺术、政治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